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尒”字怎么读,这个字的意义是什么?

瓦西里58


首先,尒(𡭗=尓)和爾,虽然在《说文解字》里面分成了2个字头:

《说文解字·㸚部》:“爾,麗爾,猶靡麗也。从冂从㸚,其孔㸚,尒聲。此與爽同意。”
《说文解字·八部》:“𡭗,词之必然也。从入、丨、八。八象气之分散。”

但实际上,尒(𡭗=尓)就是爾的俗写字。就是说,爾字写着写着丢了一些笔画或者部件,就写成这样了。刘钊先生在《古文字构形学》中说,在金文时代,尒字就作为爾的减省形态存在了。

刘钊先生


下面几种古籍,都记录了它们的关系。《五代本切韵》一:“[人下爾],兒氏反,尒汝,亦作𡭗”。《王二》(王仁昫《刊谬补缺切韵》第二种)上声纸韵:“爾,兒氏反,亦作尒、尓”。

至于尔、尓的关系,核心是第二笔是不是钩过来、要不要回锋——没有其他区别。不过后来,日本人在制定日本汉字的标准形体的时候,选择了不回锋的尓(见下图弥生的弥),而我们中国选择了尔。

作为部件,喿(准确说是下面的木。因为尔和木,有时候也发生讹混。比如玺的异体字鉨、鉩,古人有时候还写成鈢)、㐱有时候也写尒的样子:

当然,这个“珍”字,古人还用作宝的异体字,郭沫若考证过——扯远了。


参考文献:

一、刘钊《古文字构形学》,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

二、张涌泉《敦煌俗字研究》(第二版),上海教育出版社,2015

三、梁春胜博士论文《楷书部件演变研究》,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2009


八砖学士


尒:读音er(三声),上下结构。古同“尔”(繁体:爾)。

清•陈昌治刻本《说文解字》卷二【八部】尒:词之必然也。

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尔之言如此也。後世多以爾字为之。

解释如下:【一】代词 ①第二人称代词,你,你们,你们的。宋代欧阳修《卖油翁》:“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 《论语•公冶长》:“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 ②指示代词。这个,这样;那,那个。《礼记•檀弓上》:“子贡曰:`夫子何善尔也'” 【二】形容词 ①通"迩”。近,浅近。②华丽。《诗•小雅•采薇》:“彼尔维何?维常之华。”【三】助词 ①用于句尾,和“耳”相同。即:“了"、"罢了”。 ②附在形容词、副词之后,可译为“的”、“着”、“地”,也可不译。如《论语•阳货》:“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

再谢。


孔孟老庄鬼孫子


不是有问题就要在头条问的。

遇到问题首先要分清是知识性问题还是专业性问题。

小学的时候就学过查字典了吧?为什么学不清楚吗?就是为了遇到不认识的字不要总是去问老师,要学着自己解决。

如今遇到不认识的字就不懂得去查字典了吗?反而要换个麻烦的方式,发个问题等待众网友解答?


泠然善也


“尒”字是个什么字,怎么读呢?我们先来看以下三张图片:


(唐 · 国诠 · 善见律)


(唐 · 颜真卿 · 多宝塔碑)


(现代启功)


一、以上三张图其中第一张就是题主所问的汉字,这三张图片是不是很相似呢?是的!这三种写法其实都是同一个汉字——“尔”字,都读音er!

前面两个是古代的写法,而后面一个在古代文献中没有,约清代以后才出现!可以说,题主这个写法才是汉字正宗血统!从以下春秋战国、南北朝书法文献可以得到应证:

(战国时期的尔字写法)


(南北朝 · 泰山经石峪)


(清 · 伊秉绶 · 隶书八言联)


二、清代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说的很明确:《说文解字》本作“尒”字,后世多以“尔”字为之。见下图:


“尒”字改为“尔”字,可能与行草书写法有关,行草书写法,由于笔画连带和呼应的关系,写起来像“尔”字,如下图:

(晋 · 王羲之 · 不快帖)


(晋 · 王羲之 · 十七帖)

(元 · 康里巎巎 · 柳宗元梓人传)


三、再来看看“尒”字的意义是什么?见下图:


更多书法技巧与精彩内容,请关注【麓风轩】

书法公益课堂,写字经验分享!


麓风轩


尒 ěr, ㄦˇ 古同“尔”。  

现在偶尔见到作为姓出现。

古人指,尒,词之必然也。

尔之言如此也,後世多以尔字为之。 \n 


真诰


"尔″意思近了?

如果是潮汕人,乡下小戏邦都懂!潮汕话的,潮汕字,在戏邦小品,潮汕戏邦篇字中。很多字就是字典中没有的太多了?(要知详.细找潮剧老戏邦)没有解不了的"字"提供参考,

但是,我本人不懂。谢谢!


何诲章


尒读er,词性为代词,助词或语词、助词或语气词,相当于“地,”

“然,”组词为卓尔、率尔。

可以解释为你,你的,字义:你,你的:你父,你辈。你汝(你我相称,关系密切。)尔虞我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