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南大学教育思想大讨论」名师论教育:育人根本系育“心”

【编者按】大学浸润人格的氛围,大学教师言传身教的触动,构成了大学最独特的竞争力。如何进一步发挥大学的这一竞争力,也是教育教学思想讨论的一个重要议题。本文刊发2位暨南一线教学名师的专题撰文,为教育教学思想讨论与改革提供新思想、新理念。希望引发更多的来稿、更多的思考和行动。

朱义坤:大学应当明确定位,“浸润”心性灵性

当前,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高新科技日新月异,获取优质知识的途径和方式繁多、便捷,这既为我们办好大学、教书育人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优越条件,也派生了一个颠覆性的问题,读大学究竟还有没有用?大学的优势何在?

如果说传统的大学以知识传授为主,现在仅仅是知识传授这块内容可能很快就被替代了。前几年,仅仅因为互联网的影响,一些简单的法律事务咨询已被取代。如今,Google assistant已经能与人类顺畅对话,可以预见到,未来的人工智能将集我们无数教师的优点于一身,大学与大学之间的边界日趋模糊。大学和教师的价值,将更突出地聚焦基本素养的培养与浸润式教学。

大学对于人才的浸润、人格的形成、基本素质的修炼起到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的作用。人工智能强于智性,而人的优势正好在于心性和灵性,这是大学教育大有作为的地方。即使修读完名校所有慕课的学生,仍然与从该名校毕业的学生不同,是因为前者没有长时间处于同样的氛围中,缺少与教师面对面的交流。因此,反映到教师身上,我们应当采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将言传身教发挥到极致。我们既要结合学校的资源,做好学问,同时多花一点时间与学生在一起,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人格魅力,实现更强大、有效的沟通。这样学生进入社会才能有的放矢,而教师亦能够非常自信地教好书、育好人。

社会对大学有诸多期待,大学的回应与其说是寄希望于所传授的知识不过时,学生所学的知识不折旧,毋宁说是应对日新月异社会发展变化的心态和方法,这才是终身受用!它最根本的任务,在于引导学生垒实基础、拓宽视野、形成健全的人格,处理好理论基础学习与基本技能培训的关系。以法学学科教学为例,我们让学生学到的主要是法律原理、思维和方法,而培养法官、检察官、警察和其他职业共同体属于社会的责任。

在新时期,我们的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方式都需要有很大的改革。既要应对技术进步的冲击,更要转化为机遇,但最根本的,是要牢牢把握大学的基本定位,提供“浸润式”教学,培育具有独立思维与终身学习能力的人才。

(作者系广东省首届特支计划“教学名师”、我校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院长)

黄君凯:教学的本质在于唤起学生天然的好奇心

教学的本质,在于唤起学生天然的好奇心。三十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有机会在课堂上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尝试,并注重将课程的一些重要概念及其内涵,转变为学生能够实际运用、更重要是能够消化的东西。例如,对简单如动能和重力势能这些基本概念,在物理量定义的基础上,我总会在课堂上提供给学生另外一种更为直接的感受:当看到一颗子弹迎面飞来时,你会对动能产生一种更为直接的感知;同样地,当抬头看到悬崖上一块石头即将掉下时,便会自然感受到何为重力势能。我希望在课堂上尽可能通过这些简单并且便于体会的讲述,将课程的知识内容与学生的真实感受联系起来,使教科书中一些深奥难懂的知识点,能够直接变成学生日常思维中的一部分,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探索问题的直觉,从中感受到课程知识的闪光之处,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好奇心。我认为,这也是大学课堂教学的一种尝试。

教学的核心,在于为学生搭建汲取知识的桥梁。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在课堂上充分利用PPT、黑板和教具等教学手段,通过恰当的语言表述和合适的站位及姿态,系统地融入相应的教学方法,在讲台与学生之间的教学空间中,营造适宜的学习环境和活跃的互动氛围。在授课的过程中,我更倾向于教师在课堂上需要为学生阐明授课内容及其知识体系的路线图,并揭示知识点背后需要学生进一步深入思考的问题,同时强调对课程知识的分析整理和应用能力等方面的培养。

教学的目的,重在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学生需要树立一种在各种环境下面对困难保持有序和自主学习的心态,因为这是素质培养的前提。而且,学生还特别需要重视在日常学习中培养自己两种重要能力,也即规范的书面撰写能力和自如的口头表达能力,这是素质塑造的基础。此外,对理工科的大学生而言,需要在专业课程学习的同时,熟练地掌握数学分析、实验测试和计算机仿真这三种工具,这是素质拓展的需要。

(作者系广东省教学名师、暨南大学首届本科教学校长奖“教学贡献综合奖”获得者、我校信息科技学院电子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新闻中心李伟苗、学生记者庄萍萍采访整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