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牀不離七,棺不離八,桌不離九」,到底有什麼講究


在閱讀之前請點擊右上角的“關注”,感謝您的支持和關注。

在過去農村的知識水平雖然不高,但是農村的俗語文化一直廣為流傳,農村俗語語言簡樸,卻蘊藏了大智慧,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話糙理不糙,俗語所包括的範圍也是非常的廣泛,天氣,習俗,禁忌,道德倫理等都有涉及,非常的貼近農民日常生活,所以才能夠通過口口相傳直到現在,今天小編要給大家說的就是“床不離七,棺不離八,桌不離九”,一起看看這裡面到底有什麼講究。

農村俗語:“床不離七,棺不離八,桌不離九”,到底有什麼講究

“床不離七,棺不離八,桌不離九”其中的七,八,九說的是尺寸,在過去農村大多數都是自己請木匠到家裡來打造傢俱,不僅實惠而且還耐用,打造傢俱這裡面就有很多的講究了,比如說床的尺寸尾數里面一定是要帶七,而棺材的長高寬的尺寸裡面一定帶有數字八,桌子的尺寸中必須帶有九,其中的道理可能只有木匠和老一輩的人知道。

農村俗語:“床不離七,棺不離八,桌不離九”,到底有什麼講究

床不離七,其中的“七”與“妻”同音,蘊意就是夫妻同床白頭偕老,所以過去請木匠做床的話床的尺寸裡面都帶有7或是床梁有7根,比如我們現在的單人床和雙人床大多都是四尺七和五尺七換算下來差不多也就是我們現在的一米五和一米八。另外還有一種說法就是“床不離半”,半同伴,其中的道理也是一樣的。

農村俗語:“床不離七,棺不離八,桌不離九”,到底有什麼講究

棺不離八,其中的“八”讀音與“發”差不多,意指保佑後代升官發財,我們平時也有見棺發財這一說法,還有另外一種說法就是“七上八下”是說人睡在床上,所以床的尺寸中帶有七,而棺材是下葬的,所以尺寸中帶有八。桌不離九的九同酒一個讀音,講究的是主人的待客之道,主人在招待客人的時候一定會有好酒好菜,能到家裡來吃飯的一般關係都不錯,所以還有一種意思就是希望關係長久。

農村俗語:“床不離七,棺不離八,桌不離九”,到底有什麼講究

其實這句俗語完整的是“凳不離三,門不離五,床不離七,棺不離八,桌不離九”,道理大致相同,雖然有些人可能覺得這個不太可信,但這裡面大多飽含了人們的美好祝願,是一種美好的寄託。你對於這句俗語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