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美文:宋代建盏!

建盏产自建窑,建窑是我国宋代著名的以烧造黑釉瓷器而闻名于世的瓷窑。建窑创烧于晚唐、五代时期,当时以烧造青釉瓷器为主,兼烧少量黑釉瓷。宋代是建窑的兴盛时期,大量烧造黑釉茶盏,兼烧部分青釉、青白釉瓷。元代以后,建窑渐趋衰落,至清代,曾一度烧造青花瓷器。

分享美文:宋代建盏!

南宋 曜变天目 日本静嘉堂美术馆藏

分享美文:宋代建盏!

宋 鹧鸪斑建盏 日本静嘉堂美术馆藏

宋代建窑主要烧造为适应当时“斗茶”需要的黑釉茶盏,依据釉面上所形成的氧化铁结晶斑的不同,品种有“兔毫”、“鹧鸪斑”、“曜变”等称谓。

分享美文:宋代建盏!

宋 油滴天目茶碗 日本九州国立博物馆藏

宋代文人曾写诗赞美过建窑鹧鸪斑盏和兔毫盏。如蔡襄撰《试茶》曰:“兔毫紫瓯新,蟹眼清泉煮。雪冻作成泥,云间未垂缕。” 陈蹇叔撰《郎中出闵漕别送新茶》曰:“鹧鸪碗面云萦字,兔毫瓯心雪作泓。”

分享美文:宋代建盏!

宋 黑釉盏 故宫藏

分享美文:宋代建盏!

宋 建阳窑黑釉兔毫盏 故宫藏

分享美文:宋代建盏!

宋 建窑黑釉兔毫盏 故宫藏

宋代南北方瓷窑均盛产黑釉瓷器。随着斗茶风俗的盛行,最适宜斗茶的黑釉茶盏风靡一时。其胎体厚重,釉色漆黑光亮,釉面布满了由氧化铁结晶而形成的自然流淌的各种斑纹,多姿多彩,变化万千,其名称亦颇具文采,如“曜变”、“鹧鸪斑”、“兔毫”、“玳瑁”等。产地主要集中在河北、河南、山西、四川、江西、福建等省。其中以福建的建窑产品最为著名,该窑曾向宫廷进贡茶盏,外底刻划“进盏”、“供御”等标记。

分享美文:宋代建盏!

南宋 建盏 大英博物馆藏

分享美文:宋代建盏!

南宋 建盏 大英博物馆藏

分享美文:宋代建盏!

南宋 建盏 大英博物馆藏

分享美文:宋代建盏!

南宋 建盏 大英博物馆藏

分享美文:宋代建盏!

北宋 建盏 大都会藏

分享美文:宋代建盏!

北宋 建盏 大都会藏

说起宋代建盏,不能不说日本的收藏。

日本官方认定的国宝级文物中,瓷器只有14件,有8件是中国瓷器,8件中有4件是宋代建盏,含3件曜变盏,1件油滴盏。

分享美文:宋代建盏!

从数量上看,光是建窑一个窑口的瓷器,就占了日本国宝瓷器的28.5%,宋代的“中国制造”,已成为珍宝的代名词。

静嘉堂藏曜变盏(稻叶天目)

分享美文:宋代建盏!

分享美文:宋代建盏!

其器型为束口,深腹,浅挖足,施黑釉绀黑,施釉不及底,略带芒口。

这么美的斑纹,像在碗里装了一片星空的感觉,怪不得日本人会如此喜爱,当年甚至不惜为了争夺它而发动战争。

大阪藤田美术馆藏曜变建盏

分享美文:宋代建盏!

分享美文:宋代建盏!

器施黑釉,外釉不及底足,见聚流釉现象,证明火候较高。内箱盖上金粉书“御茶碗曜变”,外箱盖黑漆书“御茶碗 曜变”。

我国的古陶瓷学家陈显求先生看后的感受是这样的:

“开始时并未引起我的特别注意,然而数分钟后,阳光突然耀眼地从太空射来,正好使廊上洒满了灿烂的金光。知客僧匍伏在垫上,双手不离地持碗绕其轴线缓慢地作360度不断旋转,碗内的釉面上放射出道道霞光。”

京都大德寺龙光院藏曜变建盏

分享美文:宋代建盏!

分享美文:宋代建盏!

这件曜变建盏被认为具有“幽玄之美”。

NHK电视台曾两次拍摄仅存的三只曜变盏,第一次是1986年,这只曜变出镜过。而2003年的那次拍摄,就没有取到镜头,极难见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