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讀懂:民革是如何建設高水平機關的?

落實領導同志參加中共中央、國務院舉辦的高層協商、外事有關活動21 場次;參加全國人大、全國政協、中共中央統戰部召開各類會議活動81 場次,出席其他各種活動和接受有關採訪103 場次;有關接待、會見74 場次;慰問、祝壽、看望100 多次。全年收發文件1500 餘件,傳閱中共中央文件9300餘份,按期編髮各類“簡報”“簡訊”……

這是民革中央2017 年在政務服務方面的一組數據。近年來,在民革中央領導班子的帶領下,民革中央機關服務於參政議政這一中心任務,全面加強學習型、服務型、創新型、節約型、和諧型機關建設,打造了一支政治可靠、紀律嚴明、敢於擔當、能打硬仗的機關幹部隊伍。

出臺制度提升業務水平

2017年11月20日,民革全國組織建設社會服務參政議政工作表彰會舉行。短短半天會議時間裡,對321個先進集體、605名先進個人進行了表彰,日程緊湊、緊張卻無絲毫紕漏。對此,民革中央主席萬鄂湘曾稱讚道:“全機關一盤棋,同志們忙而有序,齊心協力,體現了良好的工作作風。”

一文讀懂:民革是如何建設高水平機關的?

萬鄂湘指出,民革作為參政黨,機關工作人員做的每一件工作都與政治相關,都是在為政治服務。一定要時刻牢記講政治,自覺與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中共中央保持一致,從政治高度看問題、辦事情,真正做到服務大局。

機關工作涉及面廣,事多且雜,培育和造就良好的工作作風,第一位的就是要改進思想作風。如何改進? 民革中央給出的答案是學習。近年來,民革中央相繼召開了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學習貫徹中共十九大精神、學習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加強作風建設等為主題的民革全國機關建設工作研討會。同時,在機關內部開展了多種形式的教育宣傳活動,如,民革中央機關組織全體幹部集體收看了中共十九大開幕式直播;組織機關幹部職工參觀“砥礪奮進的五年”大型成就展;分兩期在中央社會主義學院舉辦為期5 天的機關全體處級幹部學習貫徹中共十九大精神培訓班等。

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提高機關制度化、規範化、程序化水平,民革中央機關還相繼出臺了一些規章制度和管理辦法,內容涉及會議、調研、經費使用、後勤管理等各個方面。如《民革中央機關公務員培訓辦法》《民革中央機關信息化辦公設備管理辦法》《民革中央機關使用正版軟件管理辦法》《民革中央機關離退休人員集體活動組織管理辦法》等。同時,民革各級機關結合實際逐級制定改進作風的制度措施。

通過加強作風建設,機關工作效率和服務水平有了明顯提高,機關幹部精神面貌大有改觀,工作紀律大為加強。

健全機制提高幹部素質

“ 畢節試驗區這個實踐的大課堂,是每一位掛職幹部深入基層、體驗生活的‘ 熔爐’,是掛職幹部接受歷練、提升能力、聯繫群眾、施展才華的大舞臺。”談到幹部掛職經歷,民革中央社會服務部經濟處處長魏國良深有感觸。魏國良說:“在掛任納雍縣陽長鎮副鎮長的時間裡,自身的能力提升了,與群眾關係親近了,掛職經歷,是我終生受用的寶貴財富。”

加強機關幹部的能力建設,是加強機關建設的戰略之舉、治本之策。近年來,民革各級機關以提高為切實履行參政黨職能服務的能力為出發點,打造了一支業務素質較高、服務能力較強的機關幹部隊伍,圓滿完成了各項重要任務。民革各級機關近年來還打破年限要求和論資排輩的限制,加強人才梯隊建設,重視幹部隊伍的培訓,提拔任用了一批年輕幹部。

此外,民革中央機關還不斷健全完善幹部培訓機制,通過教育培訓、輪崗交流、掛職鍛鍊等途徑,加強對機關幹部的培養,提升機關幹部業務水平。自2013年以來,機關共有130多人次參加中共中央組織部、中共中央統戰部、中央社會主義學院等舉辦的各類培訓。機關共有15名同志參加民革中央、中共中央統戰部、中直團工委組織的掛職鍛鍊,赴湖北省孝感市、雲南省玉溪市、西藏拉薩市、浙江省麗水市、貴州省納雍縣、河北省隆化縣掛職副市長、副縣長等職。

為了增強機關活力,豐富機關幹部工作閱歷,提高綜合素質,2014 年,民革中央機關開始啟動輪崗,截至目前,已有45名機關幹部進行了輪崗。

打造“民革e家”提高履職能力和水平

手機掃一掃,安裝“ 民革e家”移動客戶端;會場掃一掃,就可用二維碼簽到;民革的資訊在手機上隨時都可以看到。“ 在開機關建設培訓會時,我們在會場都是用‘ 民革e家’籤的到,特別方便。”民革吉林省委會工作人員這樣說。

在民革中央的大力支持下,2014年5月以來,民革浙江省委會開展了“民革e家”信息交流平臺的開發試點建設工作,旨在將其打造成為打破民革地域和時空限制的“聚寶盆”,增強黨員思想認同和情感聯絡的“心靈驛站”,健全完善民革工作機制的“百寶箱”,引領民革組織和民革黨員進入“履職新常態”。萬鄂湘等領導同志對此高度重視,多次聽取民革浙江省委會的專題彙報,並多次派調研組進行具體指導。今年,“民革e家”平臺升級短短几個月後,就已有超過1000篇社情民意在平臺上報送,成為推動民革黨內社情民意信息科學報送的重要載體。

民革中央副主席兼秘書長李惠東表示,中共十八大報告明確把“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納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之一。民革作為參政黨,肩負著與執政黨共同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一光榮而艱鉅的歷史使命,也迫切需要以信息化手段搞好自身建設,進一步提高履職能力和水平。

為了加強信息化建設,民革中央還專門成立了信息化工作領導小組,出臺了《民革中央信息化建設規劃(2017-2021 年)》《民革中央機關信息化辦公設備管理辦法》《民革中央機關使用正版軟件管理辦法》等文件,機關開通了外網雲、內網雲。其中,為適應信息化潮流,加強新媒體監管,中央和不少地方組織開通了民革微信公眾號,民革湖北省委會制定了全省民革黨員規範使用自媒體的管理辦法;民革深圳市委會制定了網站、微信公眾號、微信群管理辦法等。

(作者 _ 張雯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