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土民情」靖西靈泉傳說

「风土民情」靖西灵泉传说

關注我們

☀定期推送廣西地情:廣西之最,地名由來,風土民情 ,八桂古建,歷史人物等諸多優質內容,關注我們妥妥沒錯!

靈泉,又名鵝泉,位於靖西縣城西南約六公里之處,是聞名遐邇的遊覽、垂釣勝地,為靖西八景之一。

「风土民情」靖西灵泉传说

相傳,有一個姓楊的老婦人,人稱楊媼,心地善良,無兒無女,織布為業, 一天從城裡賣布回來,在山坳上拾到二卵,就拿回家精心孵化,孵出二隻小鵝,毛色丰采, 喜愛異常,日中放遊田間窪地。一天傍晚不見二鵝歸家,楊媼往找,看到鵝遊的窪地變為一 闊泉,二鵝向楊媼點首鳴謝而沒入泉底,故名鵝泉。從此,周圍農田得泉水灌溉而豐收,後來人們為紀念楊媼養鵝造泉之功,在泉邊立了一間楊媼廟。古時,在農曆三月初三有臨泉觀魚躍的習俗。每年這天,土官與各峒各甲鄉民紛紛用籮盛飯挑到泉邊餵魚。當撒下米飯,敲鑼打鼓高聲呼叫,只見一條條銀鯉躍出水面,銀光閃映,蔚為奇觀,故又有“鵝泉躍鯉三層浪之”說。

「风土民情」靖西灵泉传说

靖西靈泉

清嘉慶六年(公元1802年)在泉邊立的亭碑上刻有詩句記述其事。 據碑文所載,清嘉慶年間仁宗皇帝得知此地山川靈秀,特下令欽賜此地為“靈泉晚照”, 因而又稱靈泉。

在泉的西邊有一座大山,山上崖壁陡峭名叫“岜搭書”(壯語),意即有字之山的意思, 最引入注目的是懸崖上刻著“靈泉晚照”四個大字,字體剛勁渾厚,下用較小字體刻有七律詩一首 :

滴滴流泉屋一間,花影入簾從上下,

書聲遙旁出區寰,燕泥落緘恁飛還,

風回遠樹雲常護,可能絕客頻勾引,

日落孤村門自關,賴得林深路幾彎。

「风土民情」靖西灵泉传说

“靈泉晚照”

更多鏈接:

廣西地方誌辦公室出品

審校:吳輝軍 遊 勇

總編:李秋洪 鄧敏傑

※參考文獻:

《廣西地方誌》期刊1984年第3期,廣西地方誌辦公室編

圖片源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