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日報評論:《收費公路還要收多久》

據交通運輸部6月30日公佈的數據顯示,2014年全國收費公路虧損1571.1億元。截至目前,除西藏、海南兩省區沒有收費公路外,其他29個省區市的2014年度收費公路統計公報均已出爐。數據顯示,25個省份出現不同程度的虧損,僅安徽、廣東、浙江、上海四地出現盈餘。

原以為收費公路是一本萬利的生意,想不到是個大窟窿,打破了公眾的“暴利幻覺”。客觀地說,收費公路政策推行到今天,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在所難免。由於國內收費公路建設資金來源非常單一——主要靠貸款,還貸壓力大。一旦出現不可抗力,便容易滋生財務風險。與此同時,我國收費公路建設的主體正向中西部地區轉移,相比東部地區,中西部地區不但建設難度大、成本高,車流量又遠不如東部地區,收不抵支現象突出。除了這些原因,收費公路經營成本過高,財務管理不規範等恐怕都是原因。

收費公路政策走到今天,應該反思的不僅僅是如何止虧的問題,而需要對相關政策作深層思考。如果說當年公共財政力有不逮,“貸款修路,收費還貸”模式有一定的合理性,也為我國交通事業帶來鉅變,那麼,到了今天,沿用了30多年的公路發展模式是否仍是未來的不二之選?就本質而言,道路應該是一種公共產品或者準公共產品,不應該無休無止地向公眾收費。即使不能一下子全由公共財政埋單,免費向公眾提供,至少在財力許可的情形下,考慮增加公共投入,減少收費公路。(廣州日報評論員 練洪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