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结婚=嫁不出去?

微博最近有个热门话题,说「中国晚婚趋势明显

」。

大概是早婚早育的优良传统以及居安思危的危机感在老一辈的心里根深蒂固,让他们替你着急、担心你找不到一个好人家。

好像不结婚的人到最后都会被舆论定义为“嫁不出去”“没人要”。

所以逢年过节一回家,七大姑八大姨就开始问:

小x谈对象了吗?怎么还没结婚啊?都奔三的人了,可得抓紧啊,你看看人家xx都生二胎了,再晚来不及了…

你只能应付性地笑笑说快了快了,其实心里想着我对象都还不知道住哪儿,叫什么,吃饭了没。

不结婚=嫁不出去?

以前我也想过要结婚,但是那时候我才18岁。

那个年纪多好啊。

没有工作房租房贷信用卡的一系列压力,喜欢上一个人就天天拉着小手压压马路,他有空了陪你吃个便餐、看场电影,你都觉得超级幸福。总想着快点长大快点结婚,以后就能跟他白头到老。

说真的,学生时代的恋爱观确实可以很简单。

当毕业了进入职场,就会慢慢感受到生活的重担。开始与形形色色的人交际,感受到现实的残酷,恋爱好像就突然成为了一件特别困难的事情。

你怎么还没结婚?

大众普遍的观点是:有了承担起一个家庭的经济能力,都做好了心理准备,才会去考虑婚姻这种人生大事。

不信你去看看北上广的相亲角,叔叔阿姨开口第一句:姓什名谁身高体重年龄什么学历什么工作有没有房在几环有没有车有没有存款。

没点经济实力,怎么有底气跟家长谈结婚?

都不是三岁小孩,早过了耳听爱情的年纪了。

再爱你的女孩子,也不会只因为几句好听的情话嫁给你的。

不结婚=嫁不出去?

很多人晚婚的原因除了没有找到合适的人、还没有能力结婚之外,还有很大一部分是不想结婚。

结婚之后你就不再是独立的个体,而是要对自己家庭、对另一半、对小孩负责的人。更别说婚后一系列婚姻生活,光是筹备婚礼这一步就让人忙得焦头烂额。以后造娃、怀孕、带娃,如果碰上不好的另一半孕期出轨、婚后出轨...想想都慌。

可能你刚刚可以把自己照顾好,就算偶尔下班很累、工作忙到很崩溃,回家了至少还可以隔绝世界。如果跟不对的人谈了恋爱,不仅下班之后要浪费时间精力,还消磨了对爱情的信心。

都没找到对的人恋爱,怎么考虑结婚?

之前有一对九旬夫妻结伴75年,还没有一张结婚证。如果我对象超爱我,就算不领证我也会觉得无关紧要。

说我另类也罢。我只是觉得真正的感情,不一定需要一张结婚证来盖章才算约定。

结婚证给你的,无非就是受法律保护的婚姻,以及合法地孕育一个新生命。

再说了,谁规定人一定要结婚?

很多人自己过得就很开心。

以前都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也不是没有道理。

但事情总有两面性。

如果遇到对的人,我们还是会想结婚。

不结婚=嫁不出去?

希望我们都可以努力地成长成自己想要成为的样子,确认到对的眼神,再光明正大的「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