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嚴「禁補令」來了,校外培訓未來之路怎麼走?

最严“禁补令”来了,校外培训未来之路怎么走?

文|周佳苗

近日,一份紅頭文件令“校外培訓”這個話題再度火爆起來。

這份紅頭文件由國務院辦公廳印發,全稱為《關於規範校外培訓機構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主要針對中小學校外培訓機構的發展提出一系列要求。

最严“禁补令”来了,校外培训未来之路怎么走?

中國政府網相關截圖

先跟思客君一起來敲黑板劃重點吧!

  • 校外培訓機構不得一次性收取時間跨度超過3個月的費用。
  • 師資條件方面,校外培訓機構必須有相對穩定的師資隊伍,不得聘用中小學在職教師。
  • 從事語文、數學、英語及物理、化學、生物等學科知識培訓的教師應具有相應的教師資格。
  • 校外培訓機構必須經審批取得辦學許可證後,登記取得營業執照(或事業單位法人證書、民辦非企業單位登記證書),才能開展培訓。

……

思客君摘取的只是部分重點,《意見》的重磅程度已經可見一斑。眼下暑期已接近尾聲,許多培訓機構的秋季培訓班已經迫不及待地開始招生。然而,正如一些媒體所言:

培訓機構們掙完今年暑假這一波兒錢後,未來的路怎麼走,可能真的要好好考慮了。

校外培訓機構應該教什麼?怎麼教?咋監管?

《意見》提出了四方面具體措施:

一是明確培訓機構的設置標準和辦學門檻。

最严“禁补令”来了,校外培训未来之路怎么走?

中國政府網相關截圖

思客君說:按照《意見》規定,培訓機構禁止聘用在職教師,在職教師一旦違規,將被取消相關的教師資格。這樣一來,曾經“(老師)課上不講課,下課後到校外培訓機構講”的“怪現象”,可能很快就消失了。

二是依法審批登記。

最严“禁补令”来了,校外培训未来之路怎么走?

中國政府網相關截圖

思客君說:

“離家近”是學生、家長選擇校外培訓班的首要考慮因素,因此,許多校外培訓機構為了吸引更多學員,往往會開設更多、分佈更密集的分店。《意見》首次提出“先證後照”原則,即先取得辦學許可證才能登記取得營業執照。這樣一來,培訓機構們“瘋狂生長”的步伐或將放緩。

三是規範培訓行為。

最严“禁补令”来了,校外培训未来之路怎么走?

中國政府網相關截圖

思客君說:此前有媒體報道,不少培訓機構為了繞過禁令,將超前學習的內容冠上“思維訓練”等名目繼續開班教學。然而,一旦教學內容備案,培訓機構這種做法就行不通了。也不用擔心預支一年的學費,培訓機構“卷錢跑路”的情況發生了。

四是強化監督管理。

最严“禁补令”来了,校外培训未来之路怎么走?

中國政府網相關截圖

思客君說:《意見》要求各地培訓機構都要建立負面清單。此外,校外培訓機構還需

落實年檢年報制度。一旦校外培訓機構黑名單納入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家長們和學生們在報名培訓機構前,又多了一項重要的參考指標。

校外培訓機構就此要“涼涼”嗎?

國辦印發《意見》的消息一經公佈,一些大型培訓機構的股價出現波動,“涼涼”的說法隨之四起。然而這並不符合真實的情況。

《意見》開宗明義地指出:校外培訓是學校教育的補充,為滿足中小學生選擇性學習需求,培育發展興趣特長,拓展綜合素質發揮了重要作用。

而對於《意見》將會給校外培訓產業帶來的影響,有媒體將其總結為“校外培訓產業的供給側改革已經到來!”

最严“禁补令”来了,校外培训未来之路怎么走?

“校外培訓產業的供給側改革已經到來!”圖片來源 視覺中國

浙江省發展民辦教育研究院副院長李春光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意見》提出的要求對高考補習類的培訓機構影響最大,“這類培訓對於學校教師的依賴很嚴重,一旦嚴厲禁止聘用在職教師,這類培訓機構生存的難度都會增大。”

另外,李春光認為禁止聘用在職教師對三四線城市教育培訓的影響更為明顯。由於一、二線城市人才較多,因此培訓機構教師隊伍裡的學校在職教師不多。但三、四線城市人才數量有限,因此培訓機構聘用中小學在職教師的情況更嚴重,受禁令影響也更大。

最严“禁补令”来了,校外培训未来之路怎么走?

校外培訓已經發展成為一項發達的產業。

而對於《意見》規定:“校外培訓機構不得一次性收取時間跨度超過3個月的費用。光大證券教育行業分析師賈昌浩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這主要是針對一些教育培訓機構一次性收取半年、一年甚至三年的學費。因為一些淨利潤不太高的企業需要靠預收學費,做高自己的利潤。”

賈昌浩認為這條規定對於教學水平較好、規模較大的機構影響並不大。但對於一些水平不高、依靠預收學費維持運營的小機構,如果學生上課三個月之後不滿意,家長可以不再交費上課,此類機構將很難生存下去。

未來校外培訓機構如何良性發展?

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認為:“在教育評價制度應試化、義務教育資源不均衡的背景下,解決教育培訓熱需要改變單一的分數評價。”他認為,推動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改革教育評價制度,才能夠從根源上消除校外培訓畸形的熱潮。

而媒體人楊三喜則建議,校外培訓真正降溫,不再一條腿走路,還需要加強學校教育,通過開展中小學校課後服務,化解“三點半難題”,解決好中小學生課後去處問題;通過創新教學模式,改進教學方法,科學佈置作業,合理安排作息時間,進一步提高中小學教育教學質量,讓學生在學校“吃飽吃好”,才能從根本上緩解培訓熱。

此外,華東師範大學教育學部教授代蕊華的研究成果表明:世界上許多國家選擇的“政府資助的校內課外培訓”這種辦法,或許可以為我所借鑑。

比較典型的是韓國的“放學後學校”計劃,該計劃於1995年提出,2006年開始實施,通過政府投資和收取少量學費,提供多樣化課外輔導,實現學生託管、學術性補習、藝術輔導和活動輔導一體化的校內課外培訓體系。

該計劃以較低的成本和對貧困學生學費減免體現了政府調節校外培訓市場、關注教育公平方面的努力,這尤其有利於來自低收入家庭的學生和農村地區的學生。

與韓國類似,日本於2007年推動“放學後兒童計劃”,利用空閒教室和公共場所為兒童提供教育、培訓和監管。

英國政府也從2012年開始,由政府投資,建議通過“在午餐時或放學後,利用教室資源,開展小組集中學習; 假期開辦短期的集中補習班; 為學生增添額外服務和設施,例如家教補習、在線補習”等。有效利用經費,提升落後生學習能力。

最严“禁补令”来了,校外培训未来之路怎么走?最严“禁补令”来了,校外培训未来之路怎么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