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負罵名之慈禧太后本來面目,精於治術而昧於世界大勢

慈禧是封建帝制時代少數長期當政的女性強權人物,她三度垂簾聽政、兩決皇儲、乾綱獨斷、運大清國脈於其股掌之上,並且極大程度地影響了中國近代歷史的走向。


揹負罵名之慈禧太后本來面目,精於治術而昧於世界大勢​咸豐皇帝在熱河行宮駕崩以後,慈禧憑藉著“母以子貴”的後宮傳統與慈安並稱兩宮太后,名義上和當時以肅順為首的顧命八大臣共同執掌朝政,首次得以在清政府的權力核心嶄露頭角。然而,慈禧強烈的權力慾求遠不止於此,她不甘大權旁落於不受其掌控的顧命八大臣之手,便聯合恭親王奕訢發動了旨在奪取朝政大權的“辛酉政變”,一舉粉碎舊有權力格局,由是形成“兩宮垂簾,親王議政”的新型權力分配結構。慈安生性溫和,不擅操弄權柄處理政務,後宮大權實際由慈禧一人掌握,但其仍不滿足於現狀,對位高權重的恭親王奕訢早已心生不滿頗有微詞,長期暗中防備藉機打壓,等到慈禧的政治羽翼豐滿以後便因故罷免了奕訢的所有職務,真正開始了長達半個世紀獨掌大權的政治生涯。

要知道,但凡能夠進入最高權力中心且長期把持朝政的人(除了世襲的皇帝以外)都絕非是等閒之輩,更何況是憑藉一己之力掌握國家命脈長達48年之久的一介女流呢?倘若從人性的角度充滿溫情地看待歷史人物的話,我們理應相信沒有哪位顯赫一時的風雲人物願意在身後留下招致千古罵名的歷史汙點,即使是在其生前所處的那個時代,他們也絕對不能容忍自己在場面上的所作所為令時人所不齒,所有為世人所詬病之處皆因不得已而為之抑或是另有隱情。有些惡果是時勢使然,無能為力只得順從;有些決策是顧全大局,為長遠利益所考慮而不得不忍受眼前屈辱,若非處於他們那樣的權力高位、置身於他們當時所面臨的眼前困境,常人是很難設身處地地去理解他們的難處的,因此便難以正確地看待他們的歷史影響,做出合乎人情的客觀評價。
揹負罵名之慈禧太后本來面目,精於治術而昧於世界大勢​慈禧固然不是扭轉乾坤的一時人傑,也絕非改天換地的時代偉人,但其確屬綿延大清國祚數十載而不衰之忠臣無疑,一生所作無非力保滿清政權於不倒。慈禧身歿僅三年,大清王朝旋即滅亡,箇中緣由不言自明。動盪亂世之中缺乏強權人物穩定局面,由是中央權臣坐大把持政要,地方實力派各行其是分庭抗禮,革命黨人蜂擁而起伺機奪權,整個國家分崩離析動亂頻發,慈禧生前苦苦支撐的這個爛攤子又豈是載灃奕劻之輩所能勉力維持的?

“精於治術而昧於世界大勢”,這應該是目前學術界對於慈禧太后最為公允的歷史評價。事實上,我們不能苛求慈禧能有孫中山那樣的先進思想,因為二者的社會背景和人生軌跡全然不同,更為重要的是各自所代表的階級利益也大相徑庭,便不可能衍生出相似的執政理念。由於人物的歷史侷限性使然,此二者也就只能處於時代的對立面。此文的目的並非要為慈禧太后翻案,而是希望能夠用一種更加客觀、寬容、全面的成熟化史觀來重新審視慈禧太后的政治生涯。


分享到:


相關文章: