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考研~肖秀榮1000題史綱考點濃縮(單選部分)

19考研~肖秀榮1000題史綱考點濃縮(單選部分)

肖秀榮1000題史綱考點濃縮(單選部分)

下面幫大家整理肖1000題史綱考點濃縮版本(單選部分),多選題明天分享,馬原以及毛中特部分因含敏感詞句被屏蔽,所以過幾天重新幫大家補發電子版,請大家耐心等待幾天,謝謝各位小夥伴的支持!

肖秀榮1000題史綱考點濃縮(單選部分)

說明:

下面的知識點是根據1000題裡面考察的考點整合版本,大家可以瀏覽,如果發現自己有問題的知識點,請迅速回歸《精講精練》由點到面的鞏固複習,大家加油!

1、在中國封建社會的經濟中,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經濟占主導地位。

2、第一次鴉片戰爭後

,資本-帝國主義列強逼迫中國簽訂了一系列不平等的條約,使獨立的封建的中國變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

3、鴉片戰爭是成為中國近代史的起點。民族意識的普遍覺醒是在甲午戰爭之後。

4、1898年的戊戌維新運動是中國民族資產階級作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歷史舞臺的第一次表演。

5、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主要矛盾有兩對:

①封建主義與人民大眾的矛盾

②帝國主義與中華民族的矛盾(最主要的矛盾)

6、革命的性質取決於革命任務,革命任務是由社會性質決定的,所以,認識中國近代史一切社會問題和革命問題的最基本的依據是認識中國近代社會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質。

7、帝國主義不能滅亡和瓜分中國的原因:

①帝國主義列強之間的矛盾和互相制約是重要原因

②中華民族進行的不屈不撓的反侵略鬥爭是根本原因

8、近代以來中華民族面臨的兩大歷史任務:

①從根本上推翻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統治秩序,改變落後的生產關係和上層建築。

②要改變近代中國經濟、文化落後的地位和狀況,發展社會生產力,實現中國的現代化。

注:前一個任務為後一個任務掃除障礙,創造必要的前提;後一個任務是前一個任務的最終目的和必要要求。

9、三元里人民的抗英鬥爭,是中國近代史上中國人民第一次大規模的反侵略武裝鬥爭,顯示了中國人民不甘屈服和敢於鬥爭的英雄氣概。

10、中國在歷次反侵略戰爭中失敗的原因有兩條:

①社會制度的腐敗(根本原因)

②經濟技術的落後

11、林則徐是“睜眼看世界第一人”。

12、“師夷長技以制夷”的主張出自魏源所著的《海國圖志》,僅僅主張向西方學習。

13、《資政新篇》是洪仁軒所著,是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比較系統的發展資本主義的方案,這反映了太平天國某些領導人在後期試圖通過向外國學習來尋求出路的一種努力,具有明顯的反封建的進步性。

14、《天朝田畝制度》是最能體現太平天國社會理想和這次農民起義特色的綱領性文件。它從根本上否定了封建社會的基礎即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表現了廣大農民要求平均分配土地的強烈願望,具有進步意義。

注:其中的平分土地方案即使在太平軍佔領地區也並未付諸實施。

15、洋務運動分為前期和後期,前期洋務派興辦軍事工業,以自強為目的,後期著手創辦民用工業,以求富為目標。

16、洋務運動指導思想: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目標:自強、求富。

17、洋務運動興辦的民用企業中:多數採取官督商辦的方式,少數採取管辦/官商合辦方式

18、甲午戰爭中, 洋務派經營多年的北洋海軍全軍覆沒,標誌著以“自強”“求富”為目標的洋務運動的失敗。

19、中國同盟會:1905年8月孫中山在東京成立,以“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作為同盟會的政治綱領。

20、三民主義:民族主義、民權主義、民生主義

民族主義:驅除韃虜,恢復中華

民權主義:創立民國

民生主義:平均地權

21、資產階級革命派與改良派論戰的主要針對三個方面:

①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

②要不要推翻帝制,實行共和

③要不要進行社會革命

22、南京臨時政府的《告友邦書》,企圖用承認清政府與列強所訂的一切不平等條約和清政府所欠的一切外債,來換取列強承認中華民國,這是南京臨時政府的侷限性。

23、戊戌變法主張君主立憲,依靠皇帝變法,而辛亥革命用暴力推翻了君主專制制度,建立了共和國。

24、辛亥革命和戊戌變法都是沒有提出明確的反帝反封建的綱領

25、五四運動以前的新文化運動:主要是資產階級民主主義的新文化反對封建主義的舊文化。

五四運動文化以後的新文化運動:馬克思主義開始逐步地在思想文化領域中發揮指導作用,才是新民主主義的文化運動。

26、五四運動起源:

1919年1月,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戰勝國與戰敗國在巴黎召開和會,中國作為戰勝國參加,但會議把戰敗國德國在華的權利轉讓給日本,北洋政府準備在喪權辱國的條約上簽字,基於此事件,北平學生髮動了五四愛國運動。

27、五四運動成為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開端原因:

①五四運動表現了反帝反封建的徹底性

②五四運動是一次真正的群眾運動

③五四運動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及其與中國工人運動的結合

④五四運動 發生在俄國十月革命之後,發生在無產階級社會主義革命的新時代。

28、中共二大第一次明確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

29、國共一大的成功召開,就標誌著

第一次國共合作的正式形成。第一次國共合作是採取黨內合作的形式。

30、國民黨一大對三民主義作出了新的解釋

①在民族主義中突出了反帝的內容,強調對外實行中華民族的獨立,同時主張國內各民族一律平等;

②在民權主義中強調了民主權利應“為一般平民所共有”,不應為“少數人所得而私”;

③把民生主義概括為“平均地權”和“節制資本”兩大原則,並提出要改善工農的生活狀況。

31、孫中山的三民主義中並沒有民主主義的提法,“興民權改民主”是革命派在與改良派的辯論中提出的主張,不是新三民主義的“新”的體現。

32、1925年5月,以五卅運動為起點,掀起了全國範圍的大革命高潮。

33、三灣改編的主要內容有三項:

①縮編建制,將原來的一個師縮編為一個團,稱工農革命軍第一軍第一師第一團。同時加強思想教育工作,克服錯誤思想傾向,資遣不願留隊的人員。

②二是健全共產黨組織,設立黨代表。由原來在團以上單位建立黨組織改為在班、排設黨小組,連設黨支部,營、團設黨委。

③三是實行民主制度,建立新型兵官關係。

34、八七會議:制定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統治的總方針,為中國共產黨指明瞭出路,是大革命失敗到土地革命興起的一個轉折點。八七會議提出了“整頓改編自己的隊伍,糾正過去嚴重的錯誤,而找到新的道路”的任務。

35、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道路理論的提出,指明瞭中國革命勝利的唯一正確道路,標示著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即毛澤東思想的形成。

36、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實際“第二次結合”的提出是在1956年。

37、毛澤東作了《論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的策略》的報告,闡明黨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新政策,批判黨內的關門主義和對於革命的急性病,系統地解決了黨的政治路線上的問題。

38、《實踐論》、《矛盾論》、冒險主義、機會主義:

①《實踐論》和《矛盾論》是毛澤東哲學思想的兩篇代表性著作,是毛澤東哲學思想形成的主要標誌,主要是為了克服黨內嚴重的教條主義而作。

②冒險主義是“左”傾機會主義的一種表現,特點是不管客觀條件,不顧群眾覺悟程度和實際可能性,盲目地採取冒險行動。

③機會主義是指工人運動或無產階級政黨內部出現的違背馬克思主義根本原則的思潮、路線。它有兩種表現形式:一是右傾機會主義,另一種是“左”傾機會主義。

39、“一二·九”運動發生於1935年12月9日,它促進了中華民族的覺醒,標誌著中國人民抗日救亡運動新高潮的到來。

40、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成為時局轉換的樞紐,十年內戰的局面由此結束,國內和平基本實現。

41、盧溝橋事變發生於1937年,日本全面侵華戰爭由此開始,中國抗日戰爭進入全民族抗戰的新時期。

42、毛澤東在《《共產黨人》發刊詞》中第一次把黨的建設稱之為偉大的工程。

43、整風運動的主要內容

①反對主觀主義以整頓學風、反對宗派主義以整頓黨風、反對黨八股以整頓文風。其中,反對主觀主義是整風運動最主要的任務。

②“左”傾機會主義屬於政治路線錯誤,整風運動是要從認識路線及思想路線的角度解決政治路線錯誤的問題。

44、延安整風運動的主要內容是反對主觀主義。當時主觀主義的主要表現形式是教條主義和經驗主義,尤其是教條主義,所以,反對教條主義就成為整風運動的重點。

45、抗日戰爭勝利的原因: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的決定性因素;中國共產黨的中流砥柱作用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的關鍵;全民族抗戰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的重要法寶。

46、1949年9月21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的召開,標誌著中國的新型政策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的確立。

47、從社會性質上來講,1840-1949年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1949-1956年是新民主主義社會,1956年以後是社會主義社會。

48、新民主主義社會是屬於社會主義體系的,是逐步過渡到社會主義社會的過渡性質的社會。

但要注意新民主主義社會不是一個獨立的社會形成。

49、新民主主義社會存在著五種經濟成分:

①社會主義性質的國營經濟

②半社會主義性質的合作社經濟

③農民和手工業者的個體經濟

④私人資本主義經濟

⑤國家資本主義經濟

50、新民主主義五種經濟成分中,半社會主義性質的合作社經濟是個體經濟向社會主義集體經濟過渡的形式,國家資本主義經濟是私人資本主義經濟向國營經濟過渡的形式。

51、“真正不結盟”是1982年中共十二大提出來的。

52、黨在過渡時期總路線的主要內容被概括為“一化三改”也曾被比喻為鳥的“主體”和“兩翼”。“主體”是指社會主義工業化,對個體農業、手工業和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是“兩翼”。

53、中國共產黨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是通過一系列由低級到高級的國家資本主義形成逐步實現的

①低級形式的國家資本主義,有委託加工、計劃訂貨、統購包銷、委託經銷代銷等方式;

②高級形式的國家資本主義就是公私合營和全行業的公司合營兩個階段。

個別企業公私合營在利潤上實行“四馬分肥”的政策,即國家所得稅、企業公積金、工人福利費和資本家紅利佔1/4.

54、十一屆三中全會也是新中國成立以來黨的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點。

55、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

56、黨中央的堅強領導是黨和國家事業發生歷史性變革的根本政治保障。

57、工人階級的來源主要是城鄉破產失業的農民、手工業者和城市貧民。

58、注意:小資產階級雖然提法中有“資產階級”,但並不是資產階級。城市小資產階級是無產階級的可靠同盟者。

19考研~肖秀榮1000題史綱考點濃縮(單選部分)

2019李林考研密訓私信回覆 李林

19考研~肖秀榮1000題史綱考點濃縮(單選部分)

考研網課私信回覆網課獲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