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慢的,我读懂了母爱

我母亲个子不高,母亲的脚是裹了又放开的那种,比普通女人的脚小,比小脚女人的脚大。

慢慢的,我读懂了母爱

我家弟兄姊妹八个,我排老六,下面还有两个弟弟。小时候家里非常贫困,饥饿让我和两个弟弟放学以后坐在大门口等待母亲回家成了习惯。远远地看见母亲的身影,我们就会一拥而上,把母亲的衣兜和包翻个遍,而且每次都能翻出一些糖果一类的小吃。母亲一回家,家里就有了炊烟,有了温暖。我们几个趴在锅沿旁,看着母亲飞快而熟练地做饭,我感到母亲做饭的声音都是那么悦耳动听。有时候炉子冒烟,呛得我们鼻涕眼泪直流,但我们不在乎,只要母亲在家,一切都美好的。偶然,母亲还会带回一些肉,我们更是欣喜万分。有时候没等肉熟,我们几个就会可怜兮兮地伸着手,央求母亲给吃一点。母亲就会半是嗔怪半是怜爱地说一句:“一群馋猫”。手是却言不由衷地给每人夹一块。我们就会用双手捧过来,吹一吹,闻一闻,舔一舔,夸张地咂巴着嘴,然后互相挑逗性地比较着谁的更大一点,认为大一点的就会夸张地哈哈大笑,认为小一点的就会闷闷不乐地噘起了嘴。这时母亲就会抄起擀面杖,声音大而怒气小地呵斥我们。我们就会一哄而散,开始在外面“疯跑、疯跳、疯吼”,用一种原始听方式宣泄着心中的快乐,但每个人却都在仔细听着母亲开饭的呼唤声。有时,我会乘两个弟弟不注意,飞快地溜回家中,上气不接下气地央求母亲再给一块儿。此时的母亲的眼中有泪光在闪动。而我却顾不了这些,接过母亲夹给我的肉,快速地吹两下吞入口中,猛嚼几口,囫囵咽下去,用脏兮兮的袖口猛擦两下嘴后,又飞快地加入玩的行列中,以防他们发现后争相效仿。

慢慢的,我读懂了母爱

母亲在一个单位做搬运工,单位离家有6、7里地。由于穷,家里买不起自行车,母亲只能步行上班。每天早晨我们起床后,母亲已不在身边。在暑假里的一天,母亲带着我去上班。在上班的路上,我总也跟不上母亲的步伐,只能一路小跑地跟随着母亲。母亲单位繁重的工作让我对父亲产生了敌意——为什么不给母亲找一个轻省一点的工作。但我从来没有听到过母亲抱怨。有几回,母亲从单位抱回了先进工作者的奖状,这时的母亲非常地高兴,边做饭边和我们不停地说话。睡觉时,母亲会用她只会写自己名字的文化水平给我们讲她记忆中的童话故事,我们却已经在她讲过多遍的故事中很快进入了梦乡。

慢慢的,我读懂了母爱

我们家没有一个人因为贫困而辍学。虽然家里穷的有时连吃饱饭都吃不饱,母亲却从未拒绝过我买书的要求。母亲经常会边为我们缝补衣服,边静静地在一旁看我们做作业。等我们做完作业,母亲就会提出让我们念课文给她听,母亲听我们念书的神情认真而庄重。母亲有时候会提出让我们教她写字,而母亲用多年操劳的粗糙的手很难写好一个简单的字。在我们的嘲笑声中,母亲羞涩地、有点遗憾地说:“这辈子我是学不会了,你们要好好学。”

慢慢的,我读懂了母爱

母亲从来没有打骂过我们,她用她对我们深爱的方式潜移默化地教育和影响着我们。如果我做错了事,母亲有时会直接给我指出来或给我一个嗔怪的眼神,我就会感到非常的不安和愧疚,总觉得再犯这样的错误就会很对不起母亲。如果母亲情绪不好,见了我一句话也不说,我就会感到有些恐慌,因为这可能意味着家里发生大事,幸亏这种情况在我童年的记忆里很少出现。在我长大后,我觉得我遗传了母亲的乐观、豁达和坚韧的性格,这种性格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我,让我能随时随地感到生活的美好,能够面对工作生活中的种种艰难,一步步地走到今天。

慢慢的,我读懂了母爱

随着我们的一个个长大,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好了起来。童年的稚气也因工作和生活中的琐事日渐消磨,童真的笑容也因多次碰壁深深地藏在了无形的面具后面。但每次回到母亲身边总还能找到儿时的感觉,母亲的神情和笑容让我有一种说不出的温暖,和母亲在一起,浑身的疲惫和心的负累也会悄然消失。

今年的历六月二十八日是母亲七十五岁的生日,有一种力量促使我提起笔来写写“母亲”,当作我送给平凡而伟大的母亲的生日礼物。

母亲,祝您生日快乐,祝您在有生之年天天快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