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掀起新一輪「廁所革命」今年計劃新建129座公廁

殘疾人專用廁所、母嬰專用廁所、化妝鏡、衣帽鉤、緊急鈴……8月23日,記者來到位於廊坊市解放橋北的一座公共衛生間,雖然僅有90平方米麵積,但內部設施一應俱全。走進衛生間,不僅沒有絲毫異味,還散發出淡淡香氣,便池內、地面更是看不到一點汙漬。這個公廁的面貌就是廊坊市啟動“廁所革命”以來的一個縮影。

廊坊掀起新一轮“厕所革命”今年计划新建129座公厕

管理員正在清理公共衛生間(趙然 攝)

為著力補齊主城區公廁數量不足的基礎設施建設短板,2018年3月,廊坊市主城區“廁所革命”全面啟動。為實現主城區公廁高標準全覆蓋,按照市政府要求,建設標準提升至每平方公里規劃建設4座公廁,全年計劃新建129座公廁(其中市區新增97座、開發區新增32座)。截至目前,廊坊市主城區53座公廁已完成建設(其中市區45座、開發區8座)。

“這裡的衛生環境比家裡還乾淨,沒有異味和汙漬。在公園遊玩走幾步路就到了,非常方便。”家住市文化公園附近的馬豔紅說。位於市文化公園東南角的公共衛生間今年經過改造升級,不僅完善了多款配套設施,乾淨整潔的環境也贏得了附近居民的認可,園林式的建築風格更是讓人絲毫看不出這是一間公廁。

為給百姓打造“公廁如家廁”的舒適體驗,今年以來,廊坊市環衛局下大力度提升公廁硬件設施。廁間內配有納米抑菌陶瓷感應蹲便器、納米抑菌陶瓷感應小便器、抗菌智能馬桶、兒童專用抑菌坐便器、洗手池、幹手器等潔具。採用高效節能碳晶取暖設備,保證冬季廁所內最低溫度高於1℃。同時,配有強力除臭排風設備及多效低溫等離子空氣淨化機,確保廁間內空氣流通。還加入了人性化便民設施,公廁內都配有壁掛可摺疊兒童椅、可摺疊殘疾人扶手、壁掛可摺疊嬰兒護理床、化妝鏡、衣帽鉤、緊急鈴等。

一系列改造提升工程的實施使我市公廁硬件設施水平有了明顯提升,這也為公廁日常管理創造了有利條件。“我們加大公廁管理和檢查力度,實行日間無縫隙保潔和夜間高壓沖洗相結合的保潔模式,做到隨髒隨保,不留衛生死角,最大程度減少異味。同時建章立制形成規範、考核評比樹立榜樣,調動廁管員工作積極性,營造了更為潔淨的如廁環境。”市環衛局城肥管理處副處長張桂林介紹說。

“現在,市民只要關注智慧公廁微信小程序,就可以輕鬆查詢附近哪裡有公廁,還可以詳細瞭解公廁全貌圖、星級、蹲位及管理員和投訴電話等信息。”市環衛局環衛科科長石洪巖介紹說。

為方便市民及外地遊客用廁需要,廊坊市引入“互聯網+廁所”信息技術,開發推廣公廁電子地圖及手機APP,在有條件的新建公廁中還將著重體現第三衛生間、第五空間等“新概念”,進一步完善公廁服務功能。今年5月,智慧公廁微信小程序和公廁APP軟件相繼發佈,實現藉助移動互聯網和大數據等技術,幫助市民快速、精準地查詢身邊公共廁所的目標。

智慧公廁微信小程序和APP軟件使用簡單便捷,僅需打開程序或軟件,選擇附近公廁模塊,系統便可開啟定位功能,顯示附近公廁的位置,其中地圖紅色圖標點代表市環衛局管理的公廁,藍色代表社會管理公廁。隨機點擊一個公廁,即可清晰顯示去往該公廁的路線圖,以及公廁名稱、距離、地址等。點擊公廁名稱,還可詳細瞭解公廁全貌圖、星級、蹲位及管理員和投訴電話等信息。

同時,微信小程序和APP軟件特別設置了用戶評價功能,用戶在使用後可以從“環境、保潔、設施、總體”四個方面對廁所進行評分,管理者將依據這些評價對使用者滿意度進行動態監測,及時改進服務,提高全市公共廁所服務水平。

此外,在公廁管建模式上,開拓思維,創新模式,鼓勵社會資本參與公廁建設管理和運營維護,推進公廁管養經營多元化。先進的技術設備和科學的管理機制,促使市區公廁以嶄新面貌邁向更高水平,用好口碑改變著人們對公廁的舊印象。(廊坊日報 記者 趙然 通訊員 趙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