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特殊的国民党女兵,被迫卷入皖南事变,最后却全部壮烈殉国

1939年6月,随着抗战形势的变化,日本近卫文磨内阁喊出“不再以国民政府为敌”的口号,国民党政府逐步调整了抗战政策,由最初的积极抗战变为消极抗战、积极反共。

而就在此时,一队风华正茂的女兵走向了抗日战场,她们都毕业于军统创办的武汉电讯速成班,主要负责通讯、医疗等非战斗任务。

一支特殊的国民党女兵,被迫卷入皖南事变,最后却全部壮烈殉国

这些年轻的国军女兵是非常单纯的,她们没有因为自己是国民党军士兵,穿着国军的制服,脚登高筒皮靴,就瞧不起穿着粗布土衣,打着绑腿的新四军战士。在战场上,她们互相帮助,结下了很深的情谊。

1941年1月4日,皖南新四军军部直属部队等9千余人,在叶挺、项英率领下开始北移。1月6日,当部队到达皖南泾县茂林地区时,遭到国民党7个师约8万人的突然袭击。新四军英勇抗击,激战7昼夜,终因众寡悬殊, 弹尽粮绝,除傅秋涛率2000余人分散突围外,少数被俘,大部壮烈牺牲。

一支特殊的国民党女兵,被迫卷入皖南事变,最后却全部壮烈殉国

皖南事变爆发后,这些女兵所在国军部队负责将新四军俘虏押往上饶集中营。押解途中,这些女兵对长官的做法非常的不解。171团的中尉军医官方静文就直接质问长官:“都是中国人,为什么要自己打自己的同胞?”这位长居然蛮横地回答:“你一个军医,这里没你说话的份儿!”

然而,日军山口义雄部却掌握了国军171团的动向,准备伺机将其围歼。1月23日,山口义雄部在茂林北部地区设伏,一举包围了国民党押运部队,并集中优势火力发起进攻。

刚刚还对新四军俘虏恶语相向的国军一下子慌了,也就顾不上新四军战俘了。为保护受伤的战俘免遭日军炮火,方文静力主掩护伤员先行撤退。国军由于人数、火力都处于劣势,加之先前的内耗,很快败下阵来,掩护伤员撤退的国军士兵也相继战死。面对蜂拥过来的日军,为了避免受辱,这位年仅22岁的中尉女军官掏出手枪,对着自己的心脏开了一枪,鲜血顷刻染红了胸口,方静文壮烈殉国。后来打扫战场的日军士兵看到这名女军医的遗体,无不震撼,脱冒至敬!

一支特殊的国民党女兵,被迫卷入皖南事变,最后却全部壮烈殉国

茂林地区国军指挥部这是才接到171团以被日军山口义雄部全歼的电报,中校电讯参谋顾瑛悲愤交加。她原本对新四军相当的仇视,甚至告知押解的军官“死几个新四军俘虏无所谓”。

一支特殊的国民党女兵,被迫卷入皖南事变,最后却全部壮烈殉国

但是,当她得知方静文在前线战死的消息后,十分悲痛,因为她们在武汉时就情同姐妹。顾瑛跑到作战室大声质问长官:“方静文战死了,所有的战俘也都死了,这就是你们想要的结果!”转身愤而要求到抗战前线去,为死去的姐妹报仇。

一支特殊的国民党女兵,被迫卷入皖南事变,最后却全部壮烈殉国

由于国民党整体消极抗日的基调没有变,对前线亦缺乏支援顾瑛所在的前线部队很快遭到日军的突袭,因武器装备处于劣势,大多战死。为了防止密码本落入日军之手,顾瑛将其藏在自己的高筒皮靴里,待日军走近,拉响了手雷,与日寇同归于尽。

这就是1941年在多个战场所出现的情况,国民党消极抗战的直接后果,是令很多国军士兵不知谁是敌人,又不知为谁而战!一面与新四军为敌,一面又要防备日军的突袭,国民党军陷入了两线作战的尴尬境地,因而损失惨重。

一支特殊的国民党女兵,被迫卷入皖南事变,最后却全部壮烈殉国

然而,以方文静、顾瑛为代表一些单纯正义的国军女兵,她们虽然身在国民党阵营,但是在民族大义面前,她们没有退缩,而是坚决抵制了上级的错误决定,在日寇大举进攻的时刻,尽到了一名军人的责任——团结一致,共同抗日,最终英勇牺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