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鲁豫皖交界处是什么民系?

穷哥与众不同


这里应该归类为淮海民系,或者叫黄淮民系。

与郑州洛阳经济圈一带的人方言文化很相似又有少许差异,比如,郑州,洛阳一带的人说中,四省交界处这一带的人说管,彼此用方言交流没有障碍,行事作风都差不多,典型的北方民系彪悍风格。

但是如果细分下来,郑州洛阳一带是中原民系,那么豫鲁苏皖交界处一带也是中原民系的话,那么中原民系的人口不止一亿,差不多2亿,但是目前以广州教授那边的划分并没有把豫鲁苏皖交界处一带划分到中原民系,也没有划分到江淮民系。

我认为这一带可以说是中原民系,也可以单独作为一个民系认同,因为这一带的方言的同质化非常高,不但土语一样,并且就连骂街的话都是一模一样的,饮食习惯也差不多,行事风格都有相同的烙印,历史文化非常的是厚重。

如果按照面积比就会发现,这一带,诞生了中国历史上最多的圣人,比较著名的有,孔子,老子,庄子,管子,孟子等。

这一带也诞生了,中国历史上最多的皇帝,比较著名的有,汉高祖刘邦(刘邦的后代没有算进去,因为不是在这里出生。),东汉刘秀,魏武帝曹操,明太祖朱元璋,中华帝国开国皇帝袁世凯等。

同时这一带也是中国历史上,诞生了最多的农民起义的地方,从商汤到陈胜吴广到白朗起义,第一次以及最后一次起义都是在这个地方的人干的,并且每朝每代都起兵造反,没有一次消停的,对比其他省份非常突出,最要命的是,这个地方的人闹起来后果往往比较严重,要么导致国家元气大伤一蹶不振,要么就被推翻政权。所以历代也被统治者所忌惮,恐怕这也是分而治之的一个原因吧。


吃过逼亏上过逼当


此处为淮民,黄淮民系亦或淮海民系。

淮民永不为奴!

说的便是这个地方,盖因此处历代必反(只要不是淮民当家做主,必反)

夏朝末期,商汤灭夏,商汤是豫东淮民,建都商丘(亳都)。

终商一朝,最大的反商集团就是商皇族的老乡——东夷(主要是鲁西南)的叛乱,商与东夷多次大战,导致元气大伤,后被周武王趁虚而入。

到了周朝,周幽王被犬戎所杀后周平王迁都洛阳后,齐桓公(鲁西南淮人)率先称霸,并建立会盟霸主制度,导致东周名存实亡。

春秋战国,秦灭六国,统一不到十五年。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陈胜、吴广(豫东淮人)反秦拉开序幕。

项羽、刘邦逐鹿中原(苏北淮民),后刘邦夺了天下(苏北沛县人),西汉建立。

西汉末年,王莽篡位(鲁西南淮民),在位不到20年,被刘秀(豫东淮民)打败,东汉建立,定都洛阳。

东汉末年,乱世枭雄曹操(皖北淮人)、袁绍(豫东淮人)

……

……

清末捻军首领张乐行(皖北亳州人)

袁世凯(豫东项城人)……

看名单就知道成功率很高,难怪分化治理。

这个地方也是诞生最多圣人的地方,著名的老子、孔子淮水哺育的。

这边的人文也很有特点,仿佛这里的人相比其他更容易达到中国人潜力的极限,彪悍者非常彪悍(武林风冠军这地方最多),文艺者十分文艺(四省最强高中汇集,特别是豫东郸城一高,经济最差却每年培养省内最多的清华北大,简直奇迹)!

有些江苏人认为徐州片的人血统上甚至上升到文化上不是汉人,认为苏南才子佳人才是汉族正源,原因是认为徐州太侉,这点我仔细研究过发现事实可能恰恰相反,徐州人的性格特点和项羽、刘邦何其相似,项羽"力拔山兮气盖世"刘邦“威加海内兮归故乡”,他们说的话,做的事简直不能再侉,相反,苏南从古至今也没有出现过类似霸气的人物。


是谁蒙蔽我双眼


我就生活在题主说的地方,苏鲁豫皖交界处,虽然我对民系不太了解,但是我可以说说我生活的地方的民俗风情。

我早先住在安徽亳州和阜阳交界处,同时也和河南交界,离河南省5公里,离亳州辖区4公里,离山东也不远。

对于文化认同,我觉得皖北皖南相差太多,而亳州阜阳等皖北地区,其方言和河南商丘,周口,以及山东交界处一样,尤其是菏泽和枣庄,我在菏泽的朋友和我说的方言基本上一样。

早先网上曾经传闻淮海省,徐淮省,应该也是认为这些地方文化趋同。

不仅是这些,据我的了解,苏鲁豫皖交界处的民俗也基本上一样,逢年过节或者是婚庆,大家的流程基本上一样。豫东,鲁南,皖北,甚至是苏北,都差不多。这些地方基本上是平原,一马平川,所以现在人口众多,单是阜阳一个地级市,就有一千多万人,这些地区外出进城打工的人很多。

所以,我觉得苏鲁豫皖交界处应该是一个民系。

个人看法,欢迎朋友们评论区交流,说不定遇到老乡哦!


颍州小史官


我们看图说话。

如果这张图看得还不够清楚的话,我们再来一张:

看了这两张图,大家就可以得出结论了,苏鲁豫皖交接的 地方,以徐州为中心,说的都是中原官话。河南山东乃至安徽的情况都比较清楚,最大的疑惑往往是在江苏。

可见说江淮官话的江淮民系,实际上根本就与苏鲁边界没有任何关系。两个民系的交界线跟清代的行政区划线反而非常接近。有两条同言线束与明清时期的行政区划界线部分重合:连云港南部型西侧同言线与清代海州跟淮安府、徐州府的界线一致;入声(有入声为江淮官话,无入声为中原官话)分界部分重合型西南部界线与明代凤阳府、淮安府的界线一致,也与清代泗州、淮安府的界线一致。

下面是清代徐州府的辖境。

所以,从这个角度上说,虽然都在苏北,实际上徐州跟淮安连云港的民系是不太一样的。所以后者往往把徐州人叫做侉子,就是这个道理。当然,民系不是截然区分的。相对于苏北的其它地区,泗洪全境及东海的大部分地区分布着众多的同言线,这种情况说明方言、民俗特征在泗洪、东海两地有很强的过渡性。在方言归类于中原官话还是江淮官话上也有它的争议,就是这个道理。

那么,结论可以再明确一下。

苏鲁豫皖交界处是什么民系?

答案就是中原官话民系啦。

个人意见,欢迎拍砖


杂史谭


我认为这道题目我挺有发言权的,我的家乡就是苏鲁豫皖交界的地方——安徽省宿州市砀山县,该地区位于安徽省最北端,地处皖、苏、鲁、豫四省七县交界处,东连本省萧县,由南到西部分别与河南省永城市、夏邑县、虞城县毗邻;西北部与山东省单县相连,东北部与江苏省丰县接壤。从地图上看,安徽省最北部突出来的那一块就是砀山。






按照题主提供的图片资料来看,结合我们日常生活规律,应判定该地区属于北方语系下的中原民系,理由如下:

1、由语言看,该地区语言为中原官话,方言方音与河南大部分地区相似,虽然不同地区有所差异,但不会出现某些地区临近村子语言不通现象。

2、由城市看,该地区靠近徐州、郑州等大城市,徐州更是该地区日均人流量最大的地区,甚至经常出现建立淮海省或徐淮省并以徐州作为省会的传闻。

3、由地理位置看,中原民系主要分布在河南、山东西南部、江苏北部、安徽北部等地区。

但是比较尴尬的是徐州,它是江苏省唯一的纯中原民系城市,徐州及下辖县市均为中原系……


张木木mm


祖籍安徽砀山,河南夏邑出生,现居淮北。对这片沃土和山水既眷恋也了解!谈一点认识:历史上属于黄泛区,这是“穷根”。所以出现造反起义等历史故事,语言属北方方言,语调较直和重,日常生活表达倾字少简单。风俗大同小异,喜排场讲面子,历史上卖地葬父母尽孝常有。砸锅卖铁供读书,卖屋當地去治病,出门穷家富路,有难全家共患难,死也死在一起!有碗“糊涂”喝都不造反。吃面食、多是劳动人民故食量偏大,不爱吃零食。少饮茶爱抽烟喝酒(多指男性),喜穿宽松大方,不受紧衣约束。住房爱宽厰高大,尤其农村喜廠门通风,这也是城里老年人偏爱一楼有院的原因。行求方便快捷,爱扎堆看热闹要人气,受孔圣人礼教影响较大,家族意识较重。老辈追求“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孑热炕头”的生活理念。总之,属性直口快重情义,小富即安的文化传承。

属中原地区黄淮片区民系。


学民思考


我的老家也在苏鲁豫皖交界处。根据我的了解,这一带居民大都是大槐树移民的后代,先祖基本都来自于山西,其文化源流应该是晋绥农耕文化,后移民至苏鲁豫皖交界处后,深受儒道文化影响,又因地处黄河古道与新道中间,虽土地肥沃,但洪涝与干旱灾害并存,矿产资源匮乏,百姓生活常年处于贫困线


云龙墨客


你提供的第三幅图里不是讲得很清楚吗?属中原民系!


秦淮月色6


我老家处在苏鲁豫皖(指江苏、山东、河南、安徽)四省交界处,属于安徽(皖)一边的一个村子,距离河南仅仅一里路,田地都相互交错,距离山东有约四五里,距离江苏稍微远一点,有很多朋友是江苏的,家里有很多亲戚是河南,山东的,在地图上看,四省交界与一点。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处的四个县分别是江苏丰县、山东单县、河南虞城、安徽砀山。

由于地理位置的相近,四省交界区,民风、习俗、建筑、历史、气候相似,种植农作物相似,主要是小麦,玉米,大豆,花生,红薯,以面食为主,民风较为淳朴。但是历史上民风较为彪悍,包括历史上著名的陈胜吴广起义和淮海战役。

徐州和商丘属于这个区域重要的两个城市,不管在历史上还是现在。都扮演者重要角色,以安徽砀山县为例,春秋时期属于宋国,战国时期齐国灭宋,又归属齐国,三国时期又属于魏国,近代属于江苏徐州,后又归属于安徽宿州,不断在山东、河南、江苏、安徽间变动,

历史上这块地方本属于一个区域,有着相似的历史和人文,只是人为的把他划分到四个省,


朱斌888


苏北,鲁东南,豫东,皖北几个省的交界处,虽然不属于一个省,但这大块地方有些共同的特点。所谓民系指语言,风俗习惯。这一片属于北方民系中的江淮官话。

一,从行政区划上看,自古以来几省交界处,有时归这个省,有时又归那个省,例如说安徽砀山,萧县过去归江苏徐州,河南永城过去归过安徽,周口的鹿邑过去归过商丘,这些地方的人到南方,到西部我敢说他们很亲,从心里上比本省的其他地方的人都亲。

二,这些地方属汉兴之地,位置在淮河以北,如商丘东部,徐州,宿州,淮北都属汉文化很发达地区,地方口音相似,风俗相近,相互通婚的很多,亲戚连亲戚。

三,除徐州GDP在国家5o强以内,其余都属于本省的落后地区,是经济发展的洼地,属于以徐州为核心城市的淮海经济区,可惜也没有上升到国家地位,效果不明显。

四,淮河以北地处北方,四季分明,大部分属淮河流域,一年两熟,以小麦,玉米,大豆,等农作物为主,主食以面食为主。

五,在历史上也是欠发达地区,黄河经常决口,夺淮入海,历史上陈胜吴广起义,元朝红巾军起义,白莲教起义,捻军起义,李自成起义中,农民都比较活跃。抗日战争中,新四军第四师有生有色,解放战争时,当地老百姓淮海战役的胜利,立下汗马功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