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十問|監管已至,P2P終於熬到了黎明!

“說到底,P2P是不可或缺的。”小贏科技總裁成少勇在接受觀察君提問時表示。

經歷了暴雷潮之後,現在的網貸行業怎麼樣了?

監管打出“組合拳”:8月4日,最高監管層發佈七項政策,在國家層面開始整治P2P;8月8日,最高監管層出文件,將老賴送上失信人名單;8月12日,出臺十項政策,全方位整治P2P。

緊接著,全國統一的108條自查細則在8月17日發佈,行業成交量正在回升,近期暴雷平臺數量明顯減少,行業已經熬過了最艱難的日子。

1877家,1872家,1863家,1645家……這是最近四個月的平臺運營數量統計,而據第三方最新統計顯示,運營平臺數已下降至1400家左右。

平臺數量在減少,說明行業正處於問題出清的階段,投資人信心需要挽回,行業信心也需要重建,我們該怎麼做呢?

讓投資人更多地瞭解行業,意識到行業存在的價值與風險,才能從根本上解決投資人對行業的誤解與排斥。

為此,觀察君從7月7日推出#觀察十問#欄目,#觀察十問#第一階段已經陪伴了大家26期,觀察君邀請了26位平臺大佬來分析行業的本質,旨在讓投資人看到更真實的平臺,真正瞭解行業所暴露的問題。

經過第一階段#觀察十問#的行業知識普及,不少投資人也在留言區留下了自己對行業的意見和建議,現在,#觀察十問#第二階段即將開啟,重建行業信心。

觀察十問|監管已至,P2P終於熬到了黎明!

如何看待P2P行業?

P2P行業的定義是什麼?存在哪些問題?投資人該如何選擇平臺?該如何應對問題?一系列的問題,都是投資人需要深入學習的。#觀察十問#第一階段,秉著讓投資人離行業更近、離平臺更近的宗旨,邀請了26位大佬為大家解讀行業知識。

先來回顧一下,大佬們是如何看待行業的,又給投資人準備了什麼投資小貼士。

首先是對於P2P的定位,在經歷了雷潮的衝擊之後,很多人都曾提問:“P2P行業究竟還有沒有存在的價值?”

小贏科技總裁成少勇表示:“據工商總局統計,我國新設市場主體從商事登記制度改革前的日均3.1萬戶大幅增加到2017年的5.27萬戶,其中,個體私營小微企業佔96%以上。上面的數據只是市場需求的一部分,中國借貸市場的需求有多大?很大!但無論如何,互聯網金融目前還只是傳統金融的補充者,它還不夠成熟、不夠井然有序,它還需要時間來磨練和成長。”

對於行業未來是否會更好,平臺投資人站在市場需求的角度表達了對將行業繼續往更好地方向發展的信心。

此外,投資人最關注的的是如何選平臺,多贏普惠董事長兼CEO楊勇表示:“要堅持三看四不投原則。”

一看資產:在過去,很多投資人選平臺只看背景,然而資產質量才是判斷平臺安全性的核心指標。因為資產質量對應著借款人的還款能力和還款意願,直接關係到出借用戶的資金安全及回報收益。

二看團隊:團隊是保障。服務業的背後核心是人,金融作為高端服務業,是典型的人力資本密集型行業。瞭解團隊的經營風格比“頭銜”更加可靠。

三看信披:信披是依據。信息披露越完善,平臺的業務呈現就越透明清晰,越能為投資人提供有參考價值的風險判別依據,進一步保障用戶的合法權益。

四不投原則:

1、活期不投。活期產品,極有可能會涉及到自融、資金池等不合規的情況,是監管明確禁止的。

2、涉及線下理財不投。因為線下理財被經偵的平臺更是不在少數,線下理財說白了就是一種民間集資的方式,“假業務、裝專業、搞違規、瞎忽悠、講感情”可謂套路滿滿。

3、高息高返不投。持續高返必有雷,燒錢不眨眼的背後,必然有鬼。站在借款人的角度,肯定是希望利息越低越好,目前行業正常的利息應該在9%-11%之間。超過20%就要慎重了。

4、無銀行存管不投。銀行存管是合規路上的標配,如果一家公司到現在還未接入銀行存管,猜測兩個原因:第一合規意識淡薄,不想合規了,省下銀行存管這筆錢;第二業務上有問題,所以導致銀行存管無法上線。無論是哪個原因,沒有上銀行存管的平臺,要打個問號。

對於行業的一些基本知識點,#觀察十問#第一階段有許多大佬解答,觀察君不一一列舉,#觀察十問#已對話平臺有:

  • 開鑫金服:互聯網金融須堅定信心 行穩致遠
  • 翼龍貸:響雷是優勝劣汰,普惠是立身根本
  • 信而富:P2P承受不起當年“萬千寵愛”,但絕不是“過街老鼠”!
  • 微貸網:網貸行業正在經歷陣痛,但也是新生
  • 拍拍貸:暴雷平臺,本質上不是真正的P2P!
  • 多贏普惠:投資人要堅持三看四不投原則
  • 小贏科技:說到底,P2P都是不可或缺的!
  • 友金所:被平臺華麗的背景騙上車?90%的人都錯了
  • 小牛在線:做P2P要有敬畏之心,每走一步都應“如履薄冰”
  • 東方銀谷:合規,是P2P平臺的立足之本
  • 人人聚財:網貸十年一路坎坷,需要更多的人懂它
  • 億錢貸:君子豹變,P2P的這輪洗禮是自我革命!
  • 真融寶:在行業困難時,不需要把孩子和髒水一起潑出去
  • 桔子理財:行業震盪,P2P信息中介價值愈加明顯
  • 大麥理財:P2P成交量已突破七萬億,發展趨勢雷潮擋不住
  • 博金貸:讓金融科技,真正服務於投資人
  • 鳳凰金融:投資人應該看到,還有很多平臺一直在正常運營
  • 搜易貸:P2P依然值得投資,但請保持理智
  • 宜信指旺財富:打鐵還需自身硬,關鍵時刻更要持續引領責任擔當
  • 好又貸:深度“洗牌”後,行業回暖

#觀察十問#第一階段已經告一段落,觀察君開啟了#觀察十問#第二階段,在8月16日,《觀察會客廳》邀請到P2P觀察創始人劉俠風;鳳凰衛視、深圳衛視資深評論員、中國電子商務協會副秘書長高聖涵,來為大家解讀P2P,解讀監管政策,也是#觀察十問#第二階段的開端。

P2P行業,路在何方?

P2P行業從2007年發展到現在,有過波折、有過輝煌,但現在行業需要的是穩健發展,重拾信心一路向前。

近期,監管的動作不少,對行業而言終歸是利好消息,監管的循序漸進實際上是對行業的呵護。

上一期的《觀察會客廳》,主要從監管政策方面分析了行業接下來會如何,這也是當前投資人與平臺都關注的問題。

近期監管的聲音確實越來越頻繁,條例也越來越清晰。8月18日公佈的《P2P合規檢查問題清單》全文,被不少業內人士看做是備案重啟的開始。

針對“網貸108條”對網貸行業的影響,有資深人士分析,其實這個時候出臺“網貸108條”,從國家的層面上來講的話,是想給網貸行業的企業一個目標,滿足這個條件你可以繼續經營下去。

劉俠風認為:“關於監管,我認為到目前為止,監管的做法是十分智慧的,比如說上徵信,打擊逃廢債,比如說要求平臺堅持小額分散等等,監管像擠牙膏似的,今天出一個明天補一個,你說擠牙膏也好、打補丁也好,但這個做法是相當智慧的。”

高聖涵補充道:“為什麼說監管是智慧的,其實任何一個問題發生,不是說你迅速的就可以剎車,而是需要循序漸進的去引導去重建信心。”

很多投資人認為行業出問題是監管不作為,高聖涵表示:“從政策角度來講,針對P2P這個領域,針對互聯網金融這個領域監管其實已經不滯後了,甚至可以說反應速度已經非常快。在早些年90年代的初期,90年代初期到2000年初期的時候,很多監管都是以一個條例十年八年都不更新的,而現在P2P行業的監管條例在不斷更新完善。”

接下來的#觀察十問#不僅僅是讓投資人離行業更近,也會邀請更多的行業資深人士對監管進行解讀,讓投資人也可以看懂監管,看到行業正在往更好的方向發展。

前途是光明的,過程是曲折的,重拾信心,P2P行業一定會往更合規更健康的狀態發展。

網貸進入中國已經到了第11個年頭,從一次又一次的坎坷中走來,不斷成長。但,最重要的是,網貸需要更多的人懂它。

不同的平臺,或許背景不同、或許資產端不同、或許風控模式不同、或許背景不同,但大家都是網貸行業的一份子。

觀察君(xtr168888)誠心邀請平臺、媒體、業內人士,為投資人在認識網貸、理智投資的道路上出一份力,共同促進網貸行業健康前行。

#觀察十問#第二階段,即刻起航,一起重建行業信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