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1965年沙特和约旦领土互换事件,使得约旦海岸线增加十余公里

上个世纪后半叶,在中东地区曾发生过一次国家间的领土互换事件,当事双方分别是约旦和沙特阿拉伯,涉及土地面积将近一万平方公里。此事使得约旦的海岸线增加了十余公里,更为约旦经济的蓬勃发展提供了契机。下面本文就以约旦为切入点评述此次领土互换事件。

图说1965年沙特和约旦领土互换事件,使得约旦海岸线增加十余公里

在埃及西奈半岛东侧的亚喀巴湾内有一段颇为有趣的海岸线,即在四十公里左右的长度内分布着四个分属不同国家的港口,其中包括以色列进入红海的战略通道埃拉特和约旦唯一的港口城市亚喀巴。而且值得一提的是亚喀巴拥有的26公里长海岸线是约旦唯一的海岸线。然而约旦在1946年独立的时候,其海岸线却仅处在个位数水平,甚至在英国委任统治初期,约旦是没有海岸线的。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原是奥斯曼帝国属地的约旦地区成为了英国委任统治地。1921年,英国以约旦河为界,在河的东岸地区建立起了半独立的外约旦酋长国。1924年8月,阿拉伯半岛发生了一场争夺穆斯林世界领导权的战争。以利雅得为统治中心的内志王国在酋长伊本·沙特的率领下向控制红海东岸的汉志王国进军,数月时间即攻陷伊斯兰教第一圣地麦加。而英国则趁此混战之际,派兵强占了原属汉志王国的亚喀巴和马安市。这样,英属外约旦拥有了沟通红海的出海口。而约旦独立后自然就继承了这个在世界地图上很难看见的海岸线。

图说1965年沙特和约旦领土互换事件,使得约旦海岸线增加十余公里

约旦的国土面积为8.9万平方公里,但八成以上是炎热干燥的沙漠地带,人口大多集中在西部山区和约旦河谷地。与中东其他阿拉伯国家不同的是约旦乃贫油国,即石油资源匮乏,加之水资源的不足制约着农业规模扩大,使约旦的工业制成品和生活必需品严重依赖进口。但独立初期的约旦只有不足十公里的海岸线和一个港口城市亚喀巴,其装卸货物的吞吐量根本不能满足国内日益增长的需求量。这样,扩大亚喀巴的港口设施就成了必须要考虑的选项。1965年,约旦和沙特签署了双边换地协议。约旦以其东南部的图拜格山地区换取了三块长条形区域,这使得亚喀巴的海岸线向南移动了十余公里,亦助力约旦海岸线增至了26公里。约旦交予沙特的土地大约为六千平方公里,以山地为主,中间还夹杂着沙漠,几乎无人居住。而沙特愿意接受这些荒无人烟之地大概是出于其与约旦同属伊斯兰教逊尼派的宗教情结吧。

图说1965年沙特和约旦领土互换事件,使得约旦海岸线增加十余公里

几十公里长的海岸线对海洋大国来说根本不值一提,但对约旦来说却如同生命般珍贵。亚喀巴乃是约旦唯一的港口城市,其依托深化经济改革和贸易自由化的国策,大力吸引外资,逐渐发展为阿拉伯地区重要的贸易中心和著名的旅游度假胜地。而且亚喀巴利用自身地理位置,抓住伊拉克战后重建的巨大商机,着力发展与伊拉克的中转贸易,这使得约旦的亚喀巴成为了进出伊拉克市场的平台和跳板,进入21世纪后,为适应贸易额和集装箱数量的激增,约旦在亚喀巴最南部,即靠近沙特边界的地方修建了一座新港口,在满足吞吐量需求的同时,也实现了旅游区和港口区的合理布局。亚喀巴港口南迁得益于1965年签订的双边换地协议,正是因为增加了十余公里海岸线,才使得亚喀巴拥有足够的土地筹建新港口。如今亚喀巴已经成为了约旦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引擎和发动机。

图说1965年沙特和约旦领土互换事件,使得约旦海岸线增加十余公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