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没让开国功臣刘伯温当宰相的真实原因是什么?

玖玖故事


朱元璋为人猜忌心重,他的信任范围先是自己的儿子,然后是自己的亲人,然后是自己的老乡,最后才是其他人,这其他人中,又以跟着他开始干的顺序来决定信任度。

按这个标准,我们来看刘伯温。

首先他作为一个读书人,他一开始的老板并不是搞造反的朱元璋,他的理想老板是元朝的皇帝。二十三岁的时候,他考中了进士,二十六岁任一个县的县丞,上了五年班,然后干不下去了,辞职。

但是也就辞职一年,他又出来上班了,担任江浙儒副提举,兼任行省考试官,任职一年又辞职,过了几年,朝廷再次启用他,这次的目的是平定叛军,他的工作是和农民起义军作战,他的对手叫方国珍,方国珍投降,刘伯温认为应该对他进行惩处,不能随便接受投降,结果上司不容他,他再度丢了工作。

但这时候他也没对朝廷彻底失望,朱元璋派人来请他的时候,他还推三阻四,不想跟着朱元璋干,因为他不知道朱元璋的前途如何。结果请他的人怒了,你真以为自己是诸葛亮啊,要我三次来请?这人说“剑当献天子,斩不顺命者,人臣不敢私”,完全是流氓做派,不去就弄死你。

刘伯温无奈就去了。

俩人的关系就这么开始的,你说朱元璋能彻底信任刘伯温吗?

虽然刘伯温工作能力出色,几次出谋划策,都让朱元璋大为受益,但是朱元璋封他做太史令,让他做诚意伯,这就足够了,内心还是防备着他。

朱元璋把相位给了李善长,那是因为李善长论工作能力不在刘伯温之下,而且李善长跟着朱元璋干的时间长,还是他的安徽老乡,在信任度上更靠近朱元璋。胡惟庸也是如此。

但就算这样的人,朱元璋不照样把他们给弄死了吗?

刘伯温这样的怎么能充分相信呢,不会让你担任宰相。

顺便说一下皇帝都是这德行,不光朱元璋,李世民当年也是这样啊,他对他的关陇贵族集团信任的很,长孙无忌权势赫赫,另一个很有名的谋臣徐茂公,虽然名义上很尊重(赐他姓李),但骨子里还是防范的,因为徐茂公不是关陇贵族集团的,他来自山东。李世民临死前还试探了一把徐茂公,派他去外地,告诉众人,如果徐茂公有任何拖延立刻杀掉。

有趣的是徐茂公和刘伯温都在民间传说里是跟诸葛亮一样的神人,但是他们再也没有诸葛亮那样的幸运了。


锦翼


我是历史问答达人“青言论史”,乐于为您解答中国古代史类的问题


作为朱元璋的第一智囊,刘基和张良是很相似的。而他们两个人在帝业成就以后,也都没有成为丞相,其原因也是非常接近的。

首先,刘基虽然厉害,但是他并不是开国第一功臣,这个头衔只属于李善长,就和萧何之于刘邦、诸葛亮之于刘备一样。张良、法正以及刘基,确实都是盖世奇才,但是并不是最适合做宰相的人。宰相的能力关键在于执政和用人,而刘基们的能力更多在于出谋划策上。因此,刘基可以做第一谋士,却不能胜任第一宰相。



其次,刘基自己也不很愿意站在桥头。作为深谙政治运行规律的老手,刘基深知“狡兔死,走狗烹”的道理,明白等到天下大定的时候,就是他应该谢幕的时候,尤其是像朱元璋这一类只能共患难不可同富贵的人。所以让刘基顶在风口浪尖做丞相,他是不愿意的。

最后,朱元璋也不大可能完全信任刘基。在朱元璋心里,最可信的只有家人,淮西旧部其次,像刘基这样的文人士大夫阶层是需要拉拢但更需要防备的,尤其是刘基还是浙东人。把国家大政交给刘基这么个能干而且非我族类的人,朱元璋能放心吗?更何况他根本就不打算让丞相这个职务存在太久的时间!




欢迎您关注我的头条号“青言论史”,也欢迎您的批评指正。


青言论史


因为有人比他更适合当宰相,而这个人就是李善长为什么说是李善长呢?可以两人做个比较。


首先,李善长是很早的时候就慧眼识英雄,认定朱元璋必有大成而始终跟随。而李善长呢不管事无巨细,他都亲自操劳,管理着除军事指挥权外的一切事务,就像个大总管,让朱元璋在前线没有后顾之忧,能够轻松取得胜利。当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作为管理一切事务百官之首的宰相对于李善长这样的全才就非常合适。

刘伯温虽有奇才,但毕竟是中途加入,那时,朱元璋已经是兵强马壮了。其间一些事情刘伯温经常找理由推脱,朱元璋对他也是忽冷忽热。只有在事情无法解决的情况下,朱元璋才会找刘伯温。而刘伯温有远见,长谋略,在军事上的才能刚好只能做个军师,其它方面弱于李善长。全盘考虑之下,最终选择了李善长做宰相。


今生意难忘


很简单,朱元璋开国元勋全部是安徽人,尤其是安徽凤阳府人。而刘伯温是浙江人,且刘伯温不是元从集团的,是朱元璋强大之后,半路投靠过来的,不同于徐达、常遇春这些从一开始就跟着朱元璋干的人。


所以刘伯温的地位在明朝开国元勋里是比较低。这样的人即便将其树立为宰相,那些军政大员也不会随便听他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