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禍害人的朴樹,「禍害」了這個世界

不禍害人的朴樹,“禍害”了這個世界

不禍害人的朴樹,“禍害”了這個世界

十年前,你說人生應如夏花般絢爛,

十年後,你說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

1

歸來仍舊是少年

為電影獻唱《空帆船》直抵人心

談起朴樹,人們的第一印象都是真實、低調、乾淨如少年。最近一向低調的朴樹,突然高調起來了,在微博發佈了一段視頻。

那段視頻,記錄了他為電影《大三兒》錄製主題曲的幕後故事。

那首主題曲,叫做《空帆船》。《空帆船》不是朴樹的新作品,是遇到電影《大三兒》之後,又重新制作的一個作品。

朴樹說,當年《空帆船》做完之後,一直都覺得心裡有遺憾,總覺得有些情感不飽滿,而《大三兒》,填補了心中的這個遺憾。

不禍害人的朴樹,“禍害”了這個世界

說起來,有點可笑的是,《大三兒》這個故事特別簡單,簡單到你走到電影院裡,誤以為走到了鄰居家裡的那種感覺,它講的就是一個赤峰銅業公司的清潔工葉雲,完成西藏之旅的故事。

沒什麼跌宕起伏,更沒什麼晚上八點狗血電視劇中,種種愛恨情仇輪番轟炸的劇情。

從頭到尾,只是一個人,一條路,如此而已。

不禍害人的朴樹,“禍害”了這個世界

故事簡單,精神卻不簡單。

為何?因為故事主人公,葉雲,是個侏儒。而侏儒就是葉雲“大三”稱號的來源,因為身高的原因,頭比較大,鄰居從小就給他取了個外號“大三兒”。

這個鄰居,就是電影《大三兒》的導演佟晟嘉。

“大三兒”並沒有任何特別之處,唯一擁有的“特別”還是個常人眼中的“缺陷”。然而就是這樣的一個小人物,在朴樹心中,卻非常有故事。

因為“大三”代表了數以千萬計的普通人的艱難生活。

不禍害人的朴樹,“禍害”了這個世界

“大三兒”是一個不完美的人。

不禍害人的朴樹,“禍害”了這個世界

他的家庭並不完美:

大三兒的兩個哥哥都在十幾年前的車禍裡相繼離開,母親因疾病於去年去世。全家五口人,如今已剩下大三兒和父親兩個人,雖冷冷清清卻也可以勉強度日。

他的人生並不成功:

大三兒沒上過大學,只是一名清潔工,每個月工資不超過兩千塊,三十多歲仍孤身一人。

不禍害人的朴樹,“禍害”了這個世界

他的生活非常世俗:

大三兒每天下班都要去買一張彩票,他一直在做著一夜暴富後走上人生巔峰的美夢,雖然他心裡知道概率極低,但還是存著這一份美好的幻想度日。

他出門打車,還要為一塊錢討價還價,五塊錢的車票,硬生生跟人講到四塊。

不禍害人的朴樹,“禍害”了這個世界

但他非常有情懷:

大三兒一直夢想著去遠方看看,“我感覺咱要去就造次大的也行,造西藏去。”於是,他找朋友借了6000塊錢,提前寫好了遺書。他的人生從來都很安穩,但他卻說:

“為了這趟去西藏,我願意不惜一切。”

這就是大三兒,像是在世俗生活中仍然堅守一絲情懷的我們。

導演佟晟嘉第一次跟“大三兒”說要給他拍個紀錄片的時候,“大三兒”說:“我的故事沒有什麼可講的,我只是這個世界的負擔”

然而,最沒有什麼可講的故事,最有故事,因為真實。

不禍害人的朴樹,“禍害”了這個世界

《大三兒》電影像是繪畫中的素描一樣,不多一筆,也不少一筆,自然呈現了他人生中所有的星辰與風霜。

《大三兒》製作完成後,朴樹被邀請觀看了點映,看完之後,朴樹說,他很喜歡這部《大三兒》,想為它做些什麼,分文不取。

然後,便有了這首全新編曲的《空帆船》。他說:“這首歌,唱給大三兒,唱給那些生活很艱難的人。”

不禍害人的朴樹,“禍害”了這個世界

於是就有了視頻中的那一幕:錄製棚裡,朴樹雙手掩面,情緒在不停的波動,內心幾乎奔潰。

或許《空帆船》的音樂,也讓他想起了過往生活的種種艱辛。

2

娛樂圈沉浮十幾年

唯有對音樂的初心不改

人生艱辛?這個詞語似乎不適合用來形容娛樂圈的人。

但朴樹可能是整個娛樂圈裡,最有資格談人生艱辛的人。因為他可能是整個娛樂圈裡,少數的真正的用心在做音樂的人。

他不是一個偶像,更像是一個靈魂歌手。

不禍害人的朴樹,“禍害”了這個世界

談起朴樹的成名史,可能每一個人都如數家珍,業界公認他是作品不多,但每一首都是精品的人,《白樺林》《傲慢的上校》《且聽風吟》等,至今都是很多人手機裡單曲循環的幾首歌。

朴樹前半生的巔峰,是2004年的專輯《生如夏花》。

不禍害人的朴樹,“禍害”了這個世界

那是一首和泰戈爾詩集同名的歌曲,其中“生如夏花之絢爛,死如秋葉之靜美”的雋永意味,吸引了無數文藝青年的追捧。

那年,他憑藉此曲獲得了幾乎所有的華語音樂獎項,成為了那個時代最紅的歌手之一。

別人爆紅都是歡喜,但是到了朴樹這裡,卻反而變成了一種壓力和負擔。

風光無限的名氣背後,是朴樹迷失了的心。

不禍害人的朴樹,“禍害”了這個世界

因為爆紅,他突然間不知道該如何對待音樂,他感覺自己就像是懵懂的小孩,被推到了世界的舞臺一樣,這令他手足無措。所以,他決定退出舞臺,重新回到那個懵懂小孩的狀態。

於是,《生如夏花》之後,他選擇了沉寂。

沉寂之後,他想做出一首超越《生如夏花》的歌曲,但是卻遲遲沒有做出能超越它的新作品,畢竟《生如夏花》是當時華語樂壇的巔峰,想要超越巔峰,談何容易。

不禍害人的朴樹,“禍害”了這個世界

在身體和心理的雙重壓力之下,朴樹最終被確認患上了抑鬱症。

他曾在微博裡抒發過,他成名之後又迷失的心路歷程:

從一開始,就厭惡這個行業,並以之為恥。電視上的明星們令人作嘔,我毫不懷疑我會與他們不同。後來,與這行業若即若離的那些年,被裹挾著,半推半就著往前走,邊抗拒邊享受著它給予我的恩惠。錢,名聲。一度沾沾自喜,而且頗有些年迷失其中,沉湎於享樂,無力自拔。直到老天爺收走了賦予我的所有的才華和熱情。

幸運的是,雖然朴樹一度陷入低谷,但是這低谷,也帶給了朴樹新的寧靜的生活,於是,十四年之後,他積蓄了足夠的力量之後,推出了第三張專輯《獵戶星座》,再次回到了人們的視線之中。

不禍害人的朴樹,“禍害”了這個世界

《獵戶星座》炸開了沉寂已久的樂壇,朴樹的音樂才華被再一次得到認可。

其實,朴樹不必等十四年那麼長的時間後再發新專輯的。

因為在這十四年之間,他曾做出過新專輯。但是因為他對自己的音樂作品太挑剔,所以中途把那張幾乎已經成型的專輯給斃掉了。

他說,當他戴著耳機聽到某個不協調的音符的時候,他的心裡滿是自責和懊惱,他不能允許那樣的作品上市。

不禍害人的朴樹,“禍害”了這個世界

要對得起做音樂的初心,這一直都是朴樹作品量少而精的原因。也是朴樹十四年才出新專輯的原因。

幸運的是,他雖不在樂壇,但是樂壇一直在等他。

3

朴樹低調敏感

“低情商”的背後是他的真性情

《獵戶星座》爆紅之後,朴樹也逐漸回到了人們的視野之中。

他再次像一個懵懂的小孩一般被推倒世界的舞臺上,但十年之後更加發達的網絡,就像是高密度的聚光燈一般,照著他,他的每一個行為,都被放大成為一種信號,成為了茶餘飯後人們的談資。

綜藝節目中朴樹不按照套路出牌的表現,被媒體解讀成為“低情商”,遭到了許多人的詬病。

在朴樹之前,恐怕沒有觀眾見過講話如此直白的人,似乎完全不過腦子一般的人。

不禍害人的朴樹,“禍害”了這個世界

比如去年,朴樹上了綜藝節目《跨界歌王》的時候,當主持人問他為什麼會來時,他回答:“因為我最近確實挺需要錢的。”後來與王珞丹合唱《清白之年》,主持人問他同樣問題的時候,他又說,“我靠這個賺錢啊”。

不禍害人的朴樹,“禍害”了這個世界

提錢,似乎在娛樂圈裡是個忌諱一般,從來沒有嘉賓在節目裡提錢的,因為一提就會被網友攻擊世俗。

但朴樹就提了,但奇妙的是,網友不僅不覺得世俗,反倒覺得清白。

朴樹曾創造了幾個巨尷尬的鏡頭,不是朴樹尷尬,而是他的回答,讓主持人巨尷尬。

還是《跨界歌王》,當主持人問朴樹當初寫《清白之年》的時候,想表達怎樣的情緒?

朴樹說:

忘了。

不禍害人的朴樹,“禍害”了這個世界

在節目中作為幫唱嘉賓,主持人又追問朴樹為什麼選這首歌?

朴樹說:

是我經紀人選的,他想推廣這首歌。

不禍害人的朴樹,“禍害”了這個世界

朴樹的回答不按照套路出牌,以至於聽了朴樹的回答之後,經驗豐富的主持人也一時之間言語無措,愣在了原地。

朴樹講話直白,不會聊天,不是節目效果,而是他一直以來的習慣。

不禍害人的朴樹,“禍害”了這個世界

朴樹剛成名的時候,就有主持人對他提出了“奪命三問”:當初是為了夢想才從北師大退學的吧?曠課是為了搞音樂?讀書那陣子很累吧?

朴樹卻給出了“奪命三否”:

不是啊,是曠課太多再不主動退學就要被開除了。

不是啊,就是為了在宿舍睡覺。

不是啊,就是想睡覺懶的去上課。

沒有八點檔的悲情戲碼,更沒有傳奇的戲劇色彩,朴樹就是數以萬計的“頹廢”大學生之一,一邊在學校裡渾渾噩噩的度日,一邊“不小心搞個副業”就成功了。

你不得不承認,朴樹是有音樂天分的人。

不禍害人的朴樹,“禍害”了這個世界

但就因為說話直白,不會聊天,所以朴樹就要被帶上“情商低”的高帽嗎?不,與其說他情商低,不如說他真性情。

他不是情商低,他只是從來不討好別人,他只討好自己。

朴樹最不願意辜負的,就是平凡人的努力,最願意討好的,就是那些生活艱辛,卻又努力奮進的普通人。

不禍害人的朴樹,“禍害”了這個世界

不禍害人的朴樹,“禍害”了這個世界

如同朴樹忽然現身什剎海街頭唱的那首《獵戶星座》一樣,他唱到:有時你乘起風,有時你沉沒,有時午夜有彩虹。

有時乘風、有時沉沒,生活雖然遍佈坎坷與艱辛,但仍舊值得熱愛。

不禍害人的朴樹,“禍害”了這個世界

亦如同《大三兒》中生活盡不如人意的大三,卻心懷著去西藏的夢想一般,他知道他這一輩子不可能有什麼大的成就了,但也不甘心平庸的度過這一生。

這是平凡人生活一邊喪一邊燃的真實寫照,也是朴樹一直都在過的真實的生活。

不禍害人的朴樹,“禍害”了這個世界

有人說過:朴樹這人,沒有情商。但其實,他只是不會對資本諂媚而已。

更況且,朴樹這人,有才華和實力。無論時隔多久,無論何時何地,他都有一首“白樺林”將宋柯老師唱哭的實力。

這就是朴樹,他不完美但很真實。

不禍害人的朴樹,“禍害”了這個世界

在外界的印象裡,朴樹似乎始終是敏感、天真、脆弱……但在《如是》第一期,沈星去到了朴樹的排練現場之後,我們才發現,在朴樹敏感、天真、脆弱的背後,有一顆無比堅定的心。

他很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麼。

不禍害人的朴樹,“禍害”了這個世界

“我希望我的歌裡沒有我,但是我不知道我做到了多少。”朴樹說。或許“奄奄一息過,才是真正的我”。

朴樹,活出了真實,是我心中的白月光。

“別人都祝你快樂,而我只希望你歷經山河,覺得人間值得。”

.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