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城「高山生態茶」緣何稱爲「茶之珍品」?連武夷山茶商都爭相收購~

浦城“高山生态茶”缘何称为“茶之珍品”?连武夷山茶商都争相收购~

浦城“高山生态茶”缘何称为“茶之珍品”?连武夷山茶商都争相收购~

茶韻

人在草木間,高山流水有知音,最好的相知是佳茗,最美的聲色是茶韻。生長在閩江源流上的浦城高山生態茶,那就是一份大自然賜予與人們生活的厚禮,那就是一首展示天、地、人、茶和諧律動的樂章。

浦城“高山生态茶”缘何称为“茶之珍品”?连武夷山茶商都争相收购~

茶有百品,茗有百韻。

浦城“高山生态茶”缘何称为“茶之珍品”?连武夷山茶商都争相收购~

浦城縣全縣擁有6.7萬畝茶山,大多茶企產地都在千米高山上。縣茶葉協會成立後,茶農們認為茶宜山而生,宜水而活,適境而盛,擇地而榮,經共商茶是,註冊了“閩之巔”商標,一致提出“高山生態茶”為浦城茶的公共品牌。“閩之巔”,韻美在那,美韻在那?

浦城“高山生态茶”缘何称为“茶之珍品”?连武夷山茶商都争相收购~浦城“高山生态茶”缘何称为“茶之珍品”?连武夷山茶商都争相收购~
浦城“高山生态茶”缘何称为“茶之珍品”?连武夷山茶商都争相收购~浦城“高山生态茶”缘何称为“茶之珍品”?连武夷山茶商都争相收购~

茶韻,即風味,特色也。許次舒《茶疏》言:“韻至清遠,溢味甘香,足稱上品。”茶韻是各種茗茶的獨有品質,別有品味。歷來,茶有韻則正,無韻則劣;有韻則雅,無韻則俗。武夷紅袍有“巖韻”,鐵觀音有“音韻”,凍頂鳥龍有“喉韻”,鳳凰水仙有“山韻”,龍井有“風韻”……浦城高山茶,也有獨特的“珍韻”——珍品之韻。閩水泱泱,川流源頭,物華佳木天寶;閩山巍巍,峻嶺高巔,孕育靈草山珍,茶之秀寶,茗之綠玉,這不就是閩北高山茶應有的“上品韻美”麼?

浦城“高山生态茶”缘何称为“茶之珍品”?连武夷山茶商都争相收购~

山高珍稀,茶顯珍貴,是“閩之巔”茶的質韻。

﹏﹏﹏

茶諺雲:“高山出好茶”。高山茶,山川鍾秀蘊清韻,日精月華懷神韻。一般認為生長於海拔1000至 2000米間的茶園所產製的茶葉為高山茶。浦城高山茶美不美?江淹夢筆生花,說的碧水丹山就是南浦。浦城是福建北大門,素有閩上高原之名,武夷山脈延伸北端與仙霞嶺相接,然後與東南的大福羅山匯合,勢形“五龍吐珠”, 境中千米高山有290座,其中營盤尖1664米,泉山1659米。因此,浦城是福建高山茶的主要產地,茶園富有高山氣味,茶葉具有高品質的象徵。

浦城“高山生态茶”缘何称为“茶之珍品”?连武夷山茶商都争相收购~

山水珍潔,茶涵珍貞,是“閩之巔”茶的清韻。

﹏﹏﹏

源頭活水,源清流潔,是茗品的生命力。浦城山好水亦好,水靈茶亦靈。境內石陂石壠山茶園,果木留香若花苑;古樓聖雲山,千米茶壠如天路;富嶺巖頂,澗草巖花香;騰雲尖,茶香飄雲;福羅山清淨無塵,福茶多多……一座座茶園,高山生態是潔,丹山碧水是珍;青山綠水養茶樹,一片片茶葉展靈韻。浦城四季分明,春陽秋涼,夏蔭冬寒,冬揚飛雪,為閩中他山少有。冰雪美,霜雪淨,去蟲害,護珍木,聖潔閩源,一派生機,自然而然產出的茶葉,那是原生態茶,人間的美飲,是浦城的珍潔之品,珍貞之品呵。

浦城“高山生态茶”缘何称为“茶之珍品”?连武夷山茶商都争相收购~

山境珍秀,茶蘊珍真,是“閩之巔”茶的逸韻。

﹏﹏﹏

浦城高山日照適宜,雨水充沛。仙霞五關六嶺、千山煙靄,百里福羅峰巒、萬象鴻蒙。雲霧中的茶山,朦朧飄渺,浩瀚無窮,妙如仙境。茶是佳木見凡韻,茶蘊靈芽見仙韻。北宋慶曆二年進士、浦城代縣令,官至樞密直學士的陳襄有首《試茶歌》頌英韻:“仙鼠潭邊蘭草齊,露牙吸盡香龍脂”。香龍脂即雲霧,滋養的茶,也叫“雲霧茶”。高山氣溫較低,晝夜溫差大,茶樹生長週期較長,春茶要晚上市二十天左右,且一年只採一次見珍。高山氣侯利於茶氮素的代謝,形成較多氨基酸,滋潤葉綠素、營養物質的形成。常喝高山茶,能有效降低體質指數和血脂含量,為抗癌良方。所以,“閩之巔”茶,茗珍且味真,見草木英華姿韻。

浦城“高山生态茶”缘何称为“茶之珍品”?连武夷山茶商都争相收购~

山存珍木,茶古珍美,是“閩之巔”茶的雅韻。

﹏﹏﹏

古茶珍奇,千載流芳。如說真正的高山茶見少,那麼原地代傳的高山茶樹更稀,民間傳統制做的高山茶,色香味具全,香氣格外好,芳韻特別足!大才子江淹說的“珍木靈草”,就是浦城的古茗,即武夷山脈最旱的茶文子紀錄。浦城植茶歷史1700年,晉代縣令陸邁時,民間已茶以饗食。浦城高山茶各具獨特的清香、茶香、果香,具有滋味濃烈、回甘爽口、香氣濃郁持久的品性,飲用之後齒頰留香,而且耐於沖泡,有良好的口感和滋味。近些年浦城各大山深處探明發現一片又一片的野生茶樅,石陂現存一棵高7米高十一米寬的千年水仙王,成為福建老茶之最,至今風韻猶存,餘韻流長,厚韻悠深也。

浦城“高山生态茶”缘何称为“茶之珍品”?连武夷山茶商都争相收购~

一壺高山茶觀歷史,一盞生態茶看古今。茶韻悠悠,韻在茶中,亦在茶外,韻美有形,韻味無形。品茶,要品出“味外之味茶外茶”。看待浦城茶,總有些人沒有真正讀懂大清梁章鉅說“蓋浦城本與武夷接壤,即浦產茶亦未不佳”;“浦茶之佳者,往往轉運至武夷加焙,而其味較勝,其價亦頓増”的論述,以為浦茶質好欠精工,偏見不待見。品茶,大文豪蘇軾曾戲詩“從來佳茗似佳人”,其實浦城佳茗美韻,也“出得廳堂”,“上得殿堂”;有些人看本地茶有“好嬌娘在別人家”之錯覺唉。歷來武夷山茶商不僅青睞浦城茶青,而且酷愛轉賣浦城茶品。在製茶工藝承傳統再創新的時代,浦城高山茶早已香飄京城,暢銷海外。“閩之巔”,茶之珍,應珍惜,當珍愛!時下,浦城高山茶品牌層出,“馬跡蘭香”戀人,“澗草巖花”誘人,“龍根水仙”迷人,“百丈餘香”留人;“閩驛紅”、“桂花紅”、“夢棠紅”,紅了茶市;高山老樅,濃醇有桂味,清香有桂圓味,一泡茶衝十次,湯水依然本色在。所以,閩源山巔上的茶,茶之品名,名副其實也,茶之品茗,實至名歸也。

碧水丹山茶,展現出正清和雅的茗品活力;珍木靈草香,展示出香清甘滑的名品魅力。

浦城“高山生态茶”缘何称为“茶之珍品”?连武夷山茶商都争相收购~

(王德仁)

往期回顧

浦城“高山生态茶”缘何称为“茶之珍品”?连武夷山茶商都争相收购~
浦城“高山生态茶”缘何称为“茶之珍品”?连武夷山茶商都争相收购~

制 作: 中 共 浦 城 縣 委 宣 傳 部

策 劃:王樹瑜

值班主任:吳勇君

編 輯:練軍強 劉莉輝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浦城“高山生态茶”缘何称为“茶之珍品”?连武夷山茶商都争相收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