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知识:高层确认火灾后,应该这样做

消防知识:高层确认火灾后,应该这样做

设施应用

1、消防电梯是消防员登高进攻、运送器材和救助人员的首选途径。

2、楼梯一般分室外、封闭和防烟楼梯,在消防电梯无法安全使用的情况下,主要利用楼梯实施登高灭火和疏散救人。

3、利用室内消火栓出水枪扑救初起火灾,应携带水带、水枪和转换接口等器材,出枪数量原则上不超过4支。

4、水泵接合器用于给室内消火栓或喷淋系统加压供水,使用时应区分功能和供给范围科学选用,开启1个水泵接合器可使用2个室内消火栓。

5、报警系统可预判起火大致位置和主要蔓延方向,发出人员疏散的报警信号。

6、应急广播用于引导疏散和提示救援注意事项。

7、机械排烟设施在火灾情况下启动风机从排烟口抽烟,烟气温度超过280℃时,排烟风机将停止运行。

进攻途径

1、楼内灭火的进攻起点层应设于着火层下一层或下二层,并以此作为人员、器材的集结区。力量较多时,后续到场力量的进攻起点层设置于初战力量的下层。在起火楼层较高的情况下,要在进攻起点层下方适当位置设立器材中转区,备足空气呼吸器、水带、分水器、水枪等装备器材。

2、高层建筑灭火内部途径主要是消防电梯、封闭或防烟楼梯间;外部途径主要有室外楼梯、举高消防车、邻近建筑等。

3、消防员到场应首先检查地面各个疏散、进攻通道是否畅通,如通道受火势威胁或锁闭,应立即组织人员通过出水灭火、破拆等方式开辟通道。

4、初期消防员到场首选消防电梯登高至楼内进攻起点层,严禁直接乘电梯至起火层或穿越起火层。

5、发现楼梯内无楼层标识时,应安排人员对楼层予以标记,便于识别。

6、楼内有多部楼梯时,应根据起火位置,考虑利用不同楼梯分别实施灭火进攻和疏散救人,防止相互干扰。

7、进入起火楼层,要掌握紧急撤离路线和方式,打开前室防火门前,观察门的外观和烟雾情况,触摸并感知门的温度,预判内部过火和充烟情况。

8、前室、走道充烟时,人员进出楼梯间后,应关闭防火门,防止烟热涌入楼梯间。

9、当进攻通道位于燃烧部位下方,可能受到玻璃等坠落物影响时,应合理规划出入路线,避开危险区域。

疏散救人

1、高层建筑火灾扑救坚持“救人第一”的指导思想,人员信息核实应贯穿于灭火救援全过程,重点加强起火层和充烟区域搜索,确认电梯轿厢、厕所等隐蔽区域内是否有人员被困。

2、当现场灾情规模大、被困人员数量多时,楼层搜救应遵循“起火层—起火层上一层—顶层—起火层以上其他楼层—起火层下一层”的顺序实施分工搜索,起火层搜救应按照“起火房间—起火房间两侧房间—起火房间对面房间—其他房间”的顺序实施。

3、高层建筑的常规疏散救人途径主要有消防电梯、防烟楼梯、封闭楼梯、室外楼梯和举高消防车;临时避险区域有避难层(间)、外部平台、凸出部位、相邻阳台、楼顶平台等。

4、高层建筑的疏散救人方法主要有引导疏散、利用消防装备救助和人工徒手搬运。

5、高层建筑救人要优先确保出入口、楼梯、消防电梯等常规救人途径畅通,当火势威胁上述区域时,应采取出水等措施确保救人通道安全。

6、利用楼梯救助较高楼层的昏迷人员时,可采取分段接力救助法,当昏迷人员较多时,要在接力点备足救助人员。

7、对一时来不及转移的人员,可运用“缓冲救人法”转移至上风窗口、平台后伺机转移;通过楼梯间疏散的人员,可先引导救至起火层下二层等安全区域。

8、利用举高车救人要注意工作斗和梯臂的荷载,从上方向下或侧面平移接近遇险人员,事先稳定人员情绪。从直臂顺梯而下时,加强引导保护,控制梯上人数,保持人员间距。同一位置被困人员较多且相邻建筑在工作斗的作业范围内时,可先将人员转移到安全的相邻建筑。

9、对身处较高楼层的遇险人员,要稳定其情绪。同时,在地面设置警戒,防止人员坠落造成伤害。

10、在充烟区域搜索遇险人员时,要使用手摸与热成像仪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搜索,避免使用器械伤人。

11、深入布局复杂的着火建筑内部救人时,应铺设救生照明线、安全导向绳等引导疏散。

12、对救出人员移交急救部门处理并做好登记,对已搜区域使用统一的标识进行标示,避免重复搜索。

消防知识:高层确认火灾后,应该这样做

火场排烟

1、扑救高层建筑火灾首先要实施排烟散热,为内攻创造条件。优先启用固定防排烟设施,开启外窗实施控烟、排烟。同时,可选用破拆排烟和水喷雾排烟。

2、要选择安全的排烟路径,并清理排烟可能波及的可燃物,确保排烟路径上的防火门处于关闭状态,必要时设置水枪保护。

3、不得在燃烧部位下方实施排烟,防止烟气层下降影响进攻和人员疏散。

4、起火房间的火势未突破外窗但烟气已沿门窗缝隙涌出时,按照先下风、后上风顺序,通过举高车或邻近房间破拆起火房间外窗实施排烟。无法实施破拆外窗排烟时,应在水枪掩护下,在起火房间门上破拆开孔,保持房门呈关闭状态,向室内射水降温,防止轰燃、回燃和剧烈的热对流造成人员伤害。

5、起火房间的烟火已突破一侧外窗,应破拆着火房间另一侧窗口,创造对流条件加速排烟。

6、规划排烟路径时,应尽量避免排烟与进攻路径和方向冲突造成进攻困难。由于客观条件限制,排烟与进攻方向冲突时,人员要依托防火门利用喷雾掩护,做好应急撤离准备。特别当内攻位置处于燃烧区域下风处时,要首先通过破拆燃烧房间上下风窗户实施贯通式排烟,再开门进攻;无法破拆窗户实施排烟散热时,要提前打开前室防火门、外窗畅通排烟路径,并选择楼梯间作为水枪阵地。

灭火行动

1、高层建筑灭火要运用“内攻近战、上下合击、内外结合、逐层消灭”的战术措施,积极控制火势,消灭火灾。

2、水枪阵地要依托防火、防烟分区设置。对起火层火势要通过破拆房门、毗邻上下层窗口射水等方式控火灭火,起火层以上楼层要视情设置水枪,堵截火势通过外墙开口、玻璃幕墙与地坪接缝处以及管道(井)向上蔓延。

3、开启房门进入室内灭火前,确认门开启的方式,触摸、测量门体温度。外开门且位于下风向时,要采取限位措施防止门向外开启造成回燃或热对流伤害;内开门位于上风向时,要拉住门把手或利用器材勾住房门,防止内开门向内吹开导致回燃伤害。

4、缓慢开启房门,保持低姿,按照先顶部后四周的顺序进行扫射,待有效控制烟火后,再进入实施内攻。

5、扑救建筑内部区域的火势时,水枪手应位于燃烧区域侧下风位置,首先切断烟火蔓延途径,然后逐步推进灭火。

6、当建筑外立面发生燃烧时,火势位于较低楼层的,使用车载炮、移动炮打击最高点的火势并快速水平移动,使水流自然流淌扑灭下部火势;火势位于高处的,要利用举高车控火,安排人员登至起火层以上楼层出水向下喷水控火;火势处于多面立体燃烧态势时,应集中力量于火场主要方面实施控火,可登高至屋顶平台,从各个立面组织强有力的射流从上向下控制、扑灭火势,特别要注意在外部出水的同时,应组织力量至内部可能受火势波及的层面出水设防,防止烟火蔓延至内部。

7、举高车实施外攻应坚持在上风或侧上风方向,工作斗不得正对封闭外窗,防止爆燃、轰燃伤人。在实施内部进攻的同时,外部举高车不得向人员内攻的区域射水。

8、楼层火势被扑灭后,应及时关闭该层的配水管喷淋阀,打开末端放水装置,防止水渍损失。

消防知识:高层确认火灾后,应该这样做

消防知识:高层确认火灾后,应该这样做

高层供液

1、首先利用室内消火栓、消防泵、水泵接合器等供水。室内消火栓系统无法使用时,可利用水带建立移动供液线路。

2、建立移动供液线路的方法主要有一次性登高垂直铺设水带、沿楼梯铺设水带和分层铺设水带等;在裙房上方垂直铺设水带的,要预先安排人员至裙房顶部实施分段铺设;垂直铺设水带时,要尽量避开举高消防车阵地。

3、在建工地、玻璃幕墙等外部铺设水带有困难的高层建筑,条件允许时,可利用升降机井铺设水带。

4、高层建筑起火,移动供液灭火时,可选用压缩空气泡沫,方便供液,减少水渍损失。

5、铺设水带供水时,应在地面设置用于停水泄压的分水器,要分段对垂直铺设水带的连接处(接口)用绳索、卡箍等进行保护。

6、多车耦合供水时,距水源最近车辆先启动泵,逐步加压供水。停水时,先打开二道分水器,供水车辆逐步减压,距水源最远的车辆先停泵。

7、当水泵接合器无法正常工作时,可选用首层室内消火栓给室内消火栓管网补水。

消防知识:高层确认火灾后,应该这样做

注意事项

1、高层建筑起火后,由于窗户玻璃未破碎导致烟雾不明显,但内部可能存在回燃风险;迎风侧窗口由于高空风力压制作用,外部烟雾可能不大,但内部火势却已处于快速发展或猛烈燃烧阶段。

2、发现火情较大、被困人员较多时,应第一时间申请增援,并预先明确救人第一的总体行动要求。

3、进入楼内的人员要配齐灭火救援防护装备,进入已经或可能起火、充烟的区域前,应佩戴空气呼吸器、头套和手套,放下披肩,打开呼救器。

4、高层建筑一般不应破拆窗和幕墙玻璃,避免碎片掉落威胁地面车辆、人员安全。必须破拆时,要结合风力、风向情况选择破拆位置,并在地面划定警戒区域。

5、高层灭火救援要注意组织人员轮换休整,防止消防员因体力透支而受伤。

6、在无人员被困、燃烧时间较长的火灾现场,要组织专家对建筑结构进行评估,再视情组织内攻。

7、严禁人员站立于楼层内排烟路径的下风口处,避免热对流伤害。

8、高层供水时,人员严禁站立于泵浦出水口、分水器接口附近以及垂直铺设水带下方,防止水带脱口、爆裂伤人。

9、在楼层内部出水灭火时,应采取防水导流措施,阻止积水流入电梯井。

10、强风条件下,要注意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使用举高消防车,一旦安全装置报警,应停止使用举高车。利用举高车救人、灭火时,必须做好安全防护工作。

11、严寒天气,出水灭火后要及时、妥善清理悬挂于高处的冰锥,防止其坠落伤人。

12、灭火时关闭建筑燃气总阀的,恢复供气前,必须通知到每家每户,确保燃气设备开关处于关闭状态。

13、灭火后要组织人员彻底搜索、清理火场,加强对电梯、避难层和避险区域的核实检查,防止遗留隐患。

消防知识:高层确认火灾后,应该这样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