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風車再出事!滴滴和催債平台誰該背鍋?

順風車再出事!滴滴和催債平臺誰該背鍋?

打開網絡,這兩天被推上風口浪尖的毫無疑問是滴滴打車。各種資訊更是層出不窮,口誅筆伐,此起彼伏,藉著這波浪潮,我且再添一點顏色,抒發一點不起眼的觀點,來供世人評判。

自上次鄭州空姐遇害僅三個月,不只是滴滴平臺,恐怕連全世界人也沒有想到,會再次掉在同一個坑上,同樣是順風車業務,同樣是命案,其中惶惑的確驚恐了世人,只因這事中有許多因由,我們且借題發揮,作為一個旁觀者,來聊一聊再出命案,這鍋誰來背?

興許你會說,毫無疑問這鍋是滴滴該背,誠然,作為行為主體,滴滴存在巨大的管理漏洞,平臺缺陷,尤其是在安全防衛方面,或許是要出幾個人命,才能經得住平臺深入地沉思吧~

或許是要相關部門強力執行施壓政策,才有喚醒對生命不再那麼漠視的項目經理,或者平臺負責人。

但此次事件警醒世人以外,格外惹人注意的小細節恐怕很多旁觀者會自然地無視,那就是:殺人動機

我們逐一從幾個角度審視這起案件背後的殺人動機:

1、性飢渴?

從警方對案件披露的資料,我們可以很輕易地看出,無論司機如何陰險的內心,殘忍的手段,極端的做法,都不能改變一個事實,那就是他有一個相處一年左右的女朋友,而且年輕(16歲?),看網上相片(打碼了)、聽聲音推測應該還算可以的,漂亮不漂亮另說,故推知,司機鍾某強姦動機並非第一動機。

趙某雖是幼師,一妙齡蘿莉,假使極端漂亮,亦不可能會讓司機鍾某直接走向走火入魔的境地,畢竟作為27歲的他,無論從心智上,還是從性經歷分析(所得資料顯示他之前有過兩年女友,現今這個為第三任),都不致於癲狂到強姦殺人滅口的地步。順風車再出事!滴滴和催債平臺誰該背鍋?

2、情急殺人,劫財劫色?

我們藉著想象回溯到案發的車上,鍾某帶著憤怒的口氣說:我沒錢了,你把錢包給我,不然你就跑不了了。

乘客趙某一邊聯繫朋友,一邊附和地說:我錢包沒錢!

鍾某亮出匕首:拿不拿?不拿你活不過今天!!!

至此,我們正常人的思維無法再繼續想象下去,為何司機鍾某在拿到錢後,還要殺害趙某。要知道一個男孩子在面對獨身一人手無寸鐵的女孩子的時候,即使是強搶也不過兩三分鐘的事,不至於發展到殺人的地步。

至於劫色,恐怕是一種情緒的失控了,或者早有預謀的其中一個環節罷,我們不得而知。順風車再出事!滴滴和催債平臺誰該背鍋?

【兇手指認現場】

3

早有預謀,火山噴發

這是一起有預謀的殺人案件,據其父親交代,及其女友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所表述的,在案發前司機鍾某就選定了路線,並且和其女友說了一些奇怪的話,還有類似交代後事的話:“假如我不在了,你要照顧好自己,如果你不能回去,就在我這裡跟我爸媽住一起。”聽得其女友一頭霧水。

在警方調查其詳細資料後,發現鍾某在51個網貸平臺有貸款,並在多個平臺已經逾期(案發前),其中,大部分為P2P網貸平臺(23個,佔近一半比例)。我們都知道,網貸平臺又稱套路貸,除了查徵信以外,還會鎖定借款人的個人資料及房產或直系親屬聯繫方式,更狠的是貸款手續費、放款費用、提前還款手續費、申請費等各種費用層出不窮,平常人與從鬥智鬥勇,奈何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總是經不住“套路”的深遠廣義,最終只能倒黴認栽。

而司機鍾某本身沒有足夠的收入來源,且過慣了大手大腳的瀟灑日了,又買車,又送禮,早已入不敷出,巨壑難填了,自然陷入了借貸的俗套:拆東牆被西牆,有些平臺可能由於款項目過大,乾脆就不還了。

而網貸平臺豈會這麼容易放過借款人耍賴皮?這個時候,他們的另一個終極手段將會登場了:催債。現在有專門的催債公司,嚴格意義上來說,不僅是現在才有催債公司,在遠古時候肯定也有,只是不算公司,就是個人請幾個打手或者找個殺手之類,而催債哪裡是催債?簡直是催命!他們手段多到令人不寒而慄:呼死你、打人、砸房子、恐嚇…順風車再出事!滴滴和催債平臺誰該背鍋?

作一個假設:如果催債平臺不是用如此低劣殘忍的手段,逼迫借款人償還債務,而是用另一種更加溫和、文明的手段,恐怕也不致於導致兇手心理走向徹底的崩潰,以致於早早斷了生的念頭,萬念俱灰之下所做的事遠超理性,也遠超想象範圍。

這種帶有人身攻擊,遠超越金錢範疇的催款,明顯不合乎邏輯,也不合乎政策法律。我們可以理解作為放款人收不回賬,面對老賴的時候是何種心情,但無論如何,人命還是高於一切,不然這世間的法度,又怎能收斂得住猖狂的人心?

順風車再出事!滴滴和催債平臺誰該背鍋?

話回過來,滴滴平臺在前兩天才接到林女士投訴該司機的情況下不作處理,在案發時連續接到趙某朋友的問詢而不予以干預,在鍾某駕乘信息造假的情況依然通過審核的事實下,缺陷被放得無數大,正是因為滴滴在面對投訴時的不作為行徑,正是在審核材料的過程不嚴謹,導致了這兩起人間悲劇,這才是殺人的真正幫兇,這是無論怎樣的陳詞,何其的雄辯,也開脫不了的干係。

順風車再出事!滴滴和催債平臺誰該背鍋?

【涉事人行駛證】

順風車再出事!滴滴和催債平臺誰該背鍋?

【涉事人車輛】

時光塵封過往的歷史,警鐘敲醒往來的後人。我們借用前人的歷史,警醒自己,也告誡身邊的人,如果我們有十足的善意,也可以更多地去訴諸世人,

就像被害人趙某生前最後一條微博說的那樣:好吃的東西都會胖,好看的人都危險。

我們都感嘆你的一語成讖,無奈只能祝你一路走好。

你的犧牲告訴我們,這個世間有很多美好,但在陽光之下,永遠躲藏著許多險惡,我們也許不能隨時甄別,但唯一能做到的,就是多個心眼,少坐滴滴順風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