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丨朔風起,萬物藏

立冬丨朔風起,萬物藏

不 為 無 用 之 事 · 何 以 遣 有 涯 之 生

刺繡

家語

+

今日立冬。水始冰,地始凍。天氣騰,地氣降。

天地不通,閉塞而成冬。積聚收斂,固本而完塞。天地蕭肅,諸君珍攝。

立冬丨朔風起,萬物藏

立冬之後,便是冬。大自然迎來又一輪榮枯。說實話,現在冬天的“味兒”越來越淡了,尤其整日穿梭在都市的石頭森林中,偶爾停下腳步,呼吸著熟悉又陌生的空氣,會特別懷念小時候的冬天,那時的冬天有白雪,總是乾乾淨淨的,一家人圍著爐子,就著氤氳熱氣吃著白水煮豆腐,外面天寒地凍,老屋裡卻有熱流滾動,周身皆是如春的暖意。

立冬丨朔風起,萬物藏

立冬丨朔風起,萬物藏

何為立冬

立冬,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九個節氣,屬於冬季的初始。《月令二十四節氣集解》曰:“立冬,十月節。立,建始也,五行之氣,往者過,來者續。冬,終也,萬物收藏也。”意味著冬季正式來臨,秋季的作物全部收曬完畢,收藏入庫,生靈們也開始蟄伏於地下,準備冬眠。

立冬丨朔風起,萬物藏

立冬丨朔風起,萬物藏

立冬氣象

三徑就荒,松菊尤存

立冬不盡然是“冬”。此時我國北方的許多地方已是風乾物燥,萬物凋零,寒氣逼人;而華南地區卻秋色晴好,並無冬意,有“十月小陽春,無風暖融融”之感。

無論如何,隨著“冬”的到來,天氣終歸是要步步轉寒。此後,松菊猶在,百草荒蕪。

立冬丨朔風起,萬物藏

立冬丨朔風起,萬物藏

立冬物侯

立冬丨朔風起,萬物藏

一候水始冰丨 立冬之日,水始冰。冰寒於水,冬寒水結,是為伏陰。

立冬丨朔風起,萬物藏

二候地始凍 立冬之後五日,地始凍。冰壯曰“凍,靄靄野浮陽,暉暉水披凍。

立冬丨朔風起,萬物藏

三候雉入大水為蜃 丨再五日雉入大水為蜃,與“雀入大水為蛤”相對應,立冬後,野雞一類的大鳥便不多見了,而海邊卻可以看到外殼與野雞的線條及顏色相似的大蛤。

立冬習俗

古代以農立國,很重視二十四節氣,立冬與立春、立夏、立秋合稱四立、古代社會中是個重要的節日。過去是個農耕社會,勞動了一年,利用立冬這一天要休息,順便犒賞一家人的辛苦。

人們會提前在家裡養些雞鴨鵝兔,精心準備一桌香噴噴的熱菜,像北方的羊肉鍋、南方的薑母鴨,大補一番,既禦寒保暖,又滋補養生。

立冬丨朔風起,萬物藏

有些地方還會吃餃子,因餃子有“交子之時”的意思,立冬吃餃子表示秋冬季節的交替。在這一天吃餃子,意在新舊交替,秉承上蒼之意,祈佑來年好運。

立冬丨朔風起,萬物藏

立冬丨朔風起,萬物藏

立冬風物

立冬至小雪,北方正是孟冬之月,但在南方,卻會呈現出春三月的溫暖天氣,俗稱“小陽春”,一些植物會二度開花。

如《紅樓夢》第九十四回中賈母所說:“這(海棠)花兒應在三月裡開的,如今雖是十一月,因節氣遲,還算十月,應著小陽春的天氣,這花開因為和暖是有的。”這時人們喜歡到戶外賞花,飽覽這秋冬之際的奇妙“春色”。

立冬丨朔風起,萬物藏

立冬丨朔風起,萬物藏

立冬養生

秋冬養陰湯

立冬之後,天氣漸寒,此時煨一鍋湯,是再好不過的滋補養胃之舉,所謂“女子三日不離藕”,蓮藕是墨魚乾做湯最合適的搭檔。

蓮藕墨魚乾湯

立冬丨朔風起,萬物藏

立冬丨朔風起,萬物藏

【 材料】

蓮藕、胡蘿蔔、蓮子、花生、墨魚乾、帶皮五花肉、生薑

【做法】

① 冷水泡發墨魚乾、蓮子花生。

②熱鍋倒油,泡好的墨魚乾放入,小火在油裡炒一兩分鐘後撈出。

③其他原料一起放鍋內加冷水燉,約1.5小時。吃時加鹽調味。

【 小貼士 】

五花肉最好帶點肥的骨頭,豬肉補腎液,潤肌膚,帶皮效果更好。燉好的五花肉肥而不膩,大口吃肉很過癮,吃完肉再喝湯水,有肉吃有湯喝。

立冬丨朔風起,萬物藏

“冬之三月,乾坤氣閉,萬物伏藏,君子戒謹,節嗜慾,止聲色,以待陰陽之定。”

“冬三月,此謂閉藏。水冰地坼,無擾乎陽,早臥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溫,無洩皮膚,使氣亟奪,此冬氣之應,養藏之道也。逆之則傷腎,春為痿厥,奉生者少。”

——黃帝內經·四氣調神大論

天地萬物遵循秋收冬藏之道

人與自然之氣相通

自然要遵循閉藏之道

太陽晚升早落

人亦晚期早臥

天地寒冷

自然要注意保暖

不可再露腳踝等

做到“無洩皮膚

立冬丨朔風起,萬物藏

立冬丨朔風起,萬物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