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树上的Schultüte长大了,开学的时间又到了!”

“你看,树上的Schultüte长大了,开学的时间又到了!”

一年一度开学季,德国一年级的“小豆包们”又抱着他们的Schultüte涌进了校园。Schultüte的造价从几十欧到几百欧不等,多数能反映小朋友的理想和小朋友的喜好。如果喜欢粉色,就拥有粉色的Schultüte;喜欢动物,就用动物贴纸或玩具做装饰;想做天文学家,就直接做成天文主题。

“你看,树上的Schultüte长大了,开学的时间又到了!”

亲手制作到凌晨三点半,动物造型,眼珠活灵活现

“你看,树上的Schultüte长大了,开学的时间又到了!”

价值200欧,其中有一部任天堂游戏机和一个天文学家梦想

Schultüte部分地区也叫Zuckertüten,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十九世纪的德国,后来这个习俗也蔓延到了奥地利地区。十九世纪初期,图林根和萨克森地区的“入学”开始有点甜。最早的相关记录出现在1817年的耶拿、1820年的德累斯顿和1836年的莱比锡。那时候,家长跟孩子说:老师的家里长了一棵能结Schultüte的大树。每年Schultüte长成了,就到了开学的日子。

“你看,树上的Schultüte长大了,开学的时间又到了!”

Neues Zuckerdütenbuch 1859

Bertha小心翼翼的抱着Zückertüte

来自德累斯顿的作家Erich Kästner曾经描写过自己拿到Schultüte时的情况, “那是一个有着丝绸装饰的袋子”,当他想把袋子展示给邻居的时候,袋子掉在了地上,糖果、巧克力、枣儿、复活节兔子、无花果、橙子、蛋挞、华夫饼等甜品散落一地。

“你看,树上的Schultüte长大了,开学的时间又到了!”

不过也有人说,这个习俗来自犹太人社区。犹太人会在小朋友入学的时候给孩子们烤制字母形状的甜品,这个习俗是为了关照《旧约·诗篇》中所说“你的话比蜜更甘甜”。但这仅仅解释了为什么家长给孩子送甜品,却没有解释送其他礼物和Schultüte这种形式的来由。所以这个猜想也被嘲笑为“大胆的假设”。

“你看,树上的Schultüte长大了,开学的时间又到了!”

除发源地以外,柏林是接受Schultüte习俗较早的大城市。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柏林就已经出现了这样的情况。而后,Schultüte习俗在南方和西方逐渐蔓延开来。起先负责分发Schultüte给一年级“小豆包儿”的是教父,现在多数成了父母的责任。

“你看,树上的Schultüte长大了,开学的时间又到了!”“你看,树上的Schultüte长大了,开学的时间又到了!”

二战以后,两德并立。东德地区的Schultüte发生了一些变化,一般为六角形椎体,长度为85厘米。而西德则沿袭了传统的圆锥形,长度大概在75厘米左右。到目前为止,这项习俗也仅仅在德国、奥地利较为普及。瑞士几乎没有这样的习惯。2015年,瑞士平均每个班级只有一个小孩拿到了Schultüte,这些孩子多是从德国移民而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