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奕含《房思琪的初戀樂園》—性侵創傷應激反應 之身份懷疑(8)

《房思琪的初戀樂園》是臺灣自由作家林奕含根據自身經歷編寫而成。這部小說以極為細緻的工筆,刻畫出一個受性侵女孩的成長悲劇。

林奕含《房思琪的初戀樂園》—性侵創傷應激反應 之身份懷疑(8)

《房思琪的初戀樂園》

創傷理論聚焦於創傷後應激反應及恢復過程。下面將結合創傷理論構架,從創傷來源、創傷痕跡、創傷恢復三個方面分析房思琪從創傷到走向毀滅的過程。

林奕含《房思琪的初戀樂園》—性侵創傷應激反應 之身份懷疑(8)

房思琪的創傷反應

兒童性侵犯的創傷經驗是一個動態變化過程,會隨著個體的年齡、性格、教育、文化環境而改變。而站在創傷經歷的角度,經歷創傷後個體會在自我認知、心理及與人際關係上發生變化甚至是障礙。這種創傷後應激反應通常會體現為以下內容:自我隔離與集體疏離、過去與現在的斷裂、身份危機。

身份危機

創傷事件總會破壞已形成的世界觀、價值觀,考驗著主體對外部世界的聯繫、對自我身份的認識。房思琪在成長過程中,由於一次次受到李國華強暴式性侵的傷害,使他逐漸產生了身份危機。

“我是餿掉的橙子汁和濃湯,我是爬滿蟲卵的玫瑰和百合。”

事件發生前,思琪覺得自己是一個漂亮的女生,一個因為飽讀文學而特別的小孩,一個優秀和亟待被挖掘的學生。

可是事件發生後,這一切關於身份的界定彷彿都失去了合理性。她以為的老師,是能夠發現學生潛力的伯樂,這兩者不應是發生性行為的關係,所以她不再是一個規範意義上的學生。她以為男生所喜歡的漂亮的女生,是純潔而不受玷汙,所以她在拒絕男生告白時想“我是餿掉的橙子汁和濃湯,我是爬滿蟲卵的玫瑰和百合。”。老師的性侵行為讓她失去了女子的貞潔,所以她也不再是一個值得男生喜歡的漂亮女孩。

總之,思琪在事件發生之後,已經無法對自己學生和漂亮女生的定位產生認同。

(往期指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