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華,從蘇北匯水灣走出的海上畫壇詩人、畫家

楊華,從蘇北匯水灣走出的海上畫壇詩人、畫家

△圖為楊華近照。

楊華,1965年出生在阜寧射陽河下游南岸的一個叫匯水灣的小村莊。現海派《楊華訪談》品牌欄目主持人,上海國畫研究院成員,2010年深造於上海中國畫院。《情繫廢黃河》獲1992年全國優秀通訊獎,出版詩集《武康路上的守望》,並亮相2016上海書展暨“書香中國”。楊華長期致力文學藝術研究和創作,自小喜臨齊白石蝦,酷文習畫,後習傅抱石神韻和靈動。用墨大膽豪放,大寫意意境獨特。代表作有《老地方》《匯水印象》《春雨江南》《百樂門》等。

“感謝那個年代賦予我志向”

楊華說:“我們年少的時候雖然很貧窮,但很感謝那個時代,培養了志向和信念。用現在的話說,叫正能量。”

這麼多年一直跋涉在追尋文化藝術之路上,楊華非常感激他父親。父親是建國初的一位老兵,文化不高,退伍回鄉後當上了村支書。父親一直每天看報剪報,這給兒時的楊華埋下了愛學習的種子。

上世紀六十年代鹽阜地區農村大多是土牆,牆上貼報紙,兒時的楊華一邊吃飯一邊看報紙,有喜歡的就用筆圈出來。“潛移默化,文筆就不知不覺培養出來了,上學的時候作文正常是高分。偏僻的匯水灣出了不少戲劇、國學文化名人。過去莊上有個叫‘庚二爺’的人,沒有正規學過繪畫,自學的,畫得很逼真,我很羨慕,跟著學。”楊華說。

“走出農村,追逐夢想”

1985年楊華從吳灘中學畢業,到縣城裡謀到一份打字員職業;1988年,被阜寧工商局招聘為秘書。楊華堅持看書讀報,研究文章怎麼寫,常常學到夜裡一兩點鐘,後來在各級媒體上發表了不少文章,每年得到國家、省市縣新聞部門和主管部門表彰。《情繫廢黃河》獲1992年全國長篇通訊優秀獎,這讓楊華很興奮,不經意間為他日後踏上文化藝術之旅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楊華說:“1994年,到省裡參加先進表彰大會,省局的一位領導對我寫的東西有好印象,說:‘小楊,有個信息,國家工商總局的機關報準備在鹽城開設記者站。你有興趣嗎,我就推薦你。’當時心裡很激動,1994年我告別阜寧來到了鹽城。”

這時,楊華還念念不忘對文化藝術的追求,創辦了鹽城市炎黃書畫藝術院。回想起那一段時光,楊華說:“受市場所限,不理想,後來又到北京發展,創辦《中國書畫》雜誌,做了2年多。搞文化是很燒錢的。我經濟實力實在太薄,北京人脈又少,沒什麼好辦法,又回到鹽城。”

“創立《楊華訪談》,要做乾貨。”

2002年,楊華來到了上海,做起了書畫方面的經紀人,也常寫繪畫評論,漸漸被行內名家認可。楊華產生一個念頭,能不能做個訪談類欄目,為書畫名家建份檔案,讓社會全面瞭解藝術家的生活和個人創意。2007年,《楊華訪談》終於啟動,一帆風順,受到海派畫家們和讀者的一致推崇。

談起《楊華訪談》,楊華說:“10多年了,採訪了100多位畫家,欄目有點小名氣了,對作品的理解也更深,但反而不好寫了。寫得太爛,人家一看你這是搗糨糊。所以要做乾貨。畫家的創作過程大同小異,寫多了之後就很難了。越寫難度越大,就要換角度,有新意。講每個人的獨特的東西,從生活角度挖掘生活素材,並以此解讀畫風。”

現在楊華最想的是,把“訪談”做好,再提高自己的繪畫水平。一天的生活節奏大致是上午寫訪談文章,下午訪問畫家,晚上繪畫。已50多歲的楊華總覺得時間不夠用,還有好多要學、要做,停不下來。

“不顧一切堅持到最後”

做事堅韌,一定要不顧一切堅持到最後。這是楊華的生活準則。

一次上海名家筆會。一個畫家讓楊華畫兩筆。楊華有點膽怯,頭搖了搖,這位畫家語重心長地說:訪問了那麼多名家,又寫那麼多評論,這麼好的條件不會畫就說不過去了!

楊華把這件事銘記於心:“以前只是愛好繪畫,沒想到自己從事專業畫家。突然有種徹悟的感覺,隨著心做想做的事,這是我想要的生活。”

楊華小時學到的繪畫基礎派上了用場。他說:“買了很多美術專業書,象複習高考一樣自學。書畫展覽、書畫拍賣,我都要去,認真觀摩,聽名家評論和分析。再到專業院校學習。”就這樣,楊華白天跑畫廊、拍賣行、畫展,聽人分析,瞭解市場,晚上回家畫,再請畫家點評自己的作品。

“我也喜歡寫點詩。都是寫實的。看到什麼寫什麼。”楊華說。詩、畫和訪談是楊華現在做的三件事。他覺得,繪畫、寫作越簡潔越好。“要乾淨,多餘的東西不要。筆墨一筆到位,絕不做兩筆,我的詩集《武康路上的守望》的封面繪圖作品《海之韻》在上海2015-2016圖書出版雙年展上獲得一等獎。評委的點評是,巧巧的幾筆,就勾勒出上海女子典型形象,也是上海女子符號,這其實就是簡樸之極。”

筆墨當隨時代。楊華說:“在筆墨裡面尋求一點突破,儘量留下時代烙印和時代符號記憶,不管成功與否,這條路走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