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古代没有皇帝定都上海?有什么原因?

飞人不玩足球


定都需要满足以下几个条件:

交通便利,便于物资转运

地势险要,最好易守难攻

周围经济发达,能够提供充足的人口和物资

地理位置最好位于国中央,便于控制四方

因此,古代上海籍籍无名,远不如虎踞龙盘的南京

在海运不发达的古代,上海并无特别之处,直到元朝至元十四年(1277年)才立县,隶属松江府

现代意义上的大上海,肇启于鸦片战争后上海开埠,作为长江与中国沿海海运路线的交汇处,上海重要地位开始凸显,随着公共租界的建立,上海工商业迅速发展,一跃成为中国甚至远东最繁华的城市。

上海虽然经济地位重要,但是政治地位一般,濒临海面,周围无险要地形,很容易受到海上攻击,不适宜做首都。


战争艺术001


关于这个问题, 我觉得问的不太专业,在中国历史上,上海是一个普通的县级行政单位,没有特别之处,我们现在的上海,在元末明初的时候,属于松江府上海县,当时上海并不出名也并不繁华,上海的逐渐繁华是在1840年以后,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清朝失败以后,中英《南京条约》签订,《南京条约》规定:“自今以后,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且大英国君主派设领事、管事等官住该五处城邑,专理商贾事宜”,于是1843年上海开埠,当时两江总督壁昌,江苏巡抚孙善宝向道光皇帝奏请将上海地方对外交涉全权委派与苏松太兵备道、上海道台宫慕久,经朝廷批准苏松太兵备道、上海道台宫慕久与英国首任驻沪领事巴富尔谈判上海开埠以及西人居留地问题,商定《上海土地章程》,为日后上海租界的基本法规。1848年划上海县洋泾浜以北一带为英租界。1849年划虹口一带为美租界。1849年以上海县城以北、英租界以南一带为法租界。1863年,英、美租界合并为英美公共租界,1899年又改称为上海国际公共租界。从这以后,洋人在上海各自的租界内修房子盖楼,与世界通商发展经济,使上海租界的区域多次扩大,经济社会文化与西方国家接轨,是洋人在中国建设的最早的国际化大都市之一,这也就是民国时期我们国人称的“大上海”的前身,由于上海的经济文化发达,在民国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后,上海都是中央政府的直辖市,直到现在上海市的经济水平仍很高。为什么说这么多,我认为你的这个问题的出发点是上海这么繁华的国际大都市为什么历史上的皇帝不在这里建都?其实看一下地图就知道上海在中国的东部边境上,在浙江省与江苏省的交界线上,经上海港口可以入海,上海的地理位置不符合古代皇帝建都的选址原则。可以想一下,我国古代皇帝定都的都城基本上是在国家的中心地区,而且水陆交通都很方便,地理位置优越,能攻能守,能有效的控制四面八方,多是长安、洛阳、北京等北方地区,因为中国北方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发源地,是最早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可以想一下,我国的东晋和南宋,建都分别在建康府和临安府,我国历史上称为“偏安政权”。如果国都偏居一隅,则多有对于全国指挥不便、鞭长莫及之苦,对统治地位有很大影响。南京和杭州是偏安政权,那上海岂不更是偏安政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