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飯爲何放個箕?浦北農村大鍋飯不是誰都能做的!

煮飯為何放個箕?浦北農村大鍋飯不是誰都能做的!

在浦北,無論紅白事,最先請來的必是掌管後廚的能人。坐下來划算划算,這場席 該買些什麼菜,該上些什麼酒。畢竟民以食為天呀,辦事圖的就是喜慶,圖的就是吃出滋味吃飽肚子。

煮飯為何放個箕?浦北農村大鍋飯不是誰都能做的!

拋開這菜式不論,後廚還有一件事很重要的,也不是由廚師所掌控的——

那就是煮飯。這飯還不是用只電飯煲能搞掂的。

或許大家也不是那麼服氣,這大米飯雖是酒席上可有可無的,對酒客而言。但無論你吃與不吃,米飯都盛放在那裡,要煮好這鍋飯,真不是誰都能做得來的。

煮飯,首先用的是大鍋,一鍋煮出來的飯可是能管一二百人用餐 ,而且農村辦事煮的大鍋飯有時是單口鍋煮,有時是連鍋(幾口鍋並連一起)煮,後者難度更大,沒點技術活的人可不敢輕易攬這“瓷器活”。火候不到,夾生;柴火過了,糊了還粘鍋;水多了,那就稠……總而言之,難以下嚥。

做不好自然不能只怪米不好。浦北,世界長壽之鄉,富硒之地,這裡盛產優質大米。尤以五皇山大米最為出名。

煮飯為何放個箕?浦北農村大鍋飯不是誰都能做的!

8月的浦北五皇山溝谷清幽,上半年豐沛的雨水讓早稻的穗子顯得格外飽滿。

浦北縣富硒土壤面積94%,部分土壤硒含量高達2.0毫克/千克以上,廣西浦北五皇山農業產品有限公司選取了五皇山腳下的龍門鎮、白石水鎮、平睦鎮等土壤硒含量高的地方,種植富硒優質米,並進行統一回收加工、統一品牌包裝、統一渠道銷售。目前,公司和廣東兩家公司開展固定供貨合作,去年銷售優質米1600噸、年產值達3000萬元。

煮飯為何放個箕?浦北農村大鍋飯不是誰都能做的!

用浦北的好水,用浦北的好米,無論是大鍋還是電飯鍋,你懂得了一定的技巧,煮出香噴噴的大米飯是件輕鬆的事。

煮飯為何放個箕?浦北農村大鍋飯不是誰都能做的!

要說評判一鍋飯的好與壞的標準,有人說要不粘鍋,米飯有嚼勁而不失香味;有人說要有一層薄薄的飯皮(鍋巴),把飯盛出來後,撒上鹽,抹上豬油,扯上一塊咬到嘴裡,那才叫好!

這自然是仁者見仁,智都見智的事。美食的標準,關鍵還在於吃客的心。

煮飯為何放個箕?浦北農村大鍋飯不是誰都能做的!

前兩天,在浦北縣六硍鎮廟會上遇到一大叔正在煮飯,當地人說,他可是當地煮飯的“高手”,從來不燒鍋不粘鍋。

這倒引起我的興趣。

煮飯為何放個箕?浦北農村大鍋飯不是誰都能做的!

兩口大鍋一字排開,柴火在臨時壘起的灶堂裡“噼裡啪啦”的燒著,火紅的火苗直竄灶頭。大叔一點也不急,把兩大筐淘洗好的米放在旁邊。待到鍋裡的水咕嘟咕嘟滾開時,大叔才掀開鍋蓋,澆上米,慢慢的灑進鍋裡。

煮飯為何放個箕?浦北農村大鍋飯不是誰都能做的!

大叔說,不能全一下子倒進去了,而是要均勻的撒下去。米放得差不多了,大叔直接從旁邊抄起一干淨的箢箕放進鍋裡。

煮飯為何放個箕?浦北農村大鍋飯不是誰都能做的!

這嚇壞了隨行的年輕人,他小聲的說,這可不是用來挑東西的,怎麼煮個飯都要扔個箢箕到鍋裡?

箢箕,我們當地也叫“糞箕”,是用竹編成的器具,以前多用於裝垃圾、糞、肥料之類,誰知新的箢箕還能有此用途呢?

其實也不奇怪。由於鍋裡的水在加了米以後,水會多,你要煮好一鍋飯就得掌握好水的份量。煮飯的人都會如此把米隔開,便於把多餘的水舀出來。有些地方是用籮箕,有些是用撈籬,道理是一樣的。

煮飯為何放個箕?浦北農村大鍋飯不是誰都能做的!

水和米的份量恰到好處,火的溫度恰到好處,放完米,透下鍋,大叔就把鍋蓋蓋上。

煮飯為何放個箕?浦北農村大鍋飯不是誰都能做的!

然後猛地從灶裡把柴火撤出,讓米在鍋裡隨著餘熱慢慢的悶……

煮飯為何放個箕?浦北農村大鍋飯不是誰都能做的!

此時,他才能鬆口氣坐下來抽口煙.....

煮飯為何放個箕?浦北農村大鍋飯不是誰都能做的!

以前,對於這大鍋飯我可沒什麼印象,唯一高興的就是母親作為煮飯的一把好手,每次煮飯時都會給我們留下一大塊鍋巴。這無疑是我小時候最美味的零食。拿在手裡,滿手油乎乎的,鍋巴也稱飯皮,這是考驗煮飯人的標準之一,飯皮太厚,那還得再練手,沒有飯皮,估計也算得上“高手”了吧!?

現如今,生活好過了,一碗飯的事也許沒有讓那麼多人記在心裡。快節奏的生活有碗飯填飽肚子就OK了,管他煮得如何呢?

煮飯為何放個箕?浦北農村大鍋飯不是誰都能做的!

謹寫下此文,不知道能否勾起你與這一碗飯的那些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