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幽門螺桿菌?它更「偏愛」哪些人呢?

什麼是幽門螺桿菌?它更“偏愛”哪些人呢?

幽門螺桿菌是定植於人類胃黏膜的一種螺旋樣桿菌,人是它的唯一宿主和傳染源。幽門螺桿菌生長緩慢,對酸有一定耐受性,這是它可以在胃內酸性環境生存的原因。幽門螺桿菌非常頑固,一旦受感染,如未採用正規治療將終生受累,即自愈率接近於零。

什麼是幽門螺桿菌?它更“偏愛”哪些人呢?

感染症狀有哪些?

主要症狀:反酸、燒心、上腹痛、口臭,及食後上腹部飽脹、不適或疼痛,常伴有噯氣、腹脹和食慾減退等。數據表明,有70%的人感染幽門螺桿菌後沒有症狀,10%的人可能存在消化不良,10%-20%的人可能有消化道潰瘍。

哪些途徑容易感染

1 最易在餐桌上感染

幽門螺桿菌的傳染性很強,最常見的傳染方式是通過“口一口”傳播,或“糞一口”傳播。在外就餐,若參觀的碗筷消毒不達標,或幾個人一起吃飯時不使用公筷,互相夾菜,都可能造成傳染。

2 刺激性食物

由於刺激性食物容易刺激胃黏膜,致使胃的抵抗力下降,從而導致幽門螺桿菌入侵。

3 生吃

什麼是幽門螺桿菌?它更“偏愛”哪些人呢?

越來越多熱開始鍾愛西餐、日餐,牛排七分熟甚至三分熟就吃,涮火鍋肉還沒燙熟就下肚,這為感染幽門螺桿菌埋下了隱患。

4 接吻

唾液中也可檢測到幽門螺桿菌,如果情侶間接吻,幽門螺桿菌的傳播將暢通無阻。

幽門螺桿菌“偏愛”哪些人?

1、10歲以下的兒童

我國感染幽門螺桿菌的兒童中,10歲以下被感染者佔40%-60%,且每年以3%-10%的幅度急劇增加;而10歲以上感染者,每年僅以0.5%-1%的幅度緩慢增加。患慢性腹瀉、營養不良、免疫功能低下的兒童,其感染率遠高於同齡的健康兒童。

2、居住衛生條件不佳的人

居住在擁擠家庭環境中的兒童,尤其是與家長共寢者,感染幾率較大。有調查表明,有上下系統的城市家庭,不論成人或兒童,幽門螺桿菌的感染率都低於不具備這種系統的農村家庭。家裡沒有抽水馬桶是幽門螺桿菌感染的危險因素之一。

3、處於水汙染地區的人

調查發現,飲用池塘水的人幽門螺桿菌感染率高於飲用井水者,而飲用自來水的人感染率最低。

感染幽門螺桿菌易導致的疾病

1、造成胃黏膜病變

有數據表明,90%以上的慢性胃炎都是由幽門螺桿菌引起的。15%-20%發展成消化性潰瘍,低於1%發展為胃癌。幽門螺桿菌的感染是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的最常見、最主要的病因。

什麼是幽門螺桿菌?它更“偏愛”哪些人呢?

2、導致“胃黏膜相關淋巴組織淋巴癌”

幽門螺桿菌持續的感染後,胃黏膜淋巴細胞增生並散佈進入粘膜層。並且感染導致炎症反應持續存在,對增生的淋巴組織具有刺激作用,可以出現淋巴細胞的癌變。幽門螺桿菌是“胃黏膜相關淋巴組織淋巴癌”最危險的病因。

3、胃腸以外損害

幽門螺桿菌會導致不明原因的缺鐵性貧血、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簡單點說,就是機體感染幽門螺桿菌後,導致機體免疫系統誤認血液、血管細胞為外來危險因素,產生抗體進行攻擊,誤傷血細胞和血管細胞,導致發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