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司登戴建国:消费者在哪里,我们就在哪里

品牌的全渠道建设对供应链的挑战和机会在哪里?

如何打造柔性的平台化的品牌供应链能力?

波司登如何做到“消费者在哪里,我们就在哪里”?

361°的“弯道超越论”有什么样的前提条件?

助力福建服饰企业转型的关键词是什么?

近日,围绕这些问题,京东物流与各大国内服饰巨头展开了一场深度探讨。

波司登戴建国:消费者在哪里,我们就在哪里

戴建国依据多年来在波司登的物流管理经验,提出了聚焦于消费者打造信息化系统的观点。他关注的重点不在于是否做到了全渠道,而是去思考如何让“消费者随时随地都能买到波司登的商品”。因此,自2013年开始,波司登开始进行智能供应链的建设,在戴建国看来,波司登的物流中心并非只是负责商品的搬运,同时还肩负数据中心的职能,进而对消费者的需求进行精准预测,为商品的仓储布局提供决策依据,从而实现“消费者在哪里,我们就在哪里”的目标。

波司登戴建国:消费者在哪里,我们就在哪里

自去年6月份,波司登和京东物流展开合作,京东物流依据全国仓储布局的优势,为其提供全国智能补货和配送服务,助力波司登更好的触达广大消费者。

361°程岳明:要想弯道超越必须依托社会化资源

针对新时代的挑战,361°物流中心总监程岳明给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他认为,消费者需求千差万别,零售渠道多种多样,品牌商要想灵活满足各种需求,在仓储资源的配置上要以“轻资产”为主,他甚至提出要建设“共享仓库”,即将食品、服饰、日用品等覆盖相同消费群体的商品进行集中存储,统一配送,从而提升整体的效率。在品牌转型期,要想实现弯道超越,必须依托社会化资源才能完成。

波司登戴建国:消费者在哪里,我们就在哪里

京东物流的仓配一体模式背后的理念,恰恰与程岳明的观点不谋而合。自独立运营以来,京东物流为社会商家合作提供了多功能,可组合的线上线下、全渠道、一体化的供应链服务。通过京东物流的仓储体系,商家实现了多渠道库存共享,同时对所有渠道的库存状态可见可控的一体化管理。

此外,程岳明认为,服饰供应链正在朝着智能化的方向发展,“人机协作”的作业方式也被大量采用,这有助于进行物流环节的柔性化生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