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我的2017

我的2017

每年年终,我都写篇文章祭奠逝去的一年。都记不得是第几个年头了,晒在QQ空间与公众号也就这三、四年的事儿。

其实每次记录过往的一年,翻开空间与朋友圈动态,往事才鲜活下来,而我不知道这细枝末叶的岁月片段还能沉淀多久,才能多记忆中褪去。

早年写日记,担心被人看,总是藏在某个隐秘的地方,后来连自己也找不到了。

少年时写东西,是怕人看,现在写东西,是怕人不看。

以前怕人看过后笑自己的幼稚,如今幼不幼稚已无关紧要。

生活是自己的,文字也是自己的,文字记下的生活更是自己的。你看或不看,它就在这里,我也就在这里。

很佩服那些坚持写日记数十年而不缀的人,我最长仅坚持过500余天,后来日记写成了周记,再后来周记成了月记,以至如今成了“年记”了。

不过年记,坚持下来也还不错。瞧那罗胖都把他“时间的朋友”卖到二十年后了。而我的“年记”姑且只卖予自己。

2017翻过去了,回首这一年,可谓是“一事无成人渐老,一钱不值何消说”。

致我的2017

这一年,从年初诊断患高血压,服用三月不甚见效,到弃药改食疗、运动疗依然无效后,最终向命运投降,开始“药不能停”的生活。

这一年,又开始坐班。同样的行政,不一样的任务与职责。早已习惯螺丝钉的生活与命运,哪儿需要往哪儿拧是对我的最好诠释。

这一年,是我自媒体之路的第二年,头条与公众号总计发文116篇,感受到码字的不易,体会了太多的禁区,各种违规、各种删文与下架让我意冷心灰。收获的是一群维权中专生友人们的认可,还有头条号几个月断更却依然涨粉的数字。

这一年,应朋友之邀,重启高中辅导教学与高考冲刺。尴尬与艰辛的是同时教英语、历史、政治三门,幸运的是收获学生的广泛好评。教高中生必须给学生干货,而大学似乎会吹牛的老师才受欢迎。

这一年,内人读研,撇下我与孩子,方知肩头重负。男人唯自立与自强方彰显其厚度。

这一年,将南昌一小旁学区房变卖,本以为手头可宽松些,未想单位集资房用钱、老家盖房要钱、贵阳买房要钱,串到一起更显捉襟见肘了。

这一年,年度好剧仅看了《白鹿原》。一年一剧,也耗我近三个月的八小时之外。留下太多素材与感悟,却未及能形成一篇文字。

这一年,魔都求弈,开始领略高水平围棋之授课方式。八月百灵杯零距离领略全国各地围棋少年风采。

这一年,上海、六盘水、都匀、织金、荔波、镇远、丹寨、三都、铜仁、凯里都留下了我的足迹。韭菜坪、云漫湖、毛尖小镇、镇远古城、万达小镇、乡愁贵州、上博、上海科技馆等景点走入了我的记忆。

这一年,接了三门新课《中国法制史》、《中国秘书史》、《考古学概论》。上每一门课是记载着我的成长。尤其是考古学,有时为上好一节课,遍查史料、疯狂阅读,连夜制作PPT耗时达八小时以上。

这一年,有幸与兄弟学校交流(凯里学院、铜仁学院),走出小小的“井口”,原来世界辣么大,人家是辣么玩滴。

这一年,看了56本书,小说居多,诗歌次之。原来骨子里文学细胞比史学细胞活跃。

这一年,为了完成工作量,也能三夜交三篇文稿,合计万字。

这一年,5公里跑进30分,半马就着一丢丢(18公里)。

......

2017年,人生的第三个本命年,就这么划上了句号。

凡此种种,已如滔滔之江水一去不复。

2017,已成历史的轻烟,世事沧桑都该尘封在属于它的寂静的时光里。

2018,朋友,有你真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