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S2參數曝光,或用更先進架構,小米芯能否走出自己的一條路?

2017年2月28日小米在北京舉辦了"我心澎湃"發佈會,正式發佈了自主獨立芯片澎湃S1。

如今一年多過去了,澎湃S2還沒有發佈,難道小米打算放棄走芯片自主研發之路了?顯然,雷軍並沒有答應。臺灣產業鏈曝光的最新消息稱,小米重啟了自己的澎湃處理器項目,並且將換上更先進的架構。

據瞭解,澎湃S2將使用臺積電16nm工藝製程,可能是四核A73+四核A53的組合,GPU是Mail G71 MP12,主頻830MHz,並且支持LPDDR4和UFS 2.1,性能大致和麒麟970持平,屬於中高端類型。

澎湃S2參數曝光,或用更先進架構,小米芯能否走出自己的一條路?

小米的自主芯片研發過程走得並不輕鬆。

2014年10月16日,小米低調地開了一家全資子公司——松果電子;

2015年7月6日,完成芯片硬件設計,第一次流片;

2015年9月19日,芯片樣品回片;

2015年9月24日凌晨1點48,小米松果芯片第一次撥通電話。雷軍說,碰巧那天晚上他正好在辦公室,於是就跑去辦公室試了一下,果然能撥通,當時很激動。

2015年9月26日,凌晨1點多,屏幕點亮。"當時大家內心澎湃,以至於差點忘了合影。當時很多人一週多沒有回過家。"雷軍說。

2017年2月28日,澎湃S1芯片正式發佈,首款搭載澎湃S1芯片的手機小米5C也一同發佈。

澎湃S2參數曝光,或用更先進架構,小米芯能否走出自己的一條路?

澎湃S1採用八核64位處理器,擁有28nm工藝製程,包含四個2.2GHz主頻A53內核以及四個1.4GHz主頻A53內核,GPU為四核Mali-T860。

澎湃處理器中端系列,雖然性能並不突出,但卻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

中國95%的芯片都靠進口,早在十年前開始,中國進口芯片金額就超過了石油。2008年,我國進口1354億塊芯片,花費1295億美元;2017年,進口3770億塊芯片,花費2601億美元,從金額來說,相當於原油進口金額的1.6倍;今年上半年芯片進口1670億塊,花費1367億美元,同比增長35.2%。

澎湃S2參數曝光,或用更先進架構,小米芯能否走出自己的一條路?

前幾年,中國重視自主芯片研發的企業不多,當初華為宣佈研發麒麟芯片的時候還遭到了許多人無情的嘲笑,認為華為是在多此一舉,芯片只要進口就好了,何必費時費力費錢去搞研究,然而中興事件狠狠打了這些人的臉。

研發芯片需要耗費極大的人力和財力,對於利潤率較低的小米來說更為吃力,我們都希望小米能夠繼續堅持自主研發芯片的道路,中國需要敢於吃螃蟹的企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