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失眠了怎麼辦?這個方子很管用,用1個好一個,延續至今!

失眠是一件很普遍的事,現代人生活節奏加快,失眠的人群很多,失眠危害特別大,不僅能影響一天的心情,還會影響人的身體健康,例如高血壓心臟病,甚至會增加患癌的幾率。嚴重的失眠容易引發焦慮,神經衰弱。我國去年就有因失眠難受跳樓的案例。

你知道在古代古人失眠了怎麼辦嗎?今天讓我們穿越到遠古時代,看一下那些古人是如何應對失眠的。

一,愛國思鄉想姑娘,失眠原因有多種:

1,岳飛失眠雖難耐,依然不忘愛國情

岳飛

《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鳴》

昨夜寒蛩不住鳴。驚回千里夢,已三更。起來獨自繞階行。人悄悄,簾外月朧明。

白首為功名。舊山松竹老,阻歸程。欲將心事付瑤琴。知音少,絃斷有誰聽。

岳飛在睡夢之中也不忘收復中原的愛國之情。他被夢驚醒日夜牽掛的都是國家的戰事和興衰。可以說,岳飛失眠的原因是因為有心事,也就是中醫裡所講的"情志所傷",在現代醫學,這就是因為交感神經系統處於興奮狀態,從而影響睡眠。

古代人失眠了怎麼辦?這個方子很管用,用1個好一個,延續至今!

2,喝了點小酒失眠的範衝淹,依然不忘戰場的事

北宋詩人范仲淹的《漁家傲·秋思》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裡,長煙落日孤城閉。

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髮征夫淚。

在這句詞中,范仲淹提到了“不寐”,不寐的意思就是中醫量所說的“失眠”,中醫學"不寐"範疇,多因臟腑相剋、情志失調、飲食不節、久病體虛所致。

現代醫學認為:不寐是以經常不能獲得正常睡眠為特徵的一類病證,主要表現為睡眠時間、深度的不足,輕者入睡困難,或寐而易醒,或醒後不能再寐,重則徹夜不寐,常影響人們正常的工作、生活、學習和健康。

古代人失眠了怎麼辦?這個方子很管用,用1個好一個,延續至今!

3,想著姑娘睡不著,怎麼才能不失眠?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參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輾轉反側。

參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參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鐘鼓樂之。

這首詩出自於詩經中,就是很明顯的想姑娘引起的失眠,“悠哉悠哉,輾轉反側。”很明顯就是因為想妹子引起的失眠。

古代人失眠了怎麼辦?這個方子很管用,用1個好一個,延續至今!

古人雖然都很多失眠的,你知道古人那些改善失眠的方法嗎?其實用到現在也是蠻有效果的;

1,多吃瑞芝多糖改善失眠

瑞芝在古代是一種神草,唐·杜甫《橋陵詩三十韻因呈縣內諸官》:“瑞芝產廟柱,好鳥鳴巖扃。” 明·沈德符《野獲編·禨祥·獻芝》:“是歲天下臣民進法秘仙桃瑞芝,及為上祝釐建醮者不絕。”

如今,補充瑞芝多糖的傳統一直延續的今天,老百姓將瑞芝(也指紫芝)採於深山,輔以紫芝粉配伍,破壁後用來改善失眠有一定的效果,且老百姓反映對於改善失眠效果非常好。因為瑞芝多糖能從身體的心肝脾胃腎等器官進行深層次的調理,從而從根源改善失眠。目前市面上成品也有很多。

古代人失眠了怎麼辦?這個方子很管用,用1個好一個,延續至今!

2,古人睡眠注重睡姿

古人深刻地認識到 , 臥具 、 臥姿 、 精神活 動等都 會影響睡 眠 。 枕頭 的 高低 和 軟 硬 應 適 當 。 《養 生 隨 筆》引前人的 經驗說 : “ (枕 )酌高下尺 寸 , 令側臥恰與 肩平 , 即仰臥亦覺 安 適 。 ” 至 子 臥姿 , 孔 夫子 主張 “ 寢 不屍 ” , 即不宜仰臥 , 而應側臥 。 唐代孫思邀說 “ 屈膝 側臥 , 益人氣力 , 勝正僵臥 ” 。 躺到床上 後 , 孔 夫子勸 導 “ 寢不語 ” , 不宜滔滔 不絕 談話 , 避免腦子一 直處於 興奮狀態 而 導致失眠 。 宋代蔡季通 也在《睡訣》中言 簡意賅地寫 道 : “ 睡 側而屈 , 覺正 而 伸 , 早晚 以時 , 先 睡 心 , 後 睡 眼 。 ” 為避免失 眠 , 古人特別強 調就寢前應 腦子放鬆 、 情 緒平和 的重要意義 。 明代莊元臣 《叔宜子 · 內篇》指 出 : “ 心 不 求睡者 , 不 得 睡 ; 心 求睡者 , 亦 不 得睡 ; 唯忘 睡 者 , 睡斯美矣 。 ” 就是說 , 睡到床上 時 , 腦子不要老是想著睡眠這件事 , 而 是 聽其 自然 , 如此 則 易 於人 睡 , 且 睡得沉穩 。

古代人失眠了怎麼辦?這個方子很管用,用1個好一個,延續至今!

3,睡前養成良好的習慣

明代敖英《東谷贅言》說 , 多食之人有 “ 五患 ” , 其中之一就是 “ 擾睡眠 ” 。 因此中國曆代文獻屢屢勸告 , 晚餐不可太吃過飽 , 睡前不可飲濃茶 、 喝烈酒等 , 如南朝梁 任防在《述異 記》就說過香茗 “ 煎服令人不能眠 ” 。 為了能安眠 , 古人提倡就寢前應適當散步和 洗熱水腳 。 清代 (養生隨筆》主 張睡前 “ 繞室行千步 , 始 就枕 ” , 如此則 可 從動 中求靜 , 有助 於 人 睡 和 安 眠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