中国最能打一支军队,3000对3万,战斗到最后一刻,日军全军覆没

当年日本侵略朝鲜,战况一度激烈,直接威胁到了大明王朝,而朝鲜当时又属于中国,日本的大规模入侵,明朝一向对邻国关爱有加,不仅送钱还送温暖,遇到这样英雄救弱的机会,他们怎么可能放过?于是万历20年,明政府就让两支军队到朝鲜去侦察,想要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可是这支军队2000个人竟然遭到日军的埋伏,全都被杀掉了。

这个消息传到了朝鲜,让朝鲜十分激动,他们想要和小日本干一架,所以要求,明朝需要出动大军来帮忙,抗击日本。

可是这个时候,明政府传来了一个人的狂妄言论,说是要琉球和菲律宾这些给日本来上贡,还需要向日本称臣,这个人就是丰臣秀吉,这可让明政府十分的恼怒,皇帝也特别地激动,所以皇帝派了宋应昌出阵,让他带领军队,调动了当时最精锐的兵员,一同前往抗击。

他们还用了最好的装备,那个时候还属于冷兵器时代,不过明朝已经有了所谓的火药技术,所以那个时候的火统也是比较先进的,并且还有戚继光这种大将在,完全都是不怕的。

中国最能打一支军队,3000对3万,战斗到最后一刻,日军全军覆没

当时日本军到达平壤,驻守了一支精锐的第一军团,在那里发生了一场很有现代战争特点的战争,叫做平壤之战,这是一场很典型的攻坚战,它表现了明朝的英勇和智慧,因为明军的阵型还有战术上的安排比较厉害,武器比较先进,所以打得日本节节后退。

后来日本还有记载,当年日本的大将被明军的火药吓得不敢出来,李如松大胜,从此以后,很多人就知道李如松,不过李如松的坐骑是被日军给打中了,弟弟的头盔也中弹,但是两个人毫不畏惧,这让日军无比佩服,日本人喜欢强者,他们崇拜英雄。

明军太英勇了,所以大战了几个回合之后,日军是被打得落花流水。

这场战役也是李如松一生的辉煌,甚至超过了他的父亲李成梁,那个时候明军通过三路进入平壤城,失去的城池纷纷收复,对于李如松而言如同探囊取物一般轻松,而且仅用了一个月的时间。

中国最能打一支军队,3000对3万,战斗到最后一刻,日军全军覆没

接下来还有一场大型战役,这让日军感到十分的害怕。当时跟日军作战的明兵其实只有3000个人,3000个骑兵,他们只是明朝的侦察兵而已,在碧蹄馆的一个驿站跟日寇相遇,经过一番厮杀,斩首了600多个人,日军看到觉得还挺厉害的,不过就这么点人还是很容易打的,所以他们就跑回去报告他们的上级,并且日军的总部也派了差不多有36000多个人过来,想把这3000多个明兵给杀掉,本来侦察兵就是负责侦察的,却一下就变成了主力战队,所以一场大规模战役就打响了。

当时指挥这些明军作战的将领是查大受,这是军队曾经在沙漠作战,十分顽强,战斗力也很强,他们用的火炮战场和火统,日本还没有,在当时是十分先进的武器。

日军以为这不过是前哨部队,容易对付,只要歼灭他们,明朝后续的主力军队就容易拿下,没想到这些人像烧红的烙铁一样,很难对付。而这些明军虽然人数只有3000,而日军有3万,但他们阵法严密,作战勇敢不怕死,日军被杀得十分惨烈,纷纷阵亡。

中国最能打一支军队,3000对3万,战斗到最后一刻,日军全军覆没

最后明军弹药基本全部用尽了,人数也剩下九百多人,但日军发现,明军的军旗依然在驿馆上空飘扬,日军心里大骇。

日军心里极度震惊,以至于援军到来时,虽然人数很少,他们以为来了明军主力了,吓得两股战战,不能自已。

李如柏带着一千多个兵力来救命,但是人数还是比日本少很多,日本本来打的也挺累的,想想3000兵力都打得这么累,再来一千个,那还怎么打,其实也是因为自己胆怯,所以日本是匆匆地逃离了,后来明朝也因此获得了胜利,那场战斗日军是损伤了有1万多人,而明朝只损失了2500,这2500的士兵永远的留在了异国的土地上。

中国最能打一支军队,3000对3万,战斗到最后一刻,日军全军覆没

日本将领害怕回去被谴责,也害怕被嘲笑,所以当时他们是丧失了信心,12万日军原地待命,对着3万明军的喊叫不为所动,开始冷战。

明军的人还是比较少的,所以也不能强攻,只能另找方法,当时朝鲜还有个粮仓,这个粮仓是朝鲜的“国家粮仓”,十分重要。日军正因为刚好占领了这个粮仓,所以不敢出来。

李如松知道了这个情况之后,马上派人秘密出行,把13座大仓,十万石粮食,全部都给烧得干干净净,小日本看着眼前的粮仓彻底傻了,因为当时朝鲜人家做的粮仓叫做龙山大仓,所以这一战役也叫做夜袭龙山之战,非常的厉害。

中国最能打一支军队,3000对3万,战斗到最后一刻,日军全军覆没

日军失去了保障,只得签下停战协议,最后日军也是退出了朝鲜,明军还带回了两个被俘虏的朝鲜王子,明朝军队也一时间树立起自己的威严。

至此,除全罗和庆尚二道部分沿海地区为日军所占领外,其余各地全部收复。

中国最能打一支军队,3000对3万,战斗到最后一刻,日军全军覆没

明朝军队在四个月时间内,横扫千里,收复平壤、开城、王京(汉城)三都,打出了中华天朝的赫赫声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