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乡宝天曼——南阳之旅

宝天曼风景区,座落在河南省内乡县境内。八百里伏牛山的第一门户。西汉时被称为“秋林峪”,百里无炊烟,鸟翔难飞过。隋唐时被誉为“秋林胜境”,茂林修竹之地、桐漆之乡。

内乡宝天曼——南阳之旅

宝天曼的前身是建于1956年的南阳国营万沟林场,1980年河南省批建的第一个自然保护区,1988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景区地质资源丰富、文化历史悠久,环境条件优越,千姿百态的自然景观,让你目不暇接。茫茫林海涛声,无数溪水河流,沟谷壑涧,飞瀑高悬,花鸟草虫;禽兽蝶竹,同生共荣,浑为一体,丰富多彩的物种资源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独具一格的天然图画,成为我国中原地区一块带有神秘色彩的风景旅游胜地。这里山高水长,水质清纯,没有污染,气候适中,四季分明,环抱的群峰形成的天然屏障,既阻挡了西北寒流的侵入,又截留了亚热带的温暖气流,构成了特殊的小气候,冬不太寒,夏日清爽,年平均气温14、6度,极高气温不超过35度,夏季的平均气温要比附近地带降低5——10度,且空气清新,环境优美,为旅游观光、疗养度假和消夏避暑胜地。

内乡宝天曼——南阳之旅

  宝天曼的地理位置特殊,地貌复杂,5400公顷神奇的土地上,连绵重叠着近千座姿态各异的石峰,其势,横看侧望,下俯上仰,变化多端,妙不可言。“牧虎顶”是宝天曼著名的山峰,登上峰顶,由然生出“一览众山小”的感觉。相传清朝末年,一老汉在山顶居住,以牧羊为生,一日,几只老虎将住处围住,长啸不止,老汉隔柴扉一看,见是一只老虎前蹄受伤,老汉动了侧隐之心,帮老虎包扎,并随手采了草药,敷在伤口。十几日后,痊愈后的老虎为报答老汉的好心,带来了山鸡、野兔,久而久之,老虎在这一带很少伤民,老汉也与虎们建立了浓厚的感情,呼之即来,挥之即去,如同牧羊一般,后来老汉去逝,人们为了纪念他,便把这座山头叫牧虎顶。“望月台”、“陶公台”是宝天曼有名的观景台,不同的树种,随山势而赋形,随季节而多彩,青松翠柏绿叶红花,构成了一幅迷人的森林群落景观,越国大夫范蠡为了逃避战乱;曾在此修身养性、饮酒赏月、以文会友,每当月明星稀之时,他会在此抒发忧国忧民的感慨之情。此外那些个“姑娘楼”、“华石尖”、“骆驼峰”、“圣垛山”等奇峰怪石,附丽着天上人间充满奇异想象和浓郁地方特色之神话与传说,使人心旷神怡,倍觉宝天曼的峰峦怪石之神奇,诡秘。

岩峰见奇、清水见幽。这里的水也别具特点。“久旱不断流,久雨水碧清”。一条条山泉从岩壁石缝间钻出欢悦而下,一条条潜流从谷泥沙土中突然冒出,汇成了几十条小河,25条悬崖飞瀑,82处泉水成潭,蜿蜒曲折,东流而去。沿岸峭壁万纫,峰峦千叠,把宝天曼装点成一条使人陶醉的水彩画廊,构成了一幅幅天然的山水丹青。“百尺冰挂”,又名晨露崖,冬春季节,近百米的白色披练,凝冻而成,沿悬壁而垂下,四月以后,冰挂匐然而下,又变成涓涓细流。

内乡宝天曼——南阳之旅

“仙女溪”由秋林山庄周围的林间溪流蓄积而成,终年不涸,里面生活着世界上珍稀的两栖动物大鲵,长约数米,其叫声似婴儿啼哭,故称娃娃鱼,伫立良久,你会自觉不自觉地想起那支久违的歌:泉水叮咚、泉水叮咚、泉水叮咚响……,据资料记载分析,宝天曼的水含有十多种矿物质,登山累了,掬一捧清清的泉水,甜润入肺,清醇醒目。山因水而美,水依山而秀,山水相绕,使宝天曼更加妩媚幽深,绚丽多姿,仿佛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这里的山夫村姑,因饮了宝天的水均雄健威武,亭亭玉立。

宝天曼的风光,奇在峰、秀在水,幽在花,古在木,美在斑烂的彩蝶,壮在连绵起伏的群山!

  春天漫游,会见百花吐艳,蜂蝶恋秀,林茂树绿,听翠谷鸟语,嗅千葩飘香,看鱼游水底,观银泉飞瀑,让人心旷神怡。

  盛夏避暑,有上千家大小宾馆、农家乐,舒适宜人。感觉象回到自己家中一样,无论石上树下,或躺或卧,或滚或爬,会有阵阵山风轻抚面颊,荡涤掉世俗之气,伸手采一把野果,甘甜醇美滋润肺腑。

  秋日登山,一幅“霜叶红于二月花”的美景尽收眼底,尝满山野果美味,集满坡草木标本,你会把自己和大自然融为一体,人世间的那些个怨呀恨呀苦呀愁呀会自然而然地消散。

  隆冬涉足,群山银装素裹,冰清玉洁,千树银花,万挂玉帘,北国的雾松,南国的云花,在这里表现得尽致,松竹在雪影中摇曳,梅菊在冰封中含笑,会使人心静如洗,一幅超然脱俗之态。

  风雨中的宝天曼,林涛怒吼,雪海翻腾;云烟中的宝天曼,宁静而博大,天空仿佛变低了,洁白的云朵,时卷时舒,变化万千,有的栖落在树梢,有的漂浮在远处,有的像扬鞭奋蹄的骏马在奔驰,有的像神态安详的老人在散步,有的像巍峨而又辉煌的城堡,有的又像波涛汹涌的大海,时而空灵飘逸,时而宁静辽远,“飞云岭”上飞云渡,“天心洞”中寻仙境。雾霭中的宝天曼,氤氲百般,如蓬莱仙境,那些远近的溪呀、河呀、泉呀、瀑布呀,若断若续,若明若暗,如鼓如雷,闻其声寻不见物,如筝如罄,听其韵谋不见面,险峻中蕴含着柔和恬淡之情,古野处浸透着清秀质朴之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