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喜欢学习,其实很简单

让孩子喜欢学习,其实很简单

【翁朝红专栏】

让孩子喜欢学习,其实很简单

原创作者|翁朝红(福建平潭城中小学)

1

每周四下午第二节上课之前,你总会看到两个孩子准点来到我的办公室,一人帮我拿话筒,另一人帮我拿教案和课本,然后一左一右地贴身护送我到三年级八班的教室。课上完后,又如法炮制地这般送我回办公室,风雨无阻,整整坚持了一年。各位读者可能会觉得我这个老师的架子十足,派头挺大的啊,每周都这样搞,累不累啊。我也曾经就这个话题问过这两个小跟班,脆脆的声音告诉我:不累,我高兴!我也曾经苦口婆心地劝过这两个小跟班,不要这样张扬,否则老师会被口水淹死,脆脆的声音依然告诉我:我乐意,我高兴!劝过、唬过都没用,这俩小跟班是铁了心要给我制造这样的“排场”,原因只是生怕我会漏上这节课。我只好恭敬不如从命了,于是乎我们这铁三角成了学校的一道靓丽的风景。

这一年我在三年级八班每周兼任一节综合实践课。每次去她班上课之前,都会有上面所说的“排场”,更让你感受到这班孩子热情的是,每每下课铃声响了,这个班的孩子依然不让下课,一圈一圈地围着你,追着问这问那,那么多小脑袋瓜里储藏着不尽的问题,好像都要一古脑倒给我;更甚者拉着我的手、扯着我的衣袖不让我回办公室。同时,他们还向班主任提了个意见:挪谁的课,都不能挪了翁老师的课。同事们都很好奇我在这班上课用了什么魔力?其实很简单,我就是把综合实践课的知识融在故事当中,用故事的形式告诉他们一些知识和道理。把所学的知识点与孩子们的兴趣融为一体,和孩子们一起“快乐着你的快乐,疑惑着你的疑惑”,毫不做作。我想这就是他们希望的课堂。是一种没有强迫没有负担的课堂。是一种兴趣或者潜能被激发的课堂。

2

又到了上口语交际课的时候。这次的口语交际课是开展一个小小新闻发布会,每个孩子都可以上台播报自己感兴趣的新闻。这次发布会需要一个主持人。我把简单的要求和格式和孩子们说一下。就征求李媛熙的意见,让她来当这次口语交际的主持人。媛熙没有推迟,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我心想这种场面对我们班来说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啊,我得站在媛熙旁边等着随时救场。

想不到,媛熙落落大方地上场和流利的开场白,就把我们给镇得一愣一愣的了。同学们被她声情并茂地带动下,马上就进入了角色。一个孩子播报完新闻,媛熙还不忘鼓动全班同学鼓掌给他给予鼓励,并在每一个孩子播讲完后都给予简短的、恰当的评价,那老练的姿态令我惊掉了下巴。同学们在她的引导下,渐渐放开了,起初还是结结巴巴地播报,后来也渐渐变得越来越松弛。林坤祺是播报有关减速带的问题。为了让大家听得更明白,他干脆在黑板上画示意图。更绝的是我们班博览群书的周梓宇,他最喜欢的是军事题材的新闻,这次居然给大家讲起了钓鱼岛事件,他在黑板上边画示意图边讲解:你看这边是大陆,这个是台湾岛,这个小圆点就是钓鱼岛,钓鱼岛是中国东海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主岛,是中国自古以来的固有领土。……描述得惟妙惟肖,栩栩如生,我不禁为这群孩子而折服。其他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还时不时就自己不明白的问题向台上的孩子发问。而台上的孩子也能煞有介事地做出回答,许多问题在这一问一答中都得到了解决。这节口语交际课我成了一名看客,孩子自己导演的课堂把孩子所有的潜能都激发了。这节课,孩子的灵性被激发,思维火花得到了碰撞。下课铃声响了,孩子们还意犹未尽,迟迟不想下课。我想是什么东西这么吸引学生呢?在这节课上,孩子们的发言和到讲台上的展示也是那么地自然而然;可笑之处时孩子们也能笑得前仰后合,笑声是那么地发自内心;学生展示精彩之处时下面的掌声也是自然响起来,这一切都是孩子们真情的流露。这是一节孩子们自己喜欢的课堂。

有时候我在想,很多时候,我们的课堂在分数、考试、安全等几座大山的重压下,师生都失去了应有的神采,要么一片死气沉沉,要么双方剑拔弩张。老师们不敢松懈不敢放飞学生的自由,好像唯有盯着、灌着、堵着才算是正道;学生也犹如一步步设定好程序的机器,只要好好按照学校、老师制定的程序走就算正常了。这样的课堂,学生谈何兴趣和潜能的激发?谈何有灵性和思维的碰撞呢?我们总是打着为孩子着想的旗号,却从没问过孩子真正需要的是什么,他们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样的课堂。以至于在教育的道路上师生都在疲于奔命。

这两节课让我越来越清晰地感受到什么样的课堂是孩子们需要的,什么样的课堂真正对孩子是有帮助的,我想,她应该是兴趣盎然的、富有生命张力和活力四射的课堂;是充满关爱、和谐互动和个性得到张扬的课堂。我想,这样的课堂挑战的不仅仅是学校和教师,也挑战每一个家庭乃至整个社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