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生答题卡被调包”事件落下“靴子”,砸痛了谁?

“考生答题卡被调包”事件落下“靴子”,砸痛了谁?

作者/李万卿

“考生答题卡被调包”事件落下“靴子”,砸痛了谁?

“考生答题卡被调包”事件落下“靴子”,砸痛了谁?

(一)

“河南四家长质疑考生答题卡被调包”事件,不少人像鹅一样,伸长脖子,等待最后的结果,等着看一部反腐大剧的上演。

网络舆情汹涌多日后,终于落下“靴子”。

昨晚,河南省纪委监察委发布消息,针对实名举报和网络反映的问题,专案调查组全面调阅审核了4名考生的答题卡运转视频监控资料,认真查阅和比对了4名考生的试卷原件、答题卡原件和扫描件,对有关举报人、被举报人、考务人员和当事人进行谈话、询问,委托权威专业司法鉴定机构对考生笔迹进行检验鉴定,通过逐项核查,全面收集证据,查明了事实:

不存在人为调包试卷和答题卡现象;

不存在他人模仿笔迹作答和调包现象;

没有发现省招办干部朱某某、于某存在举报反映的滥用职权、组织高考作弊等违规违法问题。

不管是意外还是意料之中,这应该都是最权威的结论。

(二)

对此事件,我曾经写过两篇文章。

写第一篇之前, 我应该是最早接到报料的自媒体人之一。是一位知名人士,第一时间向我转发了举报材料。

对于如此罕见的“大新闻”,如果及时写出来,肯定“爆款”,妥妥的十万+。我之所以迟迟没有动笔,不是不敢“担当”,而是没有看到官方消息和权威发布,以免“误伤”无辜者,助长别有用心者,误导选边站队者。 如果仓促把事情捅出来,难免会造成不必要的伤害,教育部门或者家长和考生,可能会将一方或者双方置于舆论的漩涡。

当然,在此之前,家长也向纪检监察机构进行了反映。

纪检监察机关开始调查了,但家长和网友等不及了。

8月5日,有自媒体公号发文质疑,瞬间成为爆款文,震惊全国。舆情汹涌澎湃,网友几乎一边倒,不少人为举报者呐喊。

继而,很多媒体开始报道,主题多是检察官实名举报考生答题卡疑被掉包。

检察官的标签,似乎给公众打了兴奋剂。

(三)

8月6日晚些时候,河南省教育厅“发声”,告诉公众,为维护高考工作的严肃性,纪检监察部门正在依法依规进行调查。

8月7日,公众号“萧七的剑”发布推文,标题为《河南高考调包案,可能只是一场骗局》,作者署名“萧七公子”。

“萧七公子”在文章中说,“......基于法律人的职业习惯,我没有选择轻信,而是去了解了大量的资料。通过长时间的了解之后,我最终得出了一个很大胆的结论,这场轰轰烈烈的高考答题卡调包案,很可能只是学生们导演的一场骗局。”

就在“萧七公子”的文章发出几个小时后,也就是8月7日晚上,河南省招生办公室在官网上发布《致全省招生考试战线同志们的一封信》。

公开信称,省招办已按规定程序进行了反复核实,结果为:答题卡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与所贴条形码信息完全一致,四科答题卡字迹一致,确认系考生本人所答,成绩准确无误,核实结果及时书面回复了考生及家长。

鉴于发帖的考生家长已实名向省有关部门举报,省招办正在配合省有关部门依法依规进行调查,待调查结果出来后,将按上级要求向社会公布。

当晚,我写出了第一篇文章《河南“高考调包”事件,我是最早的“知情者”之一》,文中表达了我观点,也引用了“萧七公子”的质疑,8月8日推出。

(四)

我在第一篇文章中说,在自媒体时代,网络舆情发生后,往往由于政府应对缓慢、不及时发布信息而迅速升级。这次事件,且不说调查结果,及时回应社会关切,河南省教育厅迈出了主动的一步。但是,如果调查结果真有违纪行为,相信河南省相关部门也不会护犊子。

所以,对于这个“调包案”的结果,我们静候调查结果好了。

这篇文章,我由于没有盲目站队,被个别网友批为“马后炮”“精神有问题”!

一位报界同仁在我的文章后面留言:“自媒体时代,过于理性赚不来眼球,甚至都没人搭理你。国之幸,你之悲呀。”

我的第一篇文章发出当天,也就是8月8日,两考生来到河南省招生办查看答题卡,信阳考生确认是自己笔迹放弃鉴定,家长承认自己心急,不存在调包,是自己的错误。

紧接着,我写了第二篇文章,《河南“高考调包”的子弹再飞一会儿,看看清朝科举舞弊的下场,你只会想到死!》,意在告诉人们,没有人敢冒天下之大不韪。

(五)

“河南四家长质疑考生答题卡被调包”持续发酵,有公众号站在家长的立场发文,也有站在法律角度发文的自媒体。

除此之外,在群情激愤的声讨声中,主流媒体如何定位新闻价值并引导舆论发展已经为时已晚,公众已经在舆论中为“高考答题卡调包”定罪宣判。

“自媒体”时代的到来,让更广大受众手握舆论监督的“武器”,受众希望通过大家关注共同维护正义。但万事尽是“双刃剑”,许多的受众在传播信息时将某些“突出因素”自觉或不自觉地依据自己的主观放大。往往在这个过程中,忽略了追溯事件本身的客观性与真实性。

对比自媒体,主流媒体在这场风暴中异常沉默,刊发的文章也多字斟句酌。

这些报道的影响力,显然和似乎已经“发疯”的舆论以及自媒体相距甚远。

(六)

全民皆是自媒体的时代,大量内容泛滥,大家把刷朋友圈当成了娱乐方式,看到好文章分享成了习惯,但我们逐渐也成了别人利用的工具。

为了赚取眼球,一上来就摆开架势嚎他一嗓子,先把场子震住,有了流量,就会被人膜拜。

所以,蹭热点似乎已经成为自媒体专业角度的一门学问。

有时,“蹭热点”的推文,无疑于吃“人血馒头”。

“河南四家长质疑考生答题卡被调包”事件中,几个考生的前途,在一些人眼里,不过是一个新的十万加的素材。

与职业新闻人相比,大多数的网民并不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也没有职业操守的约束。他们发布的新闻,在真实、客观、公正方面都缺乏保证。同时,接收消息的网民往往注重个人情感,缺乏理性的思考。

如何让“自媒体”变得更理性?那就是,一方面从每个“自媒体”人做起,对于一个事件的发生不只是盲目“跟风”批驳,而是培养追根溯源意识。另一方面,从主流媒体来讲,要做到真正还受众一个真相,不断引领受众学习如何做一个真正的媒体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