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特长生招生后,特长孩子何去何从?国际学校成幼升小心头好

2018年,《关于做好2018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称“要逐步压缩特长生招生规模,直至2020年前取消各类特长生招生。”“继续清理和规范中考加分项目,尚未全面取消体育、艺术等加分项目的地方,要从2018年初中起始年级开始执行。”通知一出,中高考面前,特长生均不再享受“升学特别通道”,甚至将变成历史!

取消特长生招生后,特长孩子何去何从?国际学校成幼升小心头好

已在或正准备培养孩子走“特长生路线”的家长简直惊呆了!!!这相当于没有了保护没有了优势,除了“体育与健身”在中考中计分,其他科学、艺术、科技都不计分!高中录取时按自主招生和名额分配、统一招生录取,学生综合评价只占参考因素。这意思就是既不要特长生又要素质教育优秀?小学初中不设特长班,但是高考时自主招生又要关注有发明专利、科创竞赛获奖综合素质评价高的学生?已经练了好几年的艺体专业就这样白搭了?赶不上今明最后两年特长生招生末班车,难道就此放弃?这部分家长别慌,只要从以下几方面做好,就可以轻松应对以后的各种升学难题!

首先,要了解《通知》的意图:

设立特长生的本意,是希望挖掘某一方面有天赋的孩子,但经过时间的积累,结果与初衷有违背,为避免教育有失公平,避免更多功利家长为让孩子上个优质的学校,而走艺、体、科技特长生路线捷径,所以一刀闸了!好的是筛选掉一部分想走捷径的混子生,不好的是,让本身对某一特长有热爱和兴趣的孩子,失去一个专才培养直升通道!对于前者而言,无非是少了一个升好学校的捷径,顶多就是孩子文化课底子不牢,将来中高考时认栽。而对于后者来说,损失的就是一个特长好苗子!退一步讲,如果孩子有某一专项上的天赋特长,却没在适合的土壤里成长,被适用于普通生的标准化应试教育同等对待,长期造成的恶果必将使孩子在本该进行特长培养的年龄段而不作为,优势难以被发现、发挥,未来别谈名校的强项专业自主招生选拔,很可能连一般的大学都考不上!

取消特长生招生后,特长孩子何去何从?国际学校成幼升小心头好

其次,如何应对?

如果从小有特长的孩子在普通生班级里大杂烩,会不会亲自断送了一个特别人才,更让孩子怨恨家长?有没有一个折中的办法,让孩子还是可以继续原先的热爱?

方法一:不管上什么小学、初中,在课余时间还是让孩子兼顾自己的热爱,美中不足的就是这样会让孩子负担增大!特别怕孩子两头都没学精。

方法二:彻底放弃已经花了时间花了精力的特长培养,美其名曰那些年投进去的时间和金钱全当让孩子修身养性了!但是自己心里知道这些话都是骗人的,小孩子忘性大,如果不持续坚持,如果没有考级,等于没学!

方法三:选一个艺体科技学习氛围适中的学校,做到文化课特长课同时并举。这样的想法听起来有点理想化,但恰恰最靠谱!

曾经有一则新闻,让不少人惊讶得托住了下巴!原来美国名校录取还可以这样!原因就是因为一位王同学将自己对泡面的狂热和研究经历放在了申请材料里,没想到这样的“个性特长”居然被美国罗切斯特大学相中了!还有,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竟然把围棋项目作为录取的一个重要参考条件,原因在于这种智力含量高的项目,思维锻炼强!所以,就为了冲这一线希望,家长千万不能放弃孩子从小显示出来的爱好和特长!!!

更不能因为没有加分、招生的特别优待就取消对孩子的特长教育!没准你家孩子喜欢的冷门偏门特长就成了将来各所名校争抢的香窝窝。

在国内,特长生占招生比例就低于5%,本身就属于凤毛麟角的一群人,而且社会发展也需要一定比例的独特专才,在小学、初中阶段无故“夭折”真的太可惜了,只有找到适合并发挥其特长的教育环境和方式,才能真正让这部分孩子成为并发挥专长!怎么学还是个大问题,毕竟家长如果不是艺体、科技世家,想自己教还是难度很大的!这时候选什么样的学校就显得特别关键!从一张课表,来看看什么样的学校教育适合特长生!

公办小学类别:

徐汇教科实验小学:

取消特长生招生后,特长孩子何去何从?国际学校成幼升小心头好

浦东新世界小学:

取消特长生招生后,特长孩子何去何从?国际学校成幼升小心头好

民办小学类别:

彭浦实验小学:

取消特长生招生后,特长孩子何去何从?国际学校成幼升小心头好

中加枫华国际学校:

取消特长生招生后,特长孩子何去何从?国际学校成幼升小心头好

综上所述对比发现:单上海的公办、民办小学阶段课程不同点还是蛮多的。

  1. 课程单一、丰富之分。公立小学在课程设置上不外乎语数外音体美。以艺术教育为主要特色的寄宿制公办小学会多设立形体课。民办、国际小学则会多一些课程,如国际理解、STEM、社会学、科技、拓展、国学、世界文化等。

  2. 社团、俱乐部数量多寡之分。民办、国际小学在社团和俱乐部文化上更浓厚一些,对口选择(音乐、美术、运动、科技类特长)也更多。

  3. 特长生成长优势之分。在减少、取消特长生招生成定局的公办小学(甚至初中),特长孩子会更易感到孤独孤立感,未来高中、大学升学之路目前来看难以立下判断。而在民办、国际学校,人人几乎都是“特长生”,学长学弟间信息更灵通,学科拔尖的孩子以后想进世界Top50的艺术类院校普瑞特艺术学院、伦敦艺术大学都有更有利的直通道,中加枫华毕业生就是个好例子!

总体感受就是:不同学校强调的特色学科教育不同。民办类尤其是国际学校提供的素质课程更多更丰富,更有利于对特长教育有需求的孩子!孩子也可不再局限于以前特长生招生制度限定的特长,从而找到不同方面的兴趣和特长

(特别像近年来热门的机器人特长),为以后走心仪高校强项专业自主招生路线打好特长基础!

看完上海各类小学阶段课表和对比,相信很多原本还在为孩子走不了特长路线欲哭无泪的家长可以眉笑眼开了,趁早做一些思路上的转变,选择和国际教育接轨的国际学校比较适合孩子尽早找到特长、发展特长、进阶专业级特长人才!

俗话说“甲之砒霜乙之蜜糖”“墙内花开墙外香”,面对特长生招生一刀闸的困境和后续看不透的中高考录取概率,想续接“特长生”生涯的家长和孩子,多多关注目前正办开放日的民办学校有没有在艺术、体育、科技教育方面的社团组织、特别课程、竞赛很重要!和在校生、老师聊聊孩子特长生升学路线、毕业方向之类的话题,对特长生孩子是莫大的帮助!

取消特长生招生后,特长孩子何去何从?国际学校成幼升小心头好

取消特长生招生已成定局,聊聊你对艺、体、科技特长孩子升学的看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