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龍茶小講堂——製作工藝概述

烏龍茶小講堂——製作工藝概述

烏龍茶又名青茶,屬於半發酵茶。它是介於綠茶和紅茶之間,具有兩種茶特徵的一種茶葉,其茶色明亮烏潤,湯色黃亮,葉底綠底紅鑲邊,兼具綠茶的清香甘鮮和紅茶的濃郁芬芳。

烏龍茶小講堂——製作工藝概述

我國的烏龍茶有閩北烏龍、閩南烏龍、廣東烏龍和臺灣烏龍之分。

烏龍茶小講堂——製作工藝概述

烏龍茶的製作工藝

烏龍茶的製作工藝大致為萎凋、搖青、炒青、揉捻和烘焙。

烏龍茶小講堂——製作工藝概述

萎凋

分日光萎凋和室內萎凋兩種。日光萎凋又稱“曬青”,將剛採摘的鮮葉散發部分水分,使葉內物質適度軟化,達到合適的發酵程度。室內萎凋又稱“涼凋”,是讓鮮葉在室內自然萎凋。

搖青

這是烏龍茶做青的關鍵。將萎凋後的茶葉經過4~5次不等的搖青過程,使其鮮葉發生一系列的生物化學變化,形成獨特的“綠葉紅鑲邊”的特點及烏龍茶獨特的芳香。

炒青

以炒青機破壞茶中的茶酵素,防止葉子繼續變紅,讓茶葉中的青氣味消退,讓茶香浮現出來。

揉捻

是造型步驟,是將烏龍茶茶葉製成球形或條索形的外形結構。

烘焙

即乾燥,去除茶葉中多餘水分和苦澀味,焙至茶梗手摺即斷,氣味清純,使茶香高醇。

烏龍茶和綠茶的區別

烏龍茶經過半發酵,半發酵過程中,既減輕了茶本身的澀味,又使茶葉中增加了有抗氧化功能的兒茶素和多酚類物質。

烏龍茶小講堂——製作工藝概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