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大熊貓還珍貴的「國寶」——季羨林

人物簡介

比大熊貓還珍貴的“國寶”——季羨林

代表作:《中印文化關係史論集》《佛教與中印文化交流》《牛棚雜憶》等

季羨林(1911年8月6日~2009年7月11日,享年98歲),中國山東省聊城市臨清人,字希逋,又字齊奘。國際著名東方學大師、語言學家、文學家、國學家、佛學家、史學家、教育家和社會活動家。歷任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委員、聊城大學名譽校長、北京大學副校長、中國社會科學院南亞研究所所長,是北京大學的終身教授。

早年留學國外,通英、德、梵、巴利文,能閱俄、法文,尤精於吐火羅文(當代世界上分佈區域最廣的語系印歐語系中的一種獨立語言),是世界上僅有的精於此語言的幾位學者之一。為"梵學、佛學、吐火羅文研究並舉,中國文學、比較文學、文藝理論研究齊飛",其著作彙編成《季羨林文集》,共24卷。生前曾撰文三辭桂冠:國學大師、學界泰斗、國寶。他博古通今,學貫中西,他的散文,質樸而不失典雅,率真而不乏睿智。

經典名言

1.假話全不說,真話不全說。

2.人活一世,就像作一首詩,你的成功與失敗都是那片片詩情,點點詩意。

3.在人生的道路上,每個人都是孤獨的旅客。

4.每個人都爭取一個完滿的人生。然而,自古及今,海內海外,一個百分之百完滿的人生是沒有的。所以我說,不完滿才是人生。

5.如果讀書也能算是一個嗜好的話,我的唯一嗜好就是讀書。人必須讀書,才能繼承和發揚前人的智慧。人類之所以能進步,靠的就是能讀書又寫書的本領。

6.世界上無論什麼名譽,什麼地位,什麼幸福,什麼尊榮,都比不上待在母親身邊,即使她一字也不識。

7.只有能做到“盡人事而聽天命”,一個人才能永遠保持心情的平衡。

8.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其中滋味,實不足為外人道也。

9.我能逃,然而,寂寞又跟上我了呀!

10.生活上要知足,學習上要不知足,工作上要知不足。只要積極進取,努力工作,人民不會虧待,社會不會忘記。

11.與其舒舒服服,懵懵懂懂活一輩子,倒不如品嚐一點不平常的滋味,似苦而是甜。

12.一旦當我懂得了珍惜的時候,本該珍惜的東西早已悄悄從這個世界溜走了。

13.人生是一首詩,微笑著對它,拾取點點詩意。

14.我認為,能為國家、為人民、為他人著想而遏制自己的本性的,就是有道德的人;能夠百分之六十為他人著想,百分之四十為自己著想,他就是一個及格的好人。

15.我交了一輩子朋友,究竟喜歡什麼樣的人呢?約略是這樣的:質樸、平易;硬骨頭,心腸軟;懷真情、講真話;不阿諛奉承,不背後議論;不人前一面、人後一面;無譁眾取寵之意,有實事求是之心;不是絲毫不考慮個人利益,而是多為別人考慮;關鍵是個“真”字,是性情中人。

16.平生愛國,不甘後人,即使把我燒成灰,我也是愛國的!

17.那種極其困難的環境中,人生樂趣仍然是有的。在任何情況下,人生也絕不會只有痛苦。這就是我悟出的禪機。

18.一般人雖受相當教育,但缺乏判斷是非善惡的能力;科技教育與人文教育未能整合,阻礙教育整體的發展,亦且影響學生健全人格的養成。

19.我雖然沒有嘆息過,但嘆息卻堆在我的心裡。

20.夢裡遇到母親,我哭著醒來。醒來再想捉住夢的時候,夢卻早不知道飛到什麼地方去了。

21.時間是亳不留情的,它真使人在自己製造的鏡子裡照見自己的真相!

22.走在一條開滿桃花的路上,雲蒸霞蔚,前途似錦。

23.英國人常以英文自傲,他們認為,口叼雪茄煙而能運用自如的語言,大千世界中只有英文。因此,在西方國家中,最不肯學外國語言的人,就是英國人

24.人世間, 雲譎波詭, 因果錯綜。 只有能做到“盡人事而聽天命”, 一個人才能永遠保持心情的平衡。

25.德國民族是異常勤奮智慧的民族,辦事治學一絲不苟的徹底性名揚世界。他們在短短的一兩百年內所創造的文化業績,彪炳寰中。

26.不為無益之事,何以遣有生之涯。

27.你只要留心,冷眼旁觀,一定就會有收穫。

28.人在無可奈何情況下是有可能想出辦法來的。

29.不完滿才是人生。

30.清華和北大各有其優點,清華強調計劃培養,嚴格訓練;北大強調兼容幷包,自由發展,各極其妙,不可偏執。

31.如果人生真的有意義與價值的話,其意義與價值就在於對人類發展的承上啟下,承前啟後的責任感。

32.人是不應該沒有一點兒幻想的,即使是胡思亂想,甚至想入非非,也無大礙,總比沒有要強。

33.別成為考慮的巨人,行動的侏儒。

34.但是,一過中年,人生之車好像是從高坡上滑下,時光流逝得像電光一般,它不饒人,不瞭解人的心情,愣是狂奔不已。

35.說不出來,只能去看;看之不足,只能意會;意會之不足,只能讚歎。

36.信手拈來的妙文是在長期慘淡經營的基礎上的神來之筆。

37.腐敗的東西終究會滅亡,這是人類和大自然不變的規律。

38.我理想的散文是淳樸而不乏味,流利而不油滑,莊重而不板滯,典雅而不雕琢。

39.專家們討論完了,一鬨而散,問題仍然擺在那裡,原封未動。

40.說不出來,只能去看;看之不足,只能意會;意會之不足,只能讚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