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歲走失!歷經9年!金灣這個少年終於回家了!

8月17日上午,

三灶社區譚家圍居民小組的

關初才夫婦帶著兒子,

將一面錦旗送到了金灣公安分局

三灶派出所民警江仕濤的手中。

13歲走失!歷經9年!金灣這個少年終於回家了!

這面錦旗的分量真心不輕,

民警江仕濤幫忙解決的事情,

不僅讓一個普通家庭重新團圓,

還溫暖了整個金灣~

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日前,小金採訪了金灣公安分局三灶派出所民警,

揭開了這件事的前因後果。

2009年,患有智障的兒子雨中走失

2009年6月29日,小關在三灶中心小學門口走失。雖然已經13歲,但小關是智障兒童,再加上下著大雨,打著颱風,所以沒有能力辨別回家的路。發現小關走失,關初才夫婦立即到三灶派出所報警。

13歲走失!歷經9年!金灣這個少年終於回家了!

網絡漫畫/圖文無關

期間,有路人提供線索,稱見到一名體貌特徵頗為相似的少年,曾經乘坐公交車前往斗門。隨即,關初才夫婦趕往湖心路口,並根據湖心路口公交車的行駛路線,先後遍訪了斗門、高欄等多地,前前後後找了10多天,但均一無所獲。

關初才沒有放棄,他將小關的照片和體貌特徵信息製作成了尋人啟示,在三灶街頭張貼,並註明“酬謝”。然而,雖然期間接到電話,卻有不少是張嘴就要錢,沒有能提供核心線索的。

2015年,社區民警提議做DNA比對

三灶派出所的民警江仕濤2015年6月成為社區民警。一次在與社區幹部交流中,無意中得到了小關走失的消息。

隨後,江仕濤主動找到關初才,介紹其可以做一次DNA比對,並與全國打拐辦的DNA庫做比對,“說不準就有希望”。

關初才每日做生意早出晚歸,信息相對閉塞,對於DNA檢測信息的瞭解,也是來源於電視節目,卻沒想到會發生在自己身邊。

起初,關初才擔心,使用DNA比對,小關已經不在人世。對此,江仕濤反覆做工作,勸其不放棄希望,終於促成了關初才第一次採集DNA。

13歲走失!歷經9年!金灣這個少年終於回家了!

民警江仕濤講述事件經過

2018年,終於找到失蹤兒子的下落

2017年7月,關初才夫妻二人在市刑警支隊進行血樣採集,並與全國走失人口庫進行比對。

2018年4月份,珠海福利院的小關比對成功。獲得這一消息,關初才喜出望外,全家人都頗為興奮。隨後,市刑警支隊再次對關初才夫婦進行第二次抽血。2018年7月19日,雙方比對成功確認。

原來,2009年6月30日,小關走失到了斗門區。當天,他就被斗門區福利院送到了珠海市福利院。在此之後,小關在珠海市福利院度過了近10年時光。

失蹤了近10年的兒子竟然還能找回,

而且兒子就在珠海生活得好好的!

大家可能認為關初才夫妻

會迫不及待地想馬上見到兒子,

然後抱頭痛哭~喜極而泣~

但事情的發展還有波折,

雖然找到了失蹤多年的兒子,

但關初才夫婦心中還有顧慮~

關初才夫婦的憂慮

DNA對比成功找到兒子的下落後,關初才夫婦的興奮感並未維持太長時間。第二次抽血後,關初才一家又陷入憂慮。

在走失之前,因為存在智障情況,小關頗為調皮,經常遭到鄰里投訴。

如今,關初才的母親已經80多歲,又有一個10歲出頭的女兒,關初才夫婦擔憂調皮的小關回歸,會使已經平靜的生活,增加新的負擔,甚至影響到家中的老人和孩子。

民警江仕濤去探實

民警江仕濤並沒有放棄。他聯繫了福利院,得到的答案與關初才夫婦的擔憂大相徑庭。

由於已經接受了近10年的教育,如今已22歲的小關性格也變化很大,做事講規矩、守紀律,在福利院口碑頗佳。同時,他還憑藉著製作手工,在福利院可以獲得相應的報酬。

這一消息

徹底打消了關初才夫婦的疑慮,

他們終於願意前往福利院,

做最後的確認!

久別重逢,一家人流出幸福的淚水

2018年7月31日,在社區民警江仕濤的陪同下,關初才夫婦來到珠海福利院,辦理了最後的手續。

關初才夫婦與小關一見面,都彼此認出了對方。當聽到久別重逢的兒子喊出“爸媽”二字,飽經滄桑的關初才夫婦淚流滿面,上前緊緊拉住兒子的手。關初才說,那一刻,此前的疑慮都已不復存在。

13歲走失!歷經9年!金灣這個少年終於回家了!

一家人抱作一團流出了幸福的淚水。看到此情此景的民警江仕濤也倍感欣慰。

走失9年的少年終於回家了,

一家人得以團聚,

於是才有了文中開頭出現的那一幕:

2018年8月17日上午,

關初才夫婦帶著兒子,

來到金灣公安分局三灶派出所,

送上了“警民合力、失子歸家”的錦旗。

關初才說,小關回家後非常聽話,

他們從心底感謝民警提供的幫助。

13歲走失!歷經9年!金灣這個少年終於回家了!

聽完這個正能量滿滿的故事,

小金很是感動~

為江仕濤和所有參與尋人的民警、

祝福關初才一家人

能一直幸福快樂地生活下去!

13歲走失!歷經9年!金灣這個少年終於回家了!

讓我們一起把

發生在金灣的這份愛心與正能量

傳遞下去吧 !


採寫:珠報融媒記者 趙巖、三灶鎮文化服務中心 吳蕎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