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個區塊鏈媒體公衆號突然被封,有人說幣圈風暴將至,你怎麼看?

郭勝偉


微信大規模封號,這不是第一號,顯然也不會是最後一次。之前封號最多的行業可能是微商,涉及三級分銷的那些,公眾號和個人號都多次被大規模封號過,甚至包括雲集微店這樣的頭部企業也在內,損失非常大。但從微信生態圈來說,這樣的淨化行動是有益的,可以保護用戶體驗,營造良性生態。

而這一次封號則針對了區塊媒體,它們通常都冠以XX財經的名號。表面看,微信這樣打擊的是區塊鏈媒體,實際不然。

在國內區塊鏈和幣圈其實非常緊密,當下區塊鏈公司很多,但真實從事區塊鏈技術研發和行業應用的並不多。同樣,區塊鏈媒體很多,但多數也是以關注幣圈動態為主,甚至可以說是掛著區塊鏈媒體的狗頭,賣著幣圈資訊和服務的狗肉。與其說那些冠以XX財經的媒體是區塊鏈媒體,倒不如說它們是關注ICO和虛擬貨幣交易的幣圈媒體。

微信每次大規模封號的背後,其實也代表著監管部門對該行業的政策風向。之前微商如此,這次幣圈也不例外。

虛擬數字貨幣從技術上來說有好的一面,但如果被人利用淪為集資工具,那樣將反成其害。從理論上來說,所有數字貨幣的實際價值都為零。由於數字貨幣是新興行業,監管相對滯後,除了少數數字貨幣綁定了權益外,大部分數字貨幣都是空氣幣。如果任由它們發行吸納閒散資金,將吞噬社會財富,造成金融市場新的不穩定因素。

當下國內經濟形勢比較嚴峻和複雜,任何影響金融市場穩定的行為,都將被監管部門重視和遏制。幣圈投機炒作風氣過重,顯然不利於金融市場的穩定,未來被嚴加監管是必然趨勢。這次微信封殺幣圈媒體只是第一步,今後應該將由監管部門出手整頓區塊鏈幣圈市場,風暴將至並非虛言。

【螞蟻蟲】系悟空問答簽約作者;為科技評論人、專欄作者;虎嗅、鈦媒體、艾瑞等多家科技網站認證作者。


螞蟻蟲


自從2017年數字貨幣 比特幣、以太坊的大火,打著區塊鏈新技術的名號,數字貨幣一路高攀,區塊鏈與數字貨幣一度被劃上了同等符號。在這裡提醒大家要區分區塊鏈行業“幣圈“和“鏈圈”前者以虛擬貨幣為主營業務,而後者主要進行分佈式記賬與實體應用銜接的落地。

回到幣圈裡,到處充斥一夜暴富的夢,通過發幣 找團隊寫白皮書,炒作等來實現暴富,行業內外一擁而上,對於大多數人來說不需懂什麼叫區塊鏈,你也可以參與進去分一杯羹,因為他來錢快。


此次微信的封禁行為,騰訊方面給出的回應是,部分公眾號涉嫌發佈ICO和虛擬貨幣交易炒作信息,違反《即時通訊工具公眾信息服務發展管理暫行規定》,已被責令屏蔽所有內容,帳號被永久封停。

首先來看看國內對於ICO監管政策 ,ICO做為加密貨幣的發行渠道,由於發起項目無任規範,隱藏巨大的法律風險,於2017年9月份,央行等七部委聯合發佈《關於防範代幣發行融資風險的公告》,首次將ICO定性為非法融資,並開啟了一輪大規模清理。今年1月26日,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又發佈了《關於防範境外ICO與“虛擬貨幣”交易風險的提示》,再次警告代幣發行融資的風險。

雖然國內命令禁止,但這也擋不住韭菜們的熱情,原本在國內的交易平臺相繼撤至海外,除了運營主體區域外,用戶群體,語言文字,團隊核心,甚至是投資方仍以國內為主。

另一方面媒體輿論大肆炒作, 區塊鏈和數字貨幣的大火,少不了媒體的推動,但大多數都是假借區塊鏈之名,炒作ICO,在大量媒體平臺發佈宣傳軟文,以此來獲取暴利。且此次封停的公眾賬號中,有許多都存在融資歷史。

對於此次封禁行為,也是給大部分人敲響警鐘。區塊鏈行業的資金、人才的聚焦點不應集中在數字貨幣交易環節,應更多的關注底層區塊鏈的技術開發。這樣才有利於行業的發展。


病毒先生(ID:virussir),悟空問答簽約作者,十大原創營銷自媒體,2017年度最具價值科技&營銷自媒體,全網粉絲數超百萬,全網原創文章總閱讀5億+。由知名互聯網分析師劉濤先生主筆,精選分析最新最熱營銷案例,提供人工智能區塊鏈等前沿領域深度獨家觀察。劉濤是知名策劃人、社會化營銷專家、病毒營銷研究者,“基礎激活”理論倡導者,歡迎大家關注病毒先生。


病毒先生


昨天,多個虛擬貨幣及區塊鏈相關微信公眾賬號突然被封,微信方面稱這些公眾號涉嫌發佈ICO和虛擬貨幣交易炒作信息,違反相關規定,已被責令屏蔽所有內容,賬號被永久封停。

用區塊鏈技術開發各種所謂互聯網幣,其實是炒空賣空,這些幣也就被網友們稱為空氣幣,說嚴重了這是變相的非法集資,或者操縱市場擾亂金融秩序,因為幣本身不會產生任何價值,而由此衍生出來的很多幣圈自媒體恰恰助長了這種歪風邪氣,甚至互相炒作。

區塊鏈技術被普遍看好,甚至認為是下一代互聯網的重要模式,但現在來看該技術被用歪了,這次重手整治是好事,及時剎車,清理環境,把區塊鏈技術拉回到正確發展軌道上來,鼓勵和支持正當創新和行業應用,真正造福於網絡社會生活。



震長


【部分公眾號涉嫌發佈ICO和加密貨幣交易炒作信息,已被責令屏蔽,賬號永久封停】。確實,近期傳銷幣氾濫,而一些參與項目宣傳的媒體,原則上需要負一定的法律責任。

這與之前的返利平臺明知P2P平臺有問題還幫助其做虛假宣傳,導致民眾利益受損類似。為參與傳銷幣項目進行宣傳的媒體,明知或應當知道是犯罪活動,仍為其提供幫助,將構成幫助犯罪,應定的具體罪名與刑罰當依據傳銷幣發行、運作的本質邏輯,侵害的法益重大性等,依正犯的罪名及刑罰從輕處理或者以單獨的罪名進行刑事處罰。

以《刑法修正案(九)》增設第287條之二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為例,

“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網絡實施犯罪,為其犯罪提供互聯網接入、服務器託管、網絡存儲、通訊傳輸等技術支持,或者提供廣告推廣、支付結算等幫助,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

在共犯理論體系下,幫助行為依託於實行行為才會產生危害結果,脫離了實際行為則無法獨立的對法益造成侵害。也就是說,幫助行為需要參與到實際行為中去,與實際行為搭配才能具備刑法上的意義。

本來,區塊鏈技術將改變未來格局,然而浮誇的炒幣應用並不被看好。所以,發佈炒幣信息的區塊鏈媒體,該消停的時候還是消停會兒吧。


------------------------- 我 是 分 界 線 -----------------------------------

不同於那些流於浮誇與表面的“炒幣”應用,區塊鏈技術在電籤中的落地具有更高的價值也具有更好的前景。區塊鏈的分佈式存儲、 防篡改等技術特性,與電子數據存證有著天然的強關聯。

以電子合同為例,由於它本身就是電子數據,所以它具有易篡改與易刪除等安全缺陷,這並不利於該服務的長期發展。因此,為了使用戶在合同服務平臺上籤署的文件與合同具有真正的法律效力,廠商需要對電子合同簽署的全過程進行存證。而在根據區塊鏈技術實現的法鏈應用中,平臺將對合同簽署的關鍵環節進行存檔,並將關鍵信息與數據分佈存儲到整個區塊鏈當中,從而實現電子合同的全流程存證。

法大大的探索領域是自己擅長的電子合同,在2016年,法大大基於區塊鏈技術落地了法鏈存證平臺及阿里郵箱存證業務,目前法大大平臺上所籤的電子合同也通過區塊鏈技術實現了文件數字指紋的分佈式存證,進一步強化了平臺電子合同的法律證據效力。

所以,我們不難推測,以區塊鏈為代表的前沿技術將有可能成為電籤廠商下一步佈局的關鍵。


法大大電子合同


區塊鏈概念大熱之後,藉著“區塊鏈”和“幣圈”也火了一批媒體,而這些媒體很多都是打著區塊鏈的幌子,做著ICO等業務進行集資詐騙,通過文章誘導不明真相的投資者買入。在8月21日晚,大批區塊鏈微信公眾號被封停,包括火幣資訊、幣世界快訊服務、每日幣讀等等多個賬號。

區塊鏈概念

根據微信的通告,這些被封停的賬號多數都是利用區塊鏈的概念,涉嫌發佈ICO和虛擬貨幣交易炒作信息。被封停的公眾號顯示:由於用戶投訴並經平臺審核,違反《即時通訊工具公眾信息服務發展管理暫行規定》已被責令屏蔽所有內容,賬號已停止使用。

微信在今年7月就開始對虛擬貨幣交易進行限制,比如限制平臺和個人的收款額度,禁止使用微信支付進行虛擬貨幣交易等等,特別是最近P2P平臺頻繁暴雷,多數投資者血本無歸,投資者維權行為頻發,利用區塊鏈概念進行融資詐騙等行為急需大規模整頓,微信公眾號被封可能只是第一步。

比特幣

針對這次微信公眾號大規模封號的行為,其實許多區塊鏈媒體的股東早有預料,未來真正利用區塊鏈技術的公司,不會用於融資發幣等行為。主要會利用其去中心化和可溯源的特性,開展其他業務,比如騰訊在深圳發出了首張區塊鏈發票,而阿里也開發了利用區塊鏈技術跨境轉賬的應用。


中關村在線


比特幣出現在2010年之前,區塊鏈出現在2015年左右。比特幣和區塊鏈本來沒有絲毫關係。

控制比特幣的大集團,也許就是歐美某個大資本家族呢?這種虛擬幣,不是無緣無故自然生長出來的,而是某一夥人,策劃出來的,講一套比特幣誕生的理由,說的玄乎玄乎,用莫名其妙的字眼定義比特幣的來源。然後吸引大量糊塗又樂意嘗試新東西並且賭性十足的的韭菜衝進比特幣市場。

後來出現了“區塊鏈”,於是創造比特幣的那個集團想到了以區塊鏈這個神秘的詞來為比特幣洗白,為玩比特幣的人正名,又可以更好吸引新韭菜。

某些公眾號以區塊鏈的噱頭,加上能說會道,吸引韭菜進入比特幣的賭場。比特幣其實是一個全球大賭場。當然在參與交易的人都會否認他們以比特幣當骰子賭博。局中者迷糊,旁觀者清楚。

封這種禍害人的區塊鏈公眾號是一件好事,避免了更多的人被騙進去。

比特幣遲早是要崩潰的,玩比特幣的人互相之間進行的是無形的血戰,但最終都是主導比特幣價格變動的大集團獲利,這些韭菜在裡面斗的不亦樂乎,卻不知自己那點小聰明,根本逃不過掌控比特幣價格變動的集團的眼睛。

封你比特幣公眾號等於做了善事,免費更多人受害。控制比特幣的集團,就像美國恐怖片裡的母蟲,主導整個比特幣市場。

控制比特幣的,也許是歐美某個大資本家族呢?


西格瑪的化學


從國內大環境來看,政府還是鼓勵區塊鏈技術加速落地的,甚至各地政府都出臺了支持區塊鏈發展的政策。但對區塊鏈技術的範圍進行了一定的限制,如果是利用這一技術去重構商業模式、設置產品應用場景、改善用戶體驗等,政府都非常鼓勵。畢竟,區塊鏈技術在未來將扮演著重要角色。

但是政府不鼓勵發token,亦嚴禁ICO募資。也就是說,早在之前政府層面就已經定下了基調,對數字加密貨幣說不!想必之前關停交易所、對數字加密貨幣進行嚴厲打擊等事情也眾所周知。

而在這樣的大環境下,還是有人劍走偏鋒,試圖遊走在灰色利益邊緣。金色財經、幣世界快訊服務等微信公眾號,就是一些幣圈媒體在騰訊上傳播ICO、數字加密貨幣交易的陣地。它們依託於微信公眾號,大肆傳播一些原本應該被禁止的消息。

騰訊此次出手給出的理由,是“接相關投訴,此帳號涉嫌違反《即時通信工具公眾信息服務發展管理暫行規定》,屏蔽所有功能。” 在剛開始對這些賬號進行處理時,還有業內人士認為可能是限時封禁。但後來的結果卻很殘酷——賬號被永久封停,且再也搜索不到這幾個公眾號了!

按照騰訊的一貫作風,一旦它出手其實就意味著後面還有更多大動作。而且還不僅僅只牽涉到騰訊,更會將整個行業拉進去!就像當年對短視頻低俗、惡俗內容的打擊,騰訊就率先開炮,進而引發了從上至下對短視頻行業的抨擊,最終讓正能量成為短視頻的主旋律。

因此,接下來極有可能上演的就是幣圈大風暴氣勢洶洶地來襲!微信公眾號被封停只是前奏,接下來相關的網站、官方微博等傳播渠道都會受到影響。甚至在最後,還會有相關部門出手!看來,幣圈這次是要徹底洗牌了。


科技新發現


說個筆者一直很納悶的事:為什麼這些幣圈的自媒體會存活至今?

如果筆者沒有記錯,央行早就說過,不認可虛擬貨幣的貨幣屬性,並且也多次提示ico的風險,結果變相的各種虛擬貨幣還層出不窮,這真是“奇蹟中的奇蹟”了。


各種虛擬貨幣,唯一的價值屬性是什麼?

就是匿名。

再透徹的說,就是因為匿名而達到的“洗錢”目的。

所以,需求貨幣的,只能是見不得人的交易,當然,這種交易一直存在,有陽光的地方就有影子,但是我們國家為什麼對此一直是拒絕的,因為通過虛擬貨幣,可以實現變相的外匯兌換,在我們的貨幣體制下,顯然是不允許的。


而以美國為代表的“默許派”,無非也就是看中了外匯這個大蛋糕。這就是為什麼各國政府態度不一的原因。

但是如今的虛擬貨幣,甚至並承擔不了這些國際上的“作用”,而更是一個個載體。

什麼載體呢?

炒作的載體。

拿著比特幣做例子,更多的虛擬貨幣,根本達不到比特幣的客戶使用量,而只是用同樣的屬性,來講故事,故事的基礎是匿名性,故事的高潮是“上漲”。

有沒有似曾相識的感覺?

包括幣圈ico也好,不要把它們比作股市的ipo,它們更像是什麼?

傳銷或者非法集資的手段,用未來的“上漲”前景,讓無數人進去,以便始作俑者玩“跑得快”的遊戲,那些幻想同樣暴富的人,也可能是沒跑出去的接盤俠。


這就是幣圈很多亂象的本質。

所以,對於這次封了幣圈的很多自媒體號,筆者還是開篇那句話:能存在至今,已經是奇蹟了!

——以上,雪茄金融狗,做金融界的一條清狗,更多投資理念與邏輯思考,敬請關注!


雪茄金融狗


其實準確的來說,封的是涉嫌發佈ICO等炒幣信息的媒體,這類媒體更準確的定義應該為幣圈(空氣幣)的媒體發言人,這也算是給急劇降溫的幣圈,衝著頭的方向再澆了一盆涼水!

8月21日晚間,以金色財經網、幣世界快訊服務、深鏈財經、大炮評級、火幣資訊、每日幣讀、TokenClub、吳解區塊鏈等為代表的區塊鏈、數字貨幣等領域的自媒體公眾號涉嫌發佈ICO和虛擬貨幣交易炒作信息,遭微信官方封號處理。
上述公眾號頁面顯示,“由用戶投訴並經平臺審核,違反《即時通信工具公眾信息服務發展管理暫行規定》已被責令屏蔽所有內容,帳號已被停止使用”。據新媒體大數據檢測平臺新榜數據顯示,“吳解區塊鏈”“金色財經網”“每日幣讀”等都曾位列區塊鏈微信影響力排行榜前50。

一個網友這樣評論道:“按照所謂排行榜來封,平時太高調的,槍打出頭鳥這也正常。”
不過,雖然上述公眾號被封,但是與其相關的微信小程序等仍可以正常訪問。實際上,這次封禁賬號也只是涉及部分區塊鏈、數字貨幣的公眾號自媒體,絕大部分依然是正常的,但是這會不會只是一個清理、打擊、整治幣圈亂象開始的訊號,暫時還無從得知。當然這次封禁實際上也並不是第一次,很多被封媒體的做法是封了大號,開小號,另起爐灶!
其實早在2018年年3月17日,人民網曾發表題為《泡沫破滅大勢已定,幣圈“媒體”還能一直浪?》的文章,直接指出在目前的區塊鏈行業中,以金色財經、幣世界為代表的“媒體”紛紛被業內人士指責有償薦幣、誘導投資人、以“私募”之名變相推介ICO,藉此番炒幣浪潮大發橫財。

根據人民創投記者從幣圈頭部媒體(更準確的說幣圈自媒體)相關的業內營銷報價:快訊單條2個以太坊,專訪一篇15個以太坊,一些區塊鏈頭部媒體,月收入最高能到2000萬元-3000萬元。雖然非頭部的頭條號、微信公眾號、微博等渠道的價格則比較低,單條報價也在800元左右,單月收入也能達到十幾萬。

“世界上78.89%的區塊鏈項目在中國,中國98.89%區塊鏈項目都沒有實際落地,賣弄概念。所有區塊鏈自媒體都是收錢發稿,無社會責任,扎堆貼logo,出事摳logo”,一位區塊鏈從業者這樣這樣評論說。雖然這個數據真實性暫時還無從得知,但是從另一個層面也可以看出幣圈各種亂象,已然超乎普通用戶的想象。

區塊鏈的價值不可否認,也是一種讓互聯網迴歸本來意義的方式。區塊鏈並不等同於就是比特幣,更不是一眾空氣幣的代言人,用戶而言炒幣需謹慎,幣圈乃至於鏈圈借這次機會,也剛好可以好好的降降溫、清醒一下!


視界雲科技


上週二,部分微信公眾號因涉嫌發佈ICO和虛擬貨幣交易炒作信息,違反《即時通訊工具公眾信息服務發展管理暫行規定》,已被騰訊方面責令屏蔽所有內容,賬號被永久封停。與此同時,記者瞭解到,包括阿里巴巴、百度在內的多個互聯網巨頭均進一步收緊數字貨幣媒體和交易的管理,監管風暴正在不斷加大。有熟悉幣圈公眾號運營的內業人士稱,一些幣圈大號一篇軟文少則數千,多則數萬、甚至數十萬,融資則以千萬級別計算。隨著各方監管規範嚴謹,依靠炒作虛擬貨幣交易信息而大發橫財的情況或不復存在。

幣圈大號被永久封號

8月21日晚,一批區塊鏈頭部自媒體號被停止使用,大炮評級、深鏈財經、金色財經網、火幣區塊鏈、火幣資訊、幣世界等紛紛中招。其中一個被封的區塊鏈大號高管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自己也不清楚為什麼會遭到如此嚴重的處罰,“這次不是清理內容或者禁止更新一段時間,而是直接停用,這個處罰太重了。”

騰訊方面對此表示,部分公眾號涉嫌發佈ICO和虛擬貨幣交易炒作信息,違反《即時通訊工具公眾信息服務發展管理暫行規定》,已被責令屏蔽所有內容,賬號被永久封停。與此同時,火幣集團官方微博發佈了關於行業微信公眾號被批量封停的說明。火幣集團表示,“包含幣世界、金色財經、深鏈財經等一批行業頭部媒體的公眾號被封停,初步判定為微信公眾號運營方針對行業媒體的統一行為。”

被封后嘗試“另起爐灶”

對於這次騰訊大規模的封號行為,業界認為早已有跡可循。今年3月,騰訊主席馬化騰在全國兩會上曾說過,做ICO數字貨幣也有很多的風險,隨便發幣會有監管問題,“我們並沒有參與其中,我們認為這是一個危險的事情”。

不過,類似封號行為,似乎對區塊鏈媒體和機構影響都非常有限。根據火幣對微信公眾號被封作出說明,表示不影響旗下其他業務的正常經營。幣世界CEO譚晨輝更新朋友圈動態,“雖然從微信起步,但我司很早就去微信化啦,勿念”。

有接受採訪的知名幣圈向記者表示,對於上述情況,早已做了預案,等待幾天就會再轉移陣地,“比如自己做App”,重新開始。據其介紹,實際上目前大型自媒體並非只有騰訊一家,包括今日頭條、百度、大魚號、搜狐等均有強大的自媒體平臺。

據記者向今日頭條、百度、大魚號、搜狐等平臺瞭解,他們均表示目前尚未有類似騰訊的打壓幣圈大號的措施。“現在暫時沒收到任何風聲。”搜狐自媒體平臺其中一位負責人如此表示。

開始收緊區塊鏈管理並非騰訊一家為之,阿里巴巴旗下螞蟻金服也啟動了類似的動作。記者從螞蟻金服方面獲悉,支付寶對於個人賬戶涉嫌虛擬貨幣交易的,會根據情節採取限制賬戶收款功能甚至永久限制收款等處理措施。接下來,支付寶和螞蟻金服會繼續嚴密監控排查涉及虛擬貨幣的場外交易行為,對重點網站和賬戶建立巡查制度。

百度華南區公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百度百家號一直將虛擬幣相關內容納入到重點審核中,凡含有推薦、預測、售賣、聯繫方式等信息的相關內容,均無法通過百家號內容審核,不得在百家號平臺發佈。同時發佈此類內容的賬號將被扣分、封禁等懲罰。對其他平臺近日爆發問題的賬號,百家號第一時間進行排查,對發佈違規內容的賬號進行封禁處理。

相關提醒 虛擬貨幣風險大

8月24日,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網站發佈《關於防範以“虛擬貨幣”“區塊鏈”名義進行非法集資的風險提示》表示,防範以“區塊鏈”等名義進行的非法集資。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稱,近期一些不法分子打著“金融創新”“區塊鏈”的旗號,通過發行所謂“虛擬貨幣”“虛擬資產”“數字資產”等方式吸收資金,侵害公眾合法權益。此類活動並非真正基於區塊鏈技術,而是炒作區塊鏈概念行非法集資、傳銷、詐騙之實,這些非法活動主要具備三大特徵:一、網絡化、跨境化明顯;二、欺騙性、誘惑性、隱蔽性較強;三、存在多種違法風險。

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提醒:此類活動以“金融創新”為噱頭,實質是“借新還舊”的龐氏騙局,資金運轉難以長期維繫。請廣大公眾理性看待區塊鏈,不要盲目相信天花亂墜的承諾;對發現的違法犯罪線索,可積極向有關部門舉報反映。

信時記者 潘敬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