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祕自如「槓桿擴張術」:租房變貸款 借ABS「跑馬圈地」

“2016年畢業北漂第一年,在58、趕集租房等平臺租房,飽受黑中介之苦。2017年畢業第二年,搬進自如,即使房租貴一點(管理費),畢竟省心,覺得租房只信賴自如;2018年畢業第三年,換房子,發現自如的房子已經變成奢侈品了,畢竟四環內10平米基本沒有低於2000元的房子了。”一位自如租客胡大告訴經濟觀察報記者。

另一位2018年6月份畢業的李女士稱,畢業季的時候開始看房,五月份的時候,看中的房源未釋放之前,預售的房價是5700,釋放出後,由於同時搶租的人太多,系統就自動關閉,自如重新定價改為6590元。8月底附近地段差不多的兩居室,幾乎都七八千了。

2018年北京租房市場價格的飛奔上漲“刺痛了”類似北京這樣一線城市中的“租房客”。與此同時,北京自如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自如)還在“跑馬圈地”。

華創證券研究報告指出,今年房租上漲過快,遠超季節性。根據各大高校租房交流群的反映,畢業生反映北京近期房租漲價過快,月漲幅在500-1500元之間,一個月之內漲價1000 元不足為奇,更有畢業生反映,其看中的三居室中的一間房屋原房租本是3000元/月,近日房東漲價1500元。今年北京租房價格漲幅遠超季節性。

8月24日,一位在西土城附近擁有80平米房子的房東劉先生對經濟觀察報說:“近日在選擇將房子租給自如或者我愛我家,比較兩家公司工作人員給出的房租價格,我愛我家和自如給出的價格均在9000元左右。但是,當自己接觸完想再考慮一下的時候,我愛我家的工作人員再次將房租漲到9500左右。”與此同時,劉先生對記者稱,在與兩家公司工作人員接觸過程中發現,工作人員都特別著急跟自己簽署房屋合同。“自己心裡價位大概是10000元左右,供暖費物業費都不算,直接攤進房租裡。”他透露。

據調查,經濟觀察報發現,類似自如、我愛我家等長租公寓一邊在跑馬圈地從房東手裡收房搶佔市場,另一方面還巧借金融之力進一步“滾雪球”式獲得擴張資本。

自如等長租公寓是推高高房租的源頭麼?其實,隨著租賃市場成本的太高,自如的運營成本也在提高。那麼,自如的“槓桿擴張術”真相是什麼?

 租房變貸款

記者打開自如官網首頁,自如客專享分期業務在首頁的廣告位置被重點宣傳。

自如客專享分期即自如分期是基於租房場景衍生的消費分期貸款。當租客選擇分期時,可享受服務費折扣7折,分期手續費率6.27%,共11期。記者發現,自如給租客提供了“月付、季付、半年付、年付、自如分期”五種選擇方式。

記者在自如官網測試,如果房租價格為3000元每月,“月付、季付、半年付、年付、自如分期”五種選擇方式分別對應的租金為3000元每月、3150元每月、3000元每月、3000元每月、3000元每月。所不同的是,這五種選擇方式分別對應的年服務費有很大的差別,分別為2520元、3780元、3600元、3420元、2880元。值得注意的是,當租客選擇分期業務時,非首次付款金額卻為3411.27元每月,而選擇月付的非首次付款為3150元每月。

也就是說,自如在鼓勵租客選擇自如分期的業務。多位自如租客也對記者表示:“自如管家在與自己簽署合同的時候推薦自己選擇分期的業務,但不會強制讓租客選擇。”

為何自如的管家要極力推薦自如客選擇專享分期業務呢?自如客分期業務背後有哪些秘密?

記者從這份自如APP分期電子合同時,發現除簽署了一份租賃合同,胡大還簽署了一份貸款合同。

記者查詢自如租客胡大的貸款合同獲悉,胡大的貸款合同中明確寫道,貸款方為中國對外經濟貿易信託有限公司。其中貸款合同中規定:“本合同項下貸款期限為11個月。貸款起始日以貸款本金劃離乙方賬戶之日為準,甲方同意乙方委託第三方支付機構/銀行以資金代付的方式講本合同項下的貸款本金數額於貸款之日起從乙方賬戶受託支付至房屋資產管理人的指定賬戶。”

也就是說當自如租客在與自如簽訂租賃合同的時候,同時與中國對外經濟貿易信託有限公司簽署了一份貸款合同,貸款期限為11個月。而自如租客貸款所得11個月的租金,卻在貸款合同中規定,“甲方同意乙方委託第三方支付機構/銀行以資金代付的方式講本合同項下的貸款本金數額於貸款之日起從乙方賬戶受託支付至房屋資產管理人的指定賬戶。”即自如租客同意將貸款所得資金在貸款之日便一次性付給了自如。

上述自如租客胡大對記者表示:“自己也選擇的是自如分期的方式,但是籤合同的時候,自如管家並未強調貸款合同的事情,只是一味的讓租客填‘同意’,自己當時也並未在意,對於自己和金融機構簽署貸款合同的事情並未完全瞭解”。

而一次性獲得11個月租金的自如並未將租金閒置。一位自如管家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一般自如會用獲得錢去開拓新市場,現在每年都在擴張,其中也包括去其他城市開拓市場。

一位券商分析師對記者表示:“自如的這種運作模式屬於藉助金融槓桿放大倍數大,雖然不能算違規,如果槓桿過大就存在一定的安全性問題。”

揭秘自如“槓桿擴張術”:租房變貸款 借ABS“跑馬圈地”

 巧借分期ABS“加槓桿”

隨著當前人口淨流入的大中城市住房租賃市場需求旺盛、發展潛力大,但租賃房源總量不足、市場秩序不規範、政策支持體系不完善等問題的出現,長租公寓也迎來了它的“政策春天”。

2017年7月18日,證監會、住建部等九部委《關於在人口淨流入的大中城市加快發展住房租賃市場的通知》中指出,“加大對住房租賃企業的金融支持力度,拓寬直接融資渠道,支持發行企業債券、公司債券、非金融企業債務融資工具等公司信用類債券及資產支持證券,專門用於發展住房租賃業務。鼓勵地方政府出臺**政策,積極支持並推動發展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REITs)”。

自如可謂是該政策的第一批踐行者和受益者。2017年8月15日,自如發行了“中信證券自如1號房租分期信託受益權資產支持專項計劃”。該產品發行規模為5億元,預期收益率為5.39%,發行期限為2年。2017年9月29日在上交所正式掛牌交易。

記者瞭解,在本專項計劃中,中信證券作為管理人,以原始權益人北京眾誠友融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眾誠友融)轉讓的基礎資產在2017年8月15日設立了本專項計劃。本專項計劃的受託人以信託計劃設立時的資金和信託存續期間委託人追加的資金——向借款人發放個人消費信託貸款,該信託貸款以受託支付的方式支付予房屋資產管理人,用於支付借款人根據《房屋租賃合同》應向房屋資產管理人支付的房屋租金和服務費。

此外,該專項計劃的底層基礎資產為信託受益權,而信託受益權對應的底層資產為——信託計劃向北京自如資管的長租公寓租客發放的分期小額貸款債權。

也就是說,一方面,自如藉助金融市場中創新的金融產品發行ABS來通過資本市場進一步獲得擴張資本,另一方面,自如也從中提前獲得房租租金。

2018年3月21日,自如成功完成ABS首期產品“自如2號1期”的設立。自如計劃,未來一年,將在上交所完成共計20億元的資產證券化產品“中信證券-自如2號第1-8期房租分期信託受益權資產支持專項計劃”。優先級發行利率區間為6.29%—6.75%,比第一期發行的高出一個百分點左右。

也就是說自如並沒有實際資產做底層資產,用的是長租公寓租客發放的分期小額貸款債權作為底層資產發行了ABS,成本可謂“非常的低廉”。

2018年04月25日,中國證監會、住房城鄉建設部聯合發佈了《關於推進住房租賃資產證券化相關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推進住房租賃資產證券化。其中,《通知》明確了開展住房租賃資產證券化的基本條件之一為“主要包括物業已建成並權屬清晰。”

一位從事資產證券化業務的券商人士對記者表示:“自如可能做的是個虧本的買賣。自如拿房子的錢是加了槓桿。其實等於利用租戶的信譽從金融機構貸款,該資金本身帶利息。另外,自如為了拿到房東的房子,往往採用高於市場價格的房租來和房東簽署合同,這兩項的虧空加起來如果大於他們的正常房產中介利潤,這個遊戲遲早有一天是玩不下去。”

但是,一位做商業地產的律師對經濟觀察報記者表示:“自如作為一個二房東,其實需要防範房東違約的風險,要有足夠的合格補充資產可以替換,實際上可以規避一下這種風險。另外,是自如ABS這個產品底層資產對應的租客租金收益權相對分散,避免了風險集中度的問題。”

 風險之憂

正是“長租公寓+金融”加大槓桿的擴張模式引發了大家對於長租公寓風險的討論。8月19日,原我愛我家副總裁胡景暉召集媒體溝通會時重申,“我說了長租公寓爆倉,一定比P2P暴雷更厲害,這個一點也沒錯。”

此前,8月17日,在電話會議中,胡景輝曾說“以自如、蛋殼公寓為代表的長租公寓運營商,為了擴大規模,以高於市場正常價格的20%到40%爭搶房源,人為抬高收房價格。而且這些長租公寓重裝修、N+1出租模式加劇了租房價格上漲。長租公寓企業一味滿足資本市場的胃口,現在發展嚴重跑偏了。”

無獨有偶,正當人們聚焦“推高高房租的”罪魁禍首時,近日長租公寓首例“爆倉”案件敲響長租公寓藉助金融力量擴張模式的“警鐘”。

8月20日,杭州的一家名為鼎家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鼎家”)的長租公寓公司宣佈破產。並引入上海寓團公寓管理公司作為鼎家業務承接方,與相關業主及租戶對接承租事宜。給其房東和租客留下“一地雞毛”。

和其它長租公寓運營模式類似,當租客與鼎家籤租房合同時,同時也會簽署一個貸款合同。與鼎家合作的第三方租房分期貸款平臺為“愛上街”,然後“愛上街”平臺一次性把租金付給鼎家。

據中國房地產報報道,租客不僅拿不到先行支付的押金,還依然要每月按時向“愛上街”還錢,而房東也未收到鼎家公司應給的之後租金,一些房東已經準備收房。另外,鼎家破產約有4000戶租客受損,涉及的網貸平臺有6家,其中“愛上街”是租客綁定最多。

記者從中誠信證券評估有限公司對於自如的評級報告中獲悉,截至2017年末,北京自如資管負債為74.85億元,盈利能力方面,2017年北京自如資管共實現營業收入27.54億元,較2016年增加16.81億元,增幅156.75%,2017年淨虧損4.84億元,虧損幅度較2016年有所減少。

關於長足公寓+金融擴張的模式的風險,一位做商業地產的律師對經濟觀察報記者表示:“風險會在小品牌公寓中爆發,這種中介的特點就是自有資金少,不足以支持大規模擴張,外部融不到錢,資金鍊斷鏈後可能直接掛了。”該律師稱。

這位律師說:“在正常的傳導下,這種運營模式風險是很低。但是平臺獲取資金後盲目用於擴張,受到了新收入的房屋未實現出租的整租成本和已租賃房屋房租支付的雙重夾擊,沒有準備金制度的風險。需要引入準備金、備付金制度,同時對預收租金的用途和使用比例做出一定的限制。”

監管敲響警鐘

自如等長租公寓藉助金融的力量跑馬圈地背後隱藏的風險也引起了監管層關注,開始給長租公寓市場“敲響警鐘”。

2018年08月17日,北京市住建委發文稱,聯合市銀監局、市金融局、市稅務局等部門於8月17日集中約談自如、相寓、蛋殼公寓等主要住房租賃企業負責人。

其中,住建委表示,約談會明確要求住房租賃企業:不得利用銀行貸款等融資渠道獲取的資金惡性競爭搶佔房源;不得以高於市場水平的租金或哄抬租金搶佔房源;不得通過提高租金誘導房東提前解除租賃合同等方式搶佔房源。

同時,也提醒相關房東謹慎對待以明顯高於市場租金水平等手段收房的行為,維護好自身合法權益。

8月20日,長租公寓市場的“領頭羊”自如、蛋殼公寓和我愛我家旗下相寓紛紛回應。

自如回應,“為了堅決落實北京市政府主管部門對住房租賃企業提出的‘三不’原則及穩定租金的相關指導意見,北京自如生活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將在未來三個月保證收出房兩端價格穩定,供給平穩,為北京市場提供新增房源約8萬間(存量房源退租加上新增供應),新增投放市場的房源會維持租金不漲;全國九城續約房源漲幅不超過5%。”

蛋殼公寓發佈聲明稱,未來兩個月將在北京地區提供2萬間以上可出租房源;今年下半年,北京地區蛋殼公寓租金環比7月不增,並且不囤房惜租。

8月22日,關於租賃市場北京市住建部再次加強監管力度。住建部發文稱,對反映中介機構哄抬房租、打隔斷群租、從事租賃業務未報送信息、對委託出租房不予維修等27件投訴進行了調查處理。

8月23日,北京市住建委發文也再出利好消息,“在近期西城、海淀、豐臺三區新增5000套公租房配租的基礎上,市、區住房保障部門繼續加大工作力度,力爭年底前再啟動近萬套房源分配工作。”

其實,上述律師說,“長租公寓行業在國內還是一個新興的行業,還需要建立許多相配套的制度。”

“希望租賃市場可以良性發展,可以租到便宜的房子。”自如租客告訴經濟觀察報。“2016年畢業北漂第一年,在58、趕集租房等平臺租房,飽受黑中介之苦。2017年畢業第二年,搬進自如,即使房租貴一點(管理費),畢竟省心,覺得租房只信賴自如;2018年畢業第三年,換房子,發現自如的房子已經變成奢侈品了,畢竟四環內10平米基本沒有低於2000元的房子了。”一位自如租客胡大告訴經濟觀察報記者。

另一位2018年6月份畢業的李女士稱,畢業季的時候開始看房,五月份的時候,看中的房源未釋放之前,預售的房價是5700,釋放出後,由於同時搶租的人太多,系統就自動關閉,自如重新定價改為6590元。8月底附近地段差不多的兩居室,幾乎都七八千了。

2018年北京租房市場價格的飛奔上漲“刺痛了”類似北京這樣一線城市中的“租房客”。與此同時,北京自如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自如)還在“跑馬圈地”。

華創證券研究報告指出,今年房租上漲過快,遠超季節性。根據各大高校租房交流群的反映,畢業生反映北京近期房租漲價過快,月漲幅在500-1500元之間,一個月之內漲價1000 元不足為奇,更有畢業生反映,其看中的三居室中的一間房屋原房租本是3000元/月,近日房東漲價1500元。今年北京租房價格漲幅遠超季節性。

8月24日,一位在西土城附近擁有80平米房子的房東劉先生對經濟觀察報說:“近日在選擇將房子租給自如或者我愛我家,比較兩家公司工作人員給出的房租價格,我愛我家和自如給出的價格均在9000元左右。但是,當自己接觸完想再考慮一下的時候,我愛我家的工作人員再次將房租漲到9500左右。”與此同時,劉先生對記者稱,在與兩家公司工作人員接觸過程中發現,工作人員都特別著急跟自己簽署房屋合同。“自己心裡價位大概是10000元左右,供暖費物業費都不算,直接攤進房租裡。”他透露。

據調查,經濟觀察報發現,類似自如、我愛我家等長租公寓一邊在跑馬圈地從房東手裡收房搶佔市場,另一方面還巧借金融之力進一步“滾雪球”式獲得擴張資本。

自如等長租公寓是推高高房租的源頭麼?其實,隨著租賃市場成本的太高,自如的運營成本也在提高。那麼,自如的“槓桿擴張術”真相是什麼?

 租房變貸款

記者打開自如官網首頁,自如客專享分期業務在首頁的廣告位置被重點宣傳。

自如客專享分期即自如分期是基於租房場景衍生的消費分期貸款。當租客選擇分期時,可享受服務費折扣7折,分期手續費率6.27%,共11期。記者發現,自如給租客提供了“月付、季付、半年付、年付、自如分期”五種選擇方式。

記者在自如官網測試,如果房租價格為3000元每月,“月付、季付、半年付、年付、自如分期”五種選擇方式分別對應的租金為3000元每月、3150元每月、3000元每月、3000元每月、3000元每月。所不同的是,這五種選擇方式分別對應的年服務費有很大的差別,分別為2520元、3780元、3600元、3420元、2880元。值得注意的是,當租客選擇分期業務時,非首次付款金額卻為3411.27元每月,而選擇月付的非首次付款為3150元每月。

也就是說,自如在鼓勵租客選擇自如分期的業務。多位自如租客也對記者表示:“自如管家在與自己簽署合同的時候推薦自己選擇分期的業務,但不會強制讓租客選擇。”

為何自如的管家要極力推薦自如客選擇專享分期業務呢?自如客分期業務背後有哪些秘密?

記者從這份自如APP分期電子合同時,發現除簽署了一份租賃合同,胡大還簽署了一份貸款合同。

記者查詢自如租客胡大的貸款合同獲悉,胡大的貸款合同中明確寫道,貸款方為中國對外經濟貿易信託有限公司。其中貸款合同中規定:“本合同項下貸款期限為11個月。貸款起始日以貸款本金劃離乙方賬戶之日為準,甲方同意乙方委託第三方支付機構/銀行以資金代付的方式講本合同項下的貸款本金數額於貸款之日起從乙方賬戶受託支付至房屋資產管理人的指定賬戶。”

也就是說當自如租客在與自如簽訂租賃合同的時候,同時與中國對外經濟貿易信託有限公司簽署了一份貸款合同,貸款期限為11個月。而自如租客貸款所得11個月的租金,卻在貸款合同中規定,“甲方同意乙方委託第三方支付機構/銀行以資金代付的方式講本合同項下的貸款本金數額於貸款之日起從乙方賬戶受託支付至房屋資產管理人的指定賬戶。”即自如租客同意將貸款所得資金在貸款之日便一次性付給了自如。

上述自如租客胡大對記者表示:“自己也選擇的是自如分期的方式,但是籤合同的時候,自如管家並未強調貸款合同的事情,只是一味的讓租客填‘同意’,自己當時也並未在意,對於自己和金融機構簽署貸款合同的事情並未完全瞭解”。

而一次性獲得11個月租金的自如並未將租金閒置。一位自如管家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一般自如會用獲得錢去開拓新市場,現在每年都在擴張,其中也包括去其他城市開拓市場。

一位券商分析師對記者表示:“自如的這種運作模式屬於藉助金融槓桿放大倍數大,雖然不能算違規,如果槓桿過大就存在一定的安全性問題。”

 巧借分期ABS“加槓桿”

隨著當前人口淨流入的大中城市住房租賃市場需求旺盛、發展潛力大,但租賃房源總量不足、市場秩序不規範、政策支持體系不完善等問題的出現,長租公寓也迎來了它的“政策春天”。

2017年7月18日,證監會、住建部等九部委《關於在人口淨流入的大中城市加快發展住房租賃市場的通知》中指出,“加大對住房租賃企業的金融支持力度,拓寬直接融資渠道,支持發行企業債券、公司債券、非金融企業債務融資工具等公司信用類債券及資產支持證券,專門用於發展住房租賃業務。鼓勵地方政府出臺**政策,積極支持並推動發展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REITs)”。

自如可謂是該政策的第一批踐行者和受益者。2017年8月15日,自如發行了“中信證券自如1號房租分期信託受益權資產支持專項計劃”。該產品發行規模為5億元,預期收益率為5.39%,發行期限為2年。2017年9月29日在上交所正式掛牌交易。

記者瞭解,在本專項計劃中,中信證券作為管理人,以原始權益人北京眾誠友融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眾誠友融)轉讓的基礎資產在2017年8月15日設立了本專項計劃。本專項計劃的受託人以信託計劃設立時的資金和信託存續期間委託人追加的資金——向借款人發放個人消費信託貸款,該信託貸款以受託支付的方式支付予房屋資產管理人,用於支付借款人根據《房屋租賃合同》應向房屋資產管理人支付的房屋租金和服務費。

此外,該專項計劃的底層基礎資產為信託受益權,而信託受益權對應的底層資產為——信託計劃向北京自如資管的長租公寓租客發放的分期小額貸款債權。

也就是說,一方面,自如藉助金融市場中創新的金融產品發行ABS來通過資本市場進一步獲得擴張資本,另一方面,自如也從中提前獲得房租租金。

2018年3月21日,自如成功完成ABS首期產品“自如2號1期”的設立。自如計劃,未來一年,將在上交所完成共計20億元的資產證券化產品“中信證券-自如2號第1-8期房租分期信託受益權資產支持專項計劃”。優先級發行利率區間為6.29%—6.75%,比第一期發行的高出一個百分點左右。

也就是說自如並沒有實際資產做底層資產,用的是長租公寓租客發放的分期小額貸款債權作為底層資產發行了ABS,成本可謂“非常的低廉”。

2018年04月25日,中國證監會、住房城鄉建設部聯合發佈了《關於推進住房租賃資產證券化相關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推進住房租賃資產證券化。其中,《通知》明確了開展住房租賃資產證券化的基本條件之一為“主要包括物業已建成並權屬清晰。”

一位從事資產證券化業務的券商人士對記者表示:“自如可能做的是個虧本的買賣。自如拿房子的錢是加了槓桿。其實等於利用租戶的信譽從金融機構貸款,該資金本身帶利息。另外,自如為了拿到房東的房子,往往採用高於市場價格的房租來和房東簽署合同,這兩項的虧空加起來如果大於他們的正常房產中介利潤,這個遊戲遲早有一天是玩不下去。”

但是,一位做商業地產的律師對經濟觀察報記者表示:“自如作為一個二房東,其實需要防範房東違約的風險,要有足夠的合格補充資產可以替換,實際上可以規避一下這種風險。另外,是自如ABS這個產品底層資產對應的租客租金收益權相對分散,避免了風險集中度的問題。”

 風險之憂

正是“長租公寓+金融”加大槓桿的擴張模式引發了大家對於長租公寓風險的討論。8月19日,原我愛我家副總裁胡景暉召集媒體溝通會時重申,“我說了長租公寓爆倉,一定比P2P暴雷更厲害,這個一點也沒錯。”

此前,8月17日,在電話會議中,胡景輝曾說“以自如、蛋殼公寓為代表的長租公寓運營商,為了擴大規模,以高於市場正常價格的20%到40%爭搶房源,人為抬高收房價格。而且這些長租公寓重裝修、N+1出租模式加劇了租房價格上漲。長租公寓企業一味滿足資本市場的胃口,現在發展嚴重跑偏了。”

無獨有偶,正當人們聚焦“推高高房租的”罪魁禍首時,近日長租公寓首例“爆倉”案件敲響長租公寓藉助金融力量擴張模式的“警鐘”。

8月20日,杭州的一家名為鼎家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鼎家”)的長租公寓公司宣佈破產。並引入上海寓團公寓管理公司作為鼎家業務承接方,與相關業主及租戶對接承租事宜。給其房東和租客留下“一地雞毛”。

和其它長租公寓運營模式類似,當租客與鼎家籤租房合同時,同時也會簽署一個貸款合同。與鼎家合作的第三方租房分期貸款平臺為“愛上街”,然後“愛上街”平臺一次性把租金付給鼎家。

據中國房地產報報道,租客不僅拿不到先行支付的押金,還依然要每月按時向“愛上街”還錢,而房東也未收到鼎家公司應給的之後租金,一些房東已經準備收房。另外,鼎家破產約有4000戶租客受損,涉及的網貸平臺有6家,其中“愛上街”是租客綁定最多。

記者從中誠信證券評估有限公司對於自如的評級報告中獲悉,截至2017年末,北京自如資管負債為74.85億元,盈利能力方面,2017年北京自如資管共實現營業收入27.54億元,較2016年增加16.81億元,增幅156.75%,2017年淨虧損4.84億元,虧損幅度較2016年有所減少。

關於長足公寓+金融擴張的模式的風險,一位做商業地產的律師對經濟觀察報記者表示:“風險會在小品牌公寓中爆發,這種中介的特點就是自有資金少,不足以支持大規模擴張,外部融不到錢,資金鍊斷鏈後可能直接掛了。”該律師稱。

這位律師說:“在正常的傳導下,這種運營模式風險是很低。但是平臺獲取資金後盲目用於擴張,受到了新收入的房屋未實現出租的整租成本和已租賃房屋房租支付的雙重夾擊,沒有準備金制度的風險。需要引入準備金、備付金制度,同時對預收租金的用途和使用比例做出一定的限制。”

監管敲響警鐘

自如等長租公寓藉助金融的力量跑馬圈地背後隱藏的風險也引起了監管層關注,開始給長租公寓市場“敲響警鐘”。

2018年08月17日,北京市住建委發文稱,聯合市銀監局、市金融局、市稅務局等部門於8月17日集中約談自如、相寓、蛋殼公寓等主要住房租賃企業負責人。

其中,住建委表示,約談會明確要求住房租賃企業:不得利用銀行貸款等融資渠道獲取的資金惡性競爭搶佔房源;不得以高於市場水平的租金或哄抬租金搶佔房源;不得通過提高租金誘導房東提前解除租賃合同等方式搶佔房源。

同時,也提醒相關房東謹慎對待以明顯高於市場租金水平等手段收房的行為,維護好自身合法權益。

8月20日,長租公寓市場的“領頭羊”自如、蛋殼公寓和我愛我家旗下相寓紛紛回應。

自如回應,“為了堅決落實北京市政府主管部門對住房租賃企業提出的‘三不’原則及穩定租金的相關指導意見,北京自如生活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將在未來三個月保證收出房兩端價格穩定,供給平穩,為北京市場提供新增房源約8萬間(存量房源退租加上新增供應),新增投放市場的房源會維持租金不漲;全國九城續約房源漲幅不超過5%。”

蛋殼公寓發佈聲明稱,未來兩個月將在北京地區提供2萬間以上可出租房源;今年下半年,北京地區蛋殼公寓租金環比7月不增,並且不囤房惜租。

8月22日,關於租賃市場北京市住建部再次加強監管力度。住建部發文稱,對反映中介機構哄抬房租、打隔斷群租、從事租賃業務未報送信息、對委託出租房不予維修等27件投訴進行了調查處理。

8月23日,北京市住建委發文也再出利好消息,“在近期西城、海淀、豐臺三區新增5000套公租房配租的基礎上,市、區住房保障部門繼續加大工作力度,力爭年底前再啟動近萬套房源分配工作。”

其實,上述律師說,“長租公寓行業在國內還是一個新興的行業,還需要建立許多相配套的制度。”

“希望租賃市場可以良性發展,可以租到便宜的房子。”自如租客告訴經濟觀察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