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中之龍的諸葛臥龍爲什麼鬥不過,奸詐、老謀深算的司馬懿?

人中之龍的諸葛臥龍為什麼鬥不過,奸詐、老謀深算的司馬懿?

看過《三國演義》的人大都認為司馬懿是諸葛亮的手下敗將,其實卻不然。通觀《三國演義》,論智慧,論兵法,論謀略,諸葛亮雖然都遠勝於司馬懿一籌,他不僅能用一座無人把守的空城讓司馬懿兵退三十里,即便是身後也能讓“死諸葛”嚇倒司馬懿的十萬雄兵。但是最後諸葛亮卻沒有鬥得過司馬懿,致使蜀軍六出祁山,北伐中原,每一次都是兵退而回,無果而終。

人中之龍的諸葛臥龍為什麼鬥不過,奸詐、老謀深算的司馬懿?

神機妙算的諸葛亮為什麼鬥不過司馬懿?為什麼司馬懿總是能將數十萬蜀漢大軍擋在國門之外?首先,諸葛亮受到漢家正統思想薰陶,一身儒雅之氣,兩袖君子之風,謀略多用於戰場對陣,心機卻很少用於自身安危,他在《出師表》中說“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並非是偶然之言;而司馬懿受到的是曹操的“寧願負天下人,不願天下人負我”的唯我思想影響,為人處世,上陣交兵,總是先考慮自己的生前身後、成敗功過

人中之龍的諸葛臥龍為什麼鬥不過,奸詐、老謀深算的司馬懿?

。第二、諸葛亮受到漢家正統思想薰陶,總是用“天授皇權”的思想來約束自己的行為舉止,每次後主劉禪一道撤兵的聖旨,諸葛亮無不惟命是從,因此貽誤了許多出奇制勝的戰機,致使六出祁山,功敗垂成;而司馬懿帶兵打仗時,卻以“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為信條,一切以軍事上的勝利為準則。對諸葛亮的做法,司馬懿就曾感嘆道:“亮志大而不見機,多謀而少決,好兵而無權,雖提卒十萬,已墮吾畫中,破之必矣!

人中之龍的諸葛臥龍為什麼鬥不過,奸詐、老謀深算的司馬懿?

第三諸葛亮受先主劉備知遇之恩,因而一生常懷報恩之心,事必躬親,事無鉅細凡事都親力親為,夙夜興嘆,食不甘味,有人勸阻說:“今丞相親理細事,汗流終日豈不勞乎?”諸葛亮泣曰:“吾非不知。但受先帝託孤之重,惟恐他人不似我盡心也!”可見諸葛亮心中的負擔之沉重;而司馬懿卻無此負擔喝壓力,司馬懿一生都在謀劃如何牢牢掌握兵權。

人中之龍的諸葛臥龍為什麼鬥不過,奸詐、老謀深算的司馬懿?

第四司馬懿城府深厚,心機莫測,善於隱身蟄伏權術,他在罷職回鄉期間,雖然時刻準備東山再起,捲土重來,但他平日卻穩坐船頭,安然垂釣,韜光養晦,以應萬變;這一點,是高居相位、羽扇綸巾的諸葛亮難以做到的

人中之龍的諸葛臥龍為什麼鬥不過,奸詐、老謀深算的司馬懿?

第五司馬懿善於委曲求全,忍辱負重,即便身穿諸葛亮派人送來的女人的衣服也在所不計從古至今,諸葛亮始終被人們認為是正人君子,而司馬懿卻被人們一直稱為奸滑小人。用現代話說,諸葛亮是一個好男人,而司馬懿是一個壞男人。然而,諸葛亮的正人君子的風範卻成了他六伐中原、無功而返的主要原因,而司馬懿的小人行徑反倒成了他克敵制勝、功成名就的法寶。可見,世界上萬事萬物都有它不可逆轉和難以預料的自然規律。諸葛亮與司馬懿的鬥法的故事,又一次提供了君子鬥不過小人,即好男人鬥不過壞男人的歷史經驗和教訓。這也充分說明,古人所謂的“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說法並不是空穴來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