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碰撞」李华:发挥衍生品市场功能创新服务“三农”发展

“期货市场虽然是小众市场,但因其是价格发现和风险管理的场所,在实体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8月18日举行的粮食电商创新发展交流会上,大连商品交易所产业拓展部总监助理李华博士以《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探索》为题发表了演讲。

李华介绍说,期货市场主要有价格发现和套期保值两大功能。市场价格发现功能以集中撮合交易方式形成公开透明的未来价格,指导实体经济开展生产及经营活动,是对影响供求关系各种信息的集中反映,已成为大宗商品现货贸易的定价基准。套期保值是通过购买与标的价格波动高度相关的衍生品,来冲销标的资产潜在风险损失的一种风险管理策略,套期保值可以对冲原料及产品价格波动风险,锁定原料成本、产品价格和利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资源配置效率。

美国农业风险管理体系以农业保险体系为主,农业保险以收入保险产品为主,收入保险产品又以期货作为重要的价格来源和基础。因此,期货在美国农业风险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近年来,大商所一直在积极探索符合中国农业风险管理要求的路径。2005年,大商所开展了以服务“三农”为主旨的“千村万户市场服务 工程”,把期货及参考期货价格种地卖粮等相关知识免费送到东北种粮农民、企业负责人手中。

2015年,大商所推出“保险+期货”,利用保险用户容易接受等优势,发挥期货市场服务农业价格风险管理的功能。2017年,大商所推出9个收入险试点,涉及玉米12.15万吨、大豆1.8万吨,覆盖土地13.11万亩。

针对风险管理更多地偏向于赔偿农民目标收入与遭受损失情况下实际收入的差额,而实际收入在大多数情况下才真正决定农民的收入水平的问题,大商所通过基差收购解决农民售粮问题。签订基差合同后,农民可以很早确定粮食收购单位,无需担心收获后临时寻找买家困难的问题。种粮、收粮先卖后种、先卖后收,农民可以从容地寻找期货市场出现的有利价格进行点价售粮。

李华表示,2018年,在继续稳步扩大“保险+期货”项目试点的基础上,大连商品交易所推出了一个涵盖“保险+期货”、场外期权、基差贸易等多种形式,期货公司、保险公司、银行等多类型金融机构共同参与的、综合性的“农民收入保障计划”试点。希望通过试点充分发挥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和风险管理功能,利用交易所的平台,集合多类型金融机构优势,跨界合作,为农民提供高效、便捷、易参与、综合性、可持续的风险管理工具。

「智慧碰撞」李华:发挥衍生品市场功能创新服务“三农”发展

来 源丨粮油市场报

总值班丨刘新寰 统筹丨刘超 编辑丨从申

「智慧碰撞」李华:发挥衍生品市场功能创新服务“三农”发展

中国粮食行业惟一公开发行的报纸

让您深入了解中国粮食经济

新媒体业务电话:0371-6810376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