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饭碗”不保,未来“零工经济”将称霸世界?

如果你问一个幼儿园的孩子,长大了想做什么?得到的答案会五花八门,可能是宇航员,是医生,是科学家甚至是超级英雄。

但,如果同样的问题问一个成年人,多数人的答案会是教师、公务员、银行职员,这些相对更稳定的职位,我们称之为“铁饭碗”。

很多老一辈的人抱着“铁饭碗”安稳的度过了一生,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铁饭碗”遇到了危机。

数字革命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给就业结构带来了重大变迁,一些新兴职业出现了:网店店主、网红、电竞选手……

滴滴、微信、共享单车……这些出现还不到10年的服务职业,也在根本性的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未来,你的“铁饭碗”即将不保。

01

网络的出现在经济活动中创建了新的利基市场,同时又扩大了市场规模,使消费者更易于在市场中找到所需的产品和服务。

市场的拓展扩大了专业化经济的范围,当潜在顾客数量更多时,生产商不必再为盈利而绞尽脑汁地吸引全体顾客,前提是顾客必须有很好的寻找专业产品的方式。

我们来看一个例子。

几年前麻省理工学院的两位经济学家格伦·埃利森和萨拉·费舍尔·埃利森,一直在寻找一本书。

这是一本晦涩难懂的专业作品,是30年前出版的分析医药市场的一本教材。这本书早已在市面上绝版,麻省理工学院的图书馆也没有收藏。和很多当代经济学家一样,他们开始上网查找,经过搜索在一家网上旧书店发现了目标,售价20美元。

收到寄来的图书后,他们发现在内页有一个被铅笔抹掉的价格,擦去一看是0.75美元。这本书显然已经在旧书店的书架上摆放了好多年,读者太少导致它一直无人问津。

书商定这么低的价格,无非是希望它能尽快被人买走,遗憾的是这样的读者始终没有出现。现在有了网络,书商突然发现原来有人正在苦苦寻找这本书。

由于迫切需要,对方当然愿意支付高于0.75美元的价格,就算花20美元买他们也觉得很值。这样一来,网络促成了一笔对买卖双方都有利的交易,可谓是双赢。

“铁饭碗”不保,未来“零工经济”将称霸世界?

按照这种思路,我们能否为专业工作者建立一个劳动力供应市场,然后利用网络创造的大规模需求市场进行匹配,从中找出愿意支付高薪聘请这些专业技能工作者的顾客或雇主呢?换句话说,工作者能否像上例所述的图书一样形成双赢局面呢?

从某些情况来看,这个问题的答案无疑是肯定的。专门化效应在YouTube网站表现得十分突出,在那里据说有些电脑游戏玩家依靠个人频道直播年收入可以达到上百万美元。

他们在这些频道中发布视频,手把手教你怎么打游戏通关,吸引了巨大的访问流量。如果没有网络世界,这些视频之星或许会成为传统媒体的宠儿,或者成为大学舍友回忆中的名人,不但精通电脑游戏,永远让人捧腹大笑,而且总是第一个把新出的游戏打通关。

“铁饭碗”不保,未来“零工经济”将称霸世界?

在业余爱好者加工制造的工艺品市场上,类似的影响作用也在显现。工艺品制造的网络市场如今正在大量涌现,例如Etsy网。

这个网站的员工不到1000人,大部分都在其位于纽约布鲁克林区的总部内工作,但是网站上的卖主多达100万家,他们都是独立制作艺术品、服装、珠宝首饰、工艺品、装饰品和各种新奇玩意儿的手工达人。

2013年,网站的总销售额高达13.5亿美元。Etsy网的出现使很多业余爱好者的经营梦想成为现实,你可以设计制作一幅挂满摇滚歌词的手工缝纫饰品,然后来这里寻找感兴趣的买家。依靠出售这种工艺品,或许也能获得不错的收入。

“铁饭碗”不保,未来“零工经济”将称霸世界?

有分析评论认为,这种利基市场型工作会成为“零工经济”的一部分,为很多人提供额外的收入和工作机会。

随着“正式”岗位为工作者提供的薪资增长陷入停滞,以及工作时间的逐步缩短,越来越多的工作者可以腾出几个小时担任优步车主司机,或是从事销售工艺品的副业,以此方式增加自己的收入。

随着时间的流逝,或许零工经济会发展成为正规经济。当这种工作机会的流动变得足够壮大时,工作者甚至会发现从事计件工作足以维持自己的生活。

在新兴经济体中,零工经济可以让工作者从发展中国家的贫困状态直接跃升到参与全球化市场竞争。例如,孟买贫民窟里的居民可以参与eBay网组织的活动,通过向全球顾客销售手工艺品(如手工制作的皮具)的方式大幅提高个人收入。显然,这要比在孟买本地市场销售产品获利更多。

02

这种零工经济有多大的影响力呢?它的起点虽然微不足道,但如今每一天都在快速发展壮大。作为零工经济重要代表的优步打车服务,已经在全球拥有数十万名司机。

当然,在拥有数十亿名工作者的国际劳动市场上,这个比例并没有多大。在2008~2009年全球经济危机期间,兼职工作的重要性大大增加,但随着经济环境的好转,这一趋势有所回落。尽管如此,零工经济在未来出现重大增长的机会仍是毋庸置疑的。

“铁饭碗”不保,未来“零工经济”将称霸世界?

我们关心的问题是,零工经济的出现能否暂缓就业三角困境的到来。这一困境意味着,为形成零工经济所需的足够的消费者需求,产品或服务的价格必须很低,这样才能保证消费者节省成本。

换句话说,优步司机的工资不可能涨到很高的水平,不然公司就该搞自动化服务了。与此类似,跑腿兔子的服务费用也不能太贵,否则人们就不会随时随地使用了,从而造成此类服务劳动力吸纳能力的下降。

就业三角困境的延缓,意味着高度专门化时代的到来。那时,网络的市场扩展能力和供需配对能力将得到空前强化,使全球数十亿名工作者中的大部分,不但能找到适合自己专长且收入足够养家糊口的利基型工作,而且不必担心此类工作会被智能软件最终取代。我们可以对这个未来时代抱有期望,但是绝不能表现得过度乐观。

人类的工作未来,更有可能出现的场景是技术变革带来的新机会,如液压破碎开采、服务行业的破坏性创新,以及零工经济的出现,造成的是大量工作者失业和少量新岗位就业的局面。好处是,这种变化会使重要产品服务的成本大为降低,使广大消费者得到实惠。

这样的未来或许对人类更好,尽管工作者的薪资不再增长,但全球人民的实际生活标准会得到提升。

关于作者:瑞安·埃文特,知名经济学人杂志记者,推特红人。本文摘自《人类的财富》

来源:身边的经济学(ID:jjchangshi)

“铁饭碗”不保,未来“零工经济”将称霸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