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神经学知识理解古代道教:“炼气”和“炼神”

明朝,黄坦仪《摄生三要》云:“聚精在于养气,养气在于存神,神之于气犹母之于子也;故神凝则气聚,神散则气消,若宝借精气而不知存神,是茹其华而忘其根矣。”可见道教的修道欲炼气,则炼精化气,欲炼神,则炼气化神,所以说修士都很注意神的摄养与锻炼。

按照生理学的解释“神”就是指人体内的脑部指令,是神经系统,脑和脊健构成中枢神经系统,如果一旦失去这种控制,骨胳肌就不再能进行随意的收缩,也就不能再进行各种肢体活动。神经系统完成人体的统一性,各组织器官系统的相互联系都要依靠神经和体液的调节来完成。

用神经学知识理解古代道教:“炼气”和“炼神”

修炼时,意念在神经元产生的脉冲

在各组织或器官内部都有神经纤维末梢的分布,按功能可以分为两类。一类分布于眼耳鼻舌身部位的感觉神经元,感受光、声、嗅、味、冷、热、痛、痒、触等;另一类分布在肌肉内引起肌肉收缩的运动神经元。有些神经元的是联络传入神经元和传忠神经元的,称为中间神经元(联络神经元)。脑和脊髓内绝大多数的神经元就是中间神经元。

道教流派中,导引功法等一系列的内功都是‘以意领气’运行全身,通过刺激的反射作用,增强神经感官达到健身的目的。这里‘以意领气’的‘意’就是神经的持续控制指令,持续越久,越能促进神经网通道越宽,毕竟人体是活的,被刺激后具有可变、生长的能力。

同样是动物,神经脉冲的能力也相差天壤地别。人类平时活动中产生的电压只有几毫伏到几十毫伏,而电鳗可产生800伏,相差近万倍啊。就算气功大师和电鳗也相差一千倍。相对于电鳗一生都在修炼来看,人类还是红尘扰,修炼少。

用神经学知识理解古代道教:“炼气”和“炼神”

修炼几万年才能俯览苍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