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药神,我只是一个郎中|李唐《村医图》欣赏

我不是药神,我只是一个郎中|李唐《村医图》欣赏

南宋 李唐《村医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村医图》,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为为南宋李唐所创一幅风俗人物画,描述走方郎中(村医)为村民治病的情形。也曾叫《艾灸图》,后改称为《村医图》。

我不是药神,我只是一个郎中|李唐《村医图》欣赏

树荫下,病人袒露着上身,双臂被老农和一个少年紧紧地抓着,身边另一少年牢牢地按住了他的身子,他双目圆瞪、张着大嘴,声嘶力竭地叫喊着,一条伸出的腿也被人死死踩住,这时的他只能听凭背上的疮伤被艾火熏灼。

放大欣赏很震撼,往下看:

我不是药神,我只是一个郎中|李唐《村医图》欣赏

《村医图》局部

细致观摩《村医图》,你的目光一定会顿留在画面的中央,这个被灸得呲牙咧嘴的患者身上。

你瞧他那衣裳散乱地枯在下身,眉头紧锁,双目圆睁,肌肉绷紧,不停地颤动,就连那髭须也根根竖立!

我不是药神,我只是一个郎中|李唐《村医图》欣赏

《村医图》局部

再看看坐在矮凳子上的村医,神情专注,目光如炬,胆大心细,灸治有序。

村医师,是一个走村串巷卖药为生的穷郎中。行医的劳累,使他脊背都变驼了,衣衫破旧,但他却能不为病人表情所动,聚精会神为病人灸艾,流露出专注认真的神情。

我不是药神,我只是一个郎中|李唐《村医图》欣赏

《村医图》局部

而画面右侧的药童,也跟着忙得不亦乐乎,一呼一应,配合得十分默契。他应该是村医的助手,身上披挂着膏药丸散和医疗器具。手里捧着一帖膏药,向上呵着湿气,准备灸艾完就贴到病人疮口上。

我不是药神,我只是一个郎中|李唐《村医图》欣赏

《村医图》局部

看看这位少年的表情,很逗!很复杂!

我不是药神,我只是一个郎中|李唐《村医图》欣赏

《村医图》局部

《村医图》对老农的表情描绘最是细腻生动!也是最丰富的!另有一小童躲在人身后不敢正视。

此画作者运用精巧的构思,生动地刻画了村医治病的典型情状。画中的人物形象刻画传神。

此图表现手法上纤巧清秀,人物描绘用笔细劲精致,毛发晕染一丝不苟,造型特征准确。人物衣纹,细挺方劲。山石土坡多用顿挫之笔,方硬坚质,树木表现粗犷,大笔挥写枝干,密点层层绘成茂盛枝叶。

我不是药神,我只是一个郎中|李唐《村医图》欣赏

《村医图》局部

正如韩愈所说:“灸师施艾柱,酷若烈火团。”全图生动而真实地描绘走乡郎中为农家治病的世俗场景。显示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入观察和丰富体验,表现了作者对当时下层劳动人民的同情。

如此生动有趣、声情并茂的作品实乃少见,可谓画中神品。就连乾隆帝看过此幅《村医图》后,也啧啧称赞,当然他不会忘记盖上他的“乾隆御览之宝”之印。

我不是药神,我只是一个郎中|李唐《村医图》欣赏

南宋 李唐《牧牛图》

李唐(约1085-1165),与刘松年、马远、夏圭合称“南宋四家”。所画山水、花鸟、人物、耕牛等皆精,是南宋画院盟主。他师承古人而超越古人,师法自然而高于自然,是一位人品正、画品高,震烁古今之现实主义伟大画家,对后世影响很大。

传世作品有《万壑松风图》轴、《乳牛图》轴、《江山小景图》卷等,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长夏江寺图》卷、《采薇图》卷藏故宫博物院;《濠梁秋水图》卷藏天津市艺术博物馆;《晋文公复国图》藏美国纽约大都会美术馆;《山水》双幅藏日本京都高桐院。据傅伯星《李唐生卒年考》,卒年八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