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沙皇俄國沒有滅亡,尼古拉二世沒有被處決的情況下俄羅斯會變成世界超級大國嗎?

無神論小隊長


近代俄國,西化還是代表進步的,沙皇過於昏聵腐敗。如果1905以後俄國曆史能沿著維特、斯托雷平或者馬爾托夫等人的西化道路走下去,結果會好很多。

俄國最愚蠢的,就是沒有繼續參加一戰。俄國當時的形勢再惡劣也不會比抗戰時的中國差。要是能堅持住,戰後獲得鉅額的戰爭賠款。民眾意願不必在意,俄國沙皇要是堅持頑抗,得到的利益,不就是俄國民眾一致享受得到的了嗎!

俄國若堅持到凡爾賽,估計領土上能把保加利亞和南斯拉夫拿下。普魯士皇兄退位後,沒準還能蠶食東普魯士。沙皇退位前,俄國在軍事上並沒有崩潰,畢竟也不是德國重點作戰方向。(沙皇一退位,軍隊垮了,另說。)

當時俄國落後就落後在軍隊不是國防軍,是封建化的,靠貴族關係在維持。如果不是丘吉爾強扣給土耳其的戰列艦,黑海港口可以得到協約國補給,俄國不會崩潰。俄軍等於是一幫貴族帶著各自的農奴在打仗。戰時民眾的供應情況,俄國比德國要好,雖然俄國各地自治政府地方主義嚴重,不想交糧,俄國真是虧在一群國內自私鬼身上。我覺得如果沙皇俄國沒滅亡,是有機會成為超級大國的。


李三萬的三萬裡


如果沙俄沒有滅亡,也就是說俄國沒有發生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沙俄民眾萬眾一心,沒有因為經濟崩潰和戰事失利而鬧革命,熬到了沙俄成為一戰的戰勝國。以沙俄對領土的貪婪它能獲得什麼好處呢?

1東普魯士併入沙俄,德國和現今差不多大,獲得德國鉅額賠款。

2奧匈帝國部分領土併入沙俄,徢克斯洛伐克和匈牙利可能不存在,並要奧地利賠款

3新成立的南斯拉夫王國在大斯拉夫主義下成為堅定盟友,但若想吞併英法必不同意,加上同屬協約國也不好操作。成為盟友是似乎是唯一選擇,當然也不排除沙俄發狠。

4夥同南斯拉夫、希臘、羅馬尼亞共同瓜分保加利亞和土耳其,由於歐洲部分隔著協約國羅馬尼亞沙俄有可能會滅了它再佔領君士坦丁堡,亞洲則必定佔領亞美尼亞高原部分,奧斯曼帝國阿拉伯部分則仍由英法分別佔領,沙俄最多分點肉佔領庫爾德地區。

5中東沙俄可能會拿伊拉克和伊朗利益同英國交換,迫使英國同意沙俄佔領伊朗大片領土,至少要獲得波斯灣出海口。

6遠東地區外蒙古肯定會被吞併,並伺機吞併新疆,和日本在東北爭奪利益。

這6種情況是在沙俄比較如意的情況下可達成的。具體實際情況還要和英法日相博弈,但這其中絕大部分都是一定能達成的。

這樣沙俄就成為領土面積至少2500萬以上的大帝國,獲得德奧大片富庶領土和高額賠款,有利經濟的恢復和發展,擁有地中海和波斯灣出海口兩個目標至少能達成一個。無論從哪方面講都是一個超級大國。

一戰後沙俄可能瓜分的大致領土


剩下的就要看沙俄的執政水平了。如果能像斯大林一樣重視發展重工業,德國一丁點崛起的機會都沒有,首先不可能保留東普魯士,其次是直面沙俄和法國兩大強國,不可能有波蘭和徢克斯洛伐克等國作為緩衝和拓展勢力增強實力的地方。再次沙俄和南斯拉夫、大希臘、羅馬尼亞等結成東正教同盟,德國也很難各個擊破。所以德國崛起只能靠奇蹟了,當然德國本身就是奇蹟,也並非不可能再現二戰。

鑑幹沙俄不滅亡對中國害處更大,所以它還是滅亡了的好,至少為蘇聯侵吞中國延緩了時間,使得中國在二戰勝利後有一定的資本保全現有國土。


執斧傳播開天名


俄羅斯會是超級大國。

超級大國的定義,其實並不難理解。巨大的領土面積,龐大的人口數量,強大的軍事影響力,這些事超級大國的基礎。一旦具備這些條件,一個國家,就有成為超級大國的可能。

我們來看一下沙皇俄國這個國家。戰鬥力絕對不一般,先是它無與倫比的領土面積,試問,如果一個國家沒有足夠的軍事力量,怎麼可能會有如此巨大的領土面積,沙皇俄國在擴張的過程,就是軍事侵略的過程,我們看到的是,俄國極為兇悍的奪取領土的歷史進程。

最終的,沙俄在1812年擊敗了拿破崙,而拿破崙是一個讓整個歐洲都沉浮的人,結果在俄國遇到了慘敗。同樣的,數百年後,佔領整個歐洲的德國,再一次兵敗莫斯科城下,這絕不是偶然,沙俄在這方面是有自身的優勢的。

總的而言,沙俄具備超級大國的潛力。


寰球視角


一九一八年,尼古拉二世家族十餘口人被處決:這同樣意味著新興的蘇俄日後必將是一個稱霸世界的超級軍事帝國。

一九二二年,隨著烏克蘭、白俄羅斯、外高加索等幾個近鄰加入俄羅斯蘇維埃聯邦,蘇俄即成為後來的蘇聯: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簡稱蘇聯)。一九三九年八月二十三日,蘇聯與納粹德國簽訂了所謂‘’互不侵犯條約‘’,與納粹德國共同瓜分了波蘭:同年九月一日,納粹德國大舉入侵波蘭西部;兩週後蘇聯即出兵佔領了波蘭東部,並在卡廷森林秘密處決了波軍戰俘中的兩萬兩千多人,其中大部分為軍官,以及一些學者、教授、律師、醫生、牧師等文化人:蘇聯超級軍事帝國由此初現端倪。一九三九年十一月二十六日,蘇聯製造了「曼尼拉炮擊事件」:以此為藉口向芬蘭宣戰,圖謀霸佔芬蘭的卡累利阿地區。國際聯盟遂將蘇聯的入侵視為非法,並於同年十二月十四日將蘇聯開除出當時的國際聯盟

其實自蘇聯成立後,就一直對芬蘭與之接壤的卡累利阿地區有著強烈的擴張野心,甚至居然蠻橫的認為芬蘭的卡累利阿地區威脅到列寧格勒的安全。

於是對芬蘭軟硬兼施,持續以談判和威脅為手段:試圖以顛覆芬蘭政府的方式來滿足其野心勃勃的領土擴張要求,甚至決定在必要時,可直接通過軍事行動來併吞芬蘭,以圖讓芬蘭重新回到昔日羅曼諾夫王朝時期的俄屬芬蘭的歷史狀態。蘇聯先後兩次大舉入侵芬蘭傷亡慘重,但其領土擴張野心最終還是得逞:芬蘭與蘇聯接壤的卡累利阿地區最終還是被劃入蘇聯的版圖,成為了蘇聯西北部邊界的延伸部分。三十年代末期的蘇芬戰爭無疑是蘇聯超級軍事帝國的掘起時期,它的蠻橫霸道由此可見一斑。二戰後更是試圖取代美國成為國際霸主:先後三次製造了柏林危機,其目的是為了排擠根據相關國際條約對西柏林共同合法佔領的美英法盟軍:蘇聯自己單獨佔領東柏林,而美英法盟軍則共同佔領西柏林。一九四八年六月二十四日,蘇聯作為主要佔領國之一,利用其地理優勢悍然對西柏林實施了軍事封鎖,從而引發了震驚世界的西柏林緊急大空運:美英出動運輸機達二十七萬八千多架次,為被封鎖的西柏林運送大批食物、藥品、被服、燃料等生活物資。
第二次柏林危機發生於一九五八年:蘇聯發出最後通牒,要求英美法盟軍六個月內全部撤出西柏林,後來蘇聯迫於國際輿論而讓步。第三次發生於一九六一年,蘇聯向美英法盟軍再提出撤軍西柏林的無理要求。由於美英法盟軍據理力爭,事件最後以蘇聯在東柏林築起柏林牆而終結,雖然美蘇關係從此以蘇聯凍結柏林問題而得以暫時的緩和,但一道厚實、堅固的水泥鋼筋混凝土牆壁卻從此成為了東西方關係走向死亡的冰冷的墓碑。

一九六四年,勃列日涅夫等取代了赫魯曉夫:蘇聯從此走向超級軍事帝國的巔峰時期。至一九六九年,由於蘇聯與中國徹底反目,從而使兩黨兩國關係降至冰點。隨著中蘇關係的持續惡化,殘留著沙俄霸權基因的蘇聯公然在中蘇、中蒙邊境陳兵超過百萬:部署了規模龐大的坦克集群和火炮集群,以及強大的機械摩托化步兵集群,其遠東機場還有大量飛機為其地面部隊提供強大的空中支援……。咄咄逼人的蘇聯超級軍事帝國最終攝於國際主流社會的輿論壓力,

從而最終沒有敢對中國下手。於是,惱羞成怒的蘇聯遂加速了與美國的軍備競賽:不僅在陸海空常規軍力方面超過了美國,其核彈頭數量也超過了美國;當時龐大的華約軍事聯盟的軍力更是大大超過了北約軍事聯盟。

一九八七年十二月八日,美蘇首腦里根與戈爾巴喬夫在華盛頓共同簽署了歷史上第一個銷燬核武器的國際條約,即美蘇‘’中導條約‘’。根據條約規定,在條約生效以後的三年之內,蘇美兩國已部署和尚未部署的射程在500~5500公里的中程和中短程導彈將全部銷燬,而且以後也不得試驗、生產和擁有這些武器。同時,與導彈配套的各種生產設備和設施也納入銷燬範圍。為保證條約的實施,雙方允許相互派代表進行現場監督。根據‘’中導條約‘’,蘇聯應銷燬的導彈總數為1752枚,其中中導826枚,中短導926枚;美國應銷燬的導彈總數為859枚,其中中導689枚,中短導170枚。從雙方各自應銷燬的導彈總數可以看出:

蘇聯應銷燬的導彈總數明顯大大多於美國。美蘇‘’中導條約‘’的簽署和具體實施似乎是蘇聯走向衰亡的前兆:四年之後的一九九一年八月十九日,超級軍事帝國蘇聯剛滿七十三歲壽辰即壽終正寢,國際政治格局迎來了一個相對平衡的穩定時期。



Mrttlzz99


尼古拉二世是俄國最後一任沙皇。就像中國末代皇帝溥儀一樣,他的倒臺與覆滅是歷史的必然。

尼古拉二世上臺時正是俄國風雲變幻的變革時期,他沒有後宮干政,卻自以為是。對外實行擴張政策,對內卻血腥鎮壓。結果是一事無成!

公元1904年,為爭奪朝鮮半島和偽滿政權,俄國與日本爆發日俄戰爭。1905年俄國控制的旅順被日本攻克後,其國內發生流血星期一事件,繼而爆發革命。1914年俄國參加一戰,本已經糧食短缺的人民更加不滿,終於在1917年列寧領導的十月革命爆發出來~~

沙皇俄國的覆滅說明封建思想帝國主義已經不合時宜,需要改變。而資本主義的新思想令處在水深火熱的基層人民去迫切嘗試。這是人類文明發展不可阻擋的腳步!

所以,思想的弊端,制度的缺陷限制了沙皇俄國的存在。即使俄皇不死,帝國不滅,革命和朝代更替也不可避免!

所以,沙皇尼古拉二世統治下的俄國成為超級大國就是天方夜譚!


相安國


如果沙俄沒滅亡並且堅持到了一戰勝利,沙俄也不會成為超級大國,理由如下:

1.沙俄本身工業基礎薄弱,並且貧窮。要知道蘇聯工業的突飛猛進的條件可不是沙俄所具備的。沙俄如果沒有成為紅色帝國,沙俄受到經濟大蕭條的衝擊只會雪上加霜,不可能有條件接受到美元資本。一個愈發貧窮落後的帝國主義國家還想成為超強?想多了!

2.根據地緣政治分析。德二的倒下,沙俄肯定能收入不少領土,這是肯定的。但不要忘記了一點,有大英帝國這個攪屎棍的存在。當年的大英帝國可不是現在的小牛牛,歐陸上誰當老大就夥同別人一起打壓。德二沒起來之前,打壓法國,封堵沙俄這都是它的拿手好戲。英日同盟為何存在?那就是為了封堵沙俄!別說波斯灣,地中海,就是君士坦丁堡沙俄也別想染指。或許英國一個還不夠,但夥同法國一起呢?英國是攪屎棍,法國以及西歐人對沙俄天生不對付,沙俄想拿君堡不是一天兩天了,總也拿不到那就是英法一起封堵的成果。再來一次克里木戰爭?呵呵。好地方都給你了,英法都去睡大覺啊?這點上英法是有共同的默契的

3.最後再從國際關係上說。一戰後,美國還不夠強勢,對歐洲影響有限,基本可以忽略。日本更不用提。德二倒了,沙俄沒倒。法國恨德國,但恐怕也不敢往死裡坑德國了,因為波蘭沒了,坑死德國自己要直面沙俄。而且東面的沙俄已經吞了不少德國的地了,被歐洲憲兵支配的恐懼應該沒那麼快忘記吧?拿破崙兵敗俄羅斯也算法國人心裡的一根刺吧。沙俄的觸角已經伸到中歐了,法國能無動於衷?武裝並拉德國入盟是個好辦法,一起對抗那群東方人。英國肯定會四腳朝天贊成的。

綜上,這種情況下,最終的結果就是沙俄仍被封堵在世界島上,所分得的領土應該會在中亞附近,巴爾幹東北部,波蘭,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以及東普魯士但到不了荷爾斯泰因等地區得到補償。錢款德國肯定出大頭,先榨乾德國的油水再說。但對於自身來說,有些杯水車薪,版圖,資源,人口以及潛在能力對於英法德有些恐怖,但軍事實力過於孱弱,早晚會被英法德教做人,到時候德國就是英法的馬前卒。三國聯軍驅逐沙俄在中南歐的勢力很簡單,但想滅了沙俄也不容易,大體上會延續俄羅斯現在的西部邊疆線或再往東些。英法德俄不會死磕,二戰也不會發生,同樣美帝也發不了多大戰爭財,各大國綜合實力不會有太大變化,按順序應該是英,美,法,日,德,俄。沒有大的洗牌,對中國不是好事。


璀璨的雙子星


我覺得不會,因為以生產力與上層建築相互作用的關係,沙俄的統治並不利於生產力的發展,而如果經濟不發展,只靠軍事擴大疆域,我認為是不可能產生一個超級大國的,


星之魔法


我覺得不會的

其實在歷史上,截止到現在,真正的超級大國,能將自己的影響裡闊及到自己全球的只有英國和美國,中國未來說不定可以。

真正的超級大國,要能打破地域賞的限制。

陸地上的強國永遠比不上海域上和空中賞的強國。征服大海的國家才是真正的超級大國。任何陸地上的國家都會有他地域上的限制,就拿元朝來說,幾次想要進攻日本,都被日本遵從的《神風》擋回。

西班牙,葡萄牙,荷蘭控制海洋雖早,但是工業革命還沒到來,只是進行了殖民統治,沒有工業以及文化的輸出,後來的英國天時地利人和,控制了大海,從這一點來說,當時的俄羅斯已經沒有了海洋的機會。

後來隨著航海技術的發展,海洋已經不算是阻隔之後,天空又成了下一個無地域阻隔的空間,得天空者成超級大國,在天空的爭奪上,美國和蘇聯後來居上,又是衛星,又是火箭,但同樣的問題,俄羅斯沒有享受到海洋霸權的便利,根基不足,在天空的爭奪上敗下陣來,美國成為了超級大國。

下一個成為大國的機遇在哪呢?讓國家無阻礙的與他過交流的有大海,已被英國稱霸,後來天空成了美國的天下,現如今,還有一個通路,就是信息,得信息的主導權者成超級大國。


藝術世界觀


沒有如果,假如他深得民心,假如他力挽狂瀾,也不至於被人滅族,那時候俄國已經走下坡路了,國內矛盾無法解決。還在打戰爭,已經被拖垮了。日俄戰爭輸的那麼慘,幾大艦隊千里送人頭,極大影響了沙皇形象。所以說沒事兒別打海戰呢……(萬全再打)。總之多種因素促成偶然變必然,沙皇用老祖宗那一套使她死的更慘,他忘了,斯拉夫人天生反祖,沙皇如此,蘇聯解體軼如此,地盤很大,智商不大……目前被人肢解差不多了,祖輩的一切正在消失。


若水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