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学士放弃“铁饭碗”,如今成为拉链大王

一位法学学士放弃了法院的铁饭碗,带着梦想投身这个“不起眼”的行业。从批发商到代理商,再到创办工厂、兼并大厂,做起外贸,他一步一个脚印,在拉链行业步步领先。

他的工厂如今成为湖北地区规模最大的拉链厂,产品远销海外,他也成为省内开宝马车的拉链商。

他年仅32岁,现任武汉华龙拉链厂、鄂州市华顺拉链厂总经理,被同行誉为“拉链大王”。他就是徐华龙。

法学学士放弃“铁饭碗”,如今成为拉链大王

1997年,徐华龙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律系毕业,成绩优异,顺利进入汉口一家法院工作。就在他将要成为一名法官之时,在家人极力劝说下,徐华龙辞职回家,接手了父亲的生意。

父亲交给他的,是汉正街上一个十多平方米的小店铺,里面杂乱无章地堆放着花花绿绿的装拉链的编织袋。

接手的第一天开始,他就着手整柜台。他和店里的伙计一起动手,剪开编织袋,把这些拉链按颜色和材质分类,整整齐齐地摆在店里。为了给来进货的客人一个好印象,他在小店里装上了空调。

法学学士放弃“铁饭碗”,如今成为拉链大王

一天傍晚,一位香港老板打电话找他父亲催要货款,由于父亲不在,他接听了这个电话。他将店里的资金和销售情况如实地告诉了那位老板,并请求宽限一些时间。对方被他的诚意感动,不仅同意延期收款,还答应把每条拉链的进价降2分钱。

同行的拉链大多是从浙江义乌进货。徐华龙挨家挨户地上门说服同行。看到足不出户就能以每条低2分钱的价钱拿到货,很多同行干脆直接来找他进货。他的销售量也迅速增长到了每天2万条,最高记录曾达到每天9.7万条。

1998年,他所代理的拉链生产质量有所下滑,他决定另谋出路,他把眼光放在了争取某知名品牌拉链湖北独家代理上面。

在推销拉链的同时,他独辟蹊径地接起了拉链改制、服装辅料加工的活儿。天道酬勤,只用了3个月的时间,他的累计销售量就高达180万条,是对手的3倍多。看到这个业绩,总公司爽快地与他签订了独家代理的协议。

法学学士放弃“铁饭碗”,如今成为拉链大王

到2001年,随着经营户逐步增多,拉链市场利润缩水,徐华龙干脆招兵买马,投资近百万元,在汉正街办起了自己的拉链厂。一年后,他的厂子走向正轨。

徐华龙没有满足现状。为扩大销量,他又在利济路租了间写字楼,专门做外贸生意。做外销的第一年还略有亏损。但他坚定地认为,拉链的销路要保持稳定增长,一定要两条腿走路,外销绝不能丢。

经过奋力开拓,外销渠道终于全面铺开,他代理的拉链销往中东、欧洲和南美等许多国家和地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